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94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54篇
  59篇
综合类   485篇
农作物   158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95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作者以探索高海拔地区食用百合贮藏方式为目标,研究不同温度、处理方式对食用百合冷库、阴凉库贮藏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贮藏条件下百合贮藏箱层间温度、百合糖含量、褐变情况三项指标,分析得出食用百合最佳贮藏方式为真空包装,冷库最佳储存温度为0.5℃。  相似文献   
32.
塑料制品因成本低、可塑性好、耐用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作为土壤环境中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颗粒小、化学稳定性强、难降解、吸附性强等特点,吸引了全球学者广泛关注。近年来,农业耕作通过地膜栽种、污水灌溉、污泥利用和有机肥栽培等种植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其中残留的微塑料改变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浓度分布,对土壤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文章系统阐述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来源及途径、污染现状、生态效应等污染问题,展望未来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研究方向与重点,以期为全面了解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污染机理和寻求解决微塑料污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3.
小麦根愈伤组织诱导再生植株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6个人工合成小麦品系和对照品种“中国”春种子根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在含2,4-D,2,4,6nmg/L的MS培养基上,于20℃和25℃连续照明条件下进行培养。各种处理和培养条件下,都诱导出愈伤组织。在培养温度20℃,2,4-D4nmg/L的MS培养基中,供试品系再生率显著高于其它培养条件下的再生率,结果表明:此处理是诱导根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的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温度。  相似文献   
34.
DREB/CBF类转录因子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在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是在花生中还没有关于这类基因的报道,其功能也没有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Bioedit软件在花生eDNA文库中找到了15个可能编码CBF类蛋白的基因片段,其中有2个基因没有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我们通过5-RACERT-PCR对...  相似文献   
35.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至“八五”期末,我国对普通菜豆种资源已收集编目4029份,其中国内地方品种3845份,份别来自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育品种3份;国外引进种质179份;其它2份。已入库安全保存3328份,对已入库种质的58%进行了品质分析,39%进行了现虫鉴定,18%进行了抗逆性评价 。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水稻浸种过程中种子的水分相态及其分布特征,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快速、无损、准确的检测技术,通过硬脉冲回波序列CPMG(carr-purcell-meiboom-gill sequence)测量水稻种子横向弛豫时间T2,根据横向弛豫时间T2的差异区分种子内部的水分相态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T2反演谱横向弛豫时间T2长短的差异,发现水稻浸种过程中种子内部水分存在结合水、自由水2种水分状态,同时可区分出内层水、中层水、外层水3种水分分层;二者均能通过回归方程合理的估测水稻在浸种过程中种子的吸水率情况;通过T2反演谱信号幅值大小的差异,发现水稻浸种过程中的种子总水含量不断上升,但由于判定依据及划分方式的不同,二者在水分的流动方式上略显差异。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水稻浸种过程中种子内部的水分变化进行了直观的揭示,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种子水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7.
永塚镇男 《土壤》2016,(5):1062-1062
正《寂静的土壤》一书,由龚子同、陈鸿昭、张甘霖著,全书16开,196页,科学出版社出版,定价59.00元。该书是为了纪念2015国际土壤年暨中国土壤学会成立70周年而出版的面向一般读者的普及书籍。3位作者均是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长年从事土壤研究与调查的资深土壤学家。该书内容由以下10章构成。第1章土壤的功能(1.1土壤功能的基础,1.2土壤八大功能,1.3土壤功能的改变);第2章土壤的  相似文献   
38.
为揭示三唑磷农药在水稻中的动态变化,研究了田间栽培条件下两个品种水稻(内2优6号和秀水09)不同组织部位中三唑磷分布和动态趋势。水稻抽穗前,经不同浓度三唑磷(2250、4500mL·hm-2)处理一次,分别于0、1、3、7、14、21、60d测定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等部位中三唑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为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施药后第21d,2种水稻品种叶片中三唑磷的降解率均大于95%;水稻茎秆、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其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出现最高浓度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施药后第0、0、1~3和21d,进一步表明,水稻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叶片中相应过程具有一致性,而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其在叶片和叶鞘中相应过程具有显著的滞后性。结合实际生产,水稻抽穗前应严格控制三唑磷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  相似文献   
39.
本实验室前期构建了缺失I226R基因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减毒株SY18△I226R,将其高、低单剂量(分别为107TCID50和104TCID50)接种家猪21 d后,对致死剂量ASFV SY18毒株的攻击,免疫猪均能达到100%保护,具有作为ASF疫苗候选株的潜力。为了能够有效区别家猪感染ASFV野毒株和SY18△I226R减毒株,本试验从ASFV SY18株基因组中扩增得到I226R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诱导表达,纯化后获得I226R蛋白(pI226R)。以纯化的pI226R为包被抗原,以不同缺失毒免疫猪或自然毒感染康复猪血清为检测对象,建立了针对pI226R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pI226R重组质粒在BL21(DE3)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的蛋白大小为28 kDa。以pI226R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阴性猪血清和SY18△I226R疫苗候选株接种猪血清检测的D45...  相似文献   
40.
1.前言在除草剂的开发和使用上,尽管都考虑到其效果及安全性,但对除草剂仍有强烈的批评。批评的主要内容是含有不纯之物二恶烷,可从河水及鱼贝类中检出,这些不纯物使鱼贝类发生自杀或他杀等,并对人也有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