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262篇
农学   283篇
基础科学   269篇
  159篇
综合类   1367篇
农作物   222篇
水产渔业   150篇
畜牧兽医   966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张燕  赖军臣  傅玮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77-12179,12183
2013年北疆垦区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出现下滑,明显不如2012年.通过对宜棉区、次宜棉区棉花各生育阶段的气象条件分析及气候指标判断得出,宜棉区是低温阴雨寡照造成棉花一般延迟性冷害;次宜棉区是各生育阶段热量条件持续不足和夏季严重冷害造成棉花严重的延迟性冷害,加之两地区初霜冻均明显偏早,造成了棉花气候减产.建议今后应根据不同年份的气候波动调整品种结构和品种布局,确保棉花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水葫芦栽培对池塘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浮床栽培水葫芦对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对水葫芦种植区和敞水区间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差别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主要环境因子与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了水葫芦栽培对浮游细菌影响的部分可能机理。结果表明:水葫芦栽培池塘中蓝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是优势菌群;与敞水区相比,水葫芦种植区蓝细菌门的相对丰度较高,其他一些门类的相对丰度较低,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较低;主要环境因子中叶绿素a和亚硝酸盐氮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呈负相关的现象,可能与水葫芦浮床栽培对藻类丰度和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93.
1998~2000年进行了不同药剂和不同施药方法防治甜菜苗期主要病虫害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用6种药剂中,30%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40包衣,不仅对甜菜立枯病、地上害虫甜菜跳甲及地下害虫金针虫和蛴螬有较好防治效果。而且使甜菜的含糖量增加1.5度,产量增加25%,种衣剂的平均防效分别为:立枯病80.7%,跳甲89.8%,地下害虫95.0%。杀菌剂50%福关双可湿性粉剂闷种对立枯病的防效较低,仅为58.8%。杀虫剂35%甲基硫环磷乳油叶面喷施对跳甲的防效为79.2%。对地下害虫几乎无效。50%辛硫磷乳油拌种、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毒土穴施及5%甲拌磷颗粒剂穴施,对地下害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0.8%、78.4%和81.4%,而对跳甲的防效很低。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报导了以浮游动物和浮游动物加配合饲料饲养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的研究结果。大口黑鲈鱼苗开口摄食轮虫类和无节幼体,其后依次为枝角类和桡足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成体,对食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选择性。投喂浮游动物加配合饲料组的生长优于浮游动物组。体长和体重日平均增长分别为1.3mm、1.23mm和24.69mg、20.35mg,t检验差异显著。其成活率分别为64.4%和51.5%,二者相差12.9%。可见浮游动物加配合饲料对促进大口黑鲈鱼苗生长和提高成活率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利用2017年7月28日—2018年9月18日青海省海北牧试站架设的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与人工烘干法平行对比观测土壤水分资料数据,通过对比差值、计算差值概率等相关统计方法,对10~50 cm土壤重量含水率进行逐层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海北牧试站自动与人工观测取得的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自动站观测的土壤重量含水率较人工观测值偏低,其中30~50 cm差值相对较小,10~20 cm差值相对较大。根据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对各层土壤重量含水率进行订正,绝对误差均小于3%,表明海北牧试站自动观测的土壤水分资料基本能代替人工观测,进而为推进农业气象的自动化监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1995-2000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与分布动态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用我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了1995-2000年从福建省18个县(市)采集分离的204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25个生理小种.1995-1999年ZB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ZB13为优势小种;2000年,ZC群出现频率高于ZB群,成为优势小种群,ZC13成为优势小种.最后简要讨论了近年来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动态及鉴别品种的使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明确干旱对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1985s-2005s期间育成的5个代表性大豆品种为试材,在开花期设置了轻度胁迫(田间最大持水量55-60%),重度胁迫(田间最大持水量35-40%)和正常水分管理(田间最大持水量75-80%),对光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强,不同年代品种单株叶面积、叶色值、净光合速率和单株粒重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品种之间下降趋势存在差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随着品种育成时间的推移单株叶面积、叶色值、净光合速率和单株粒重降低百分率等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除重度干旱条件下单株叶面积下降百分率与年代相关不显著外,其它性状降低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单株叶面积、叶色值、净光合速率和单株粒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随着品种的遗传改良,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的抗旱能力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8.
东北优质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目前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亟待拓宽的问题,利用540份大豆品种资源,进行种植和重要农艺性状调查,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挖掘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豆品种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6~13.347,平均相似系数为3.761,品种的平均相似系数大于平均值有211个品种。此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品种遗传基础较窄,相似程度较高,大豆品种选育需要拓宽。对大豆8个农艺性状进行简单相关系数分析,单株粒重和单株荚数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58),其次蛋白质含量与单株粒重(0.274)>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0.218)>有效分枝数与单株荚数(0.198)>油分含量和百粒重(0.18)>蛋白质含量与单株荚数(0.142)=百粒重与单株粒重(0.142)>有效分枝数与株高(0.103)>有效分枝数与油分含量(0.1)>有效分枝数与单株粒重(0.083)>单株荚数与株高(0.077),其他性状之间呈负相关。由此可见,东北三省的主要大豆品种单位面积产量主要由单株荚数、百粒重蛋白质含量以及有效分枝数等重要农艺性状所决定。对供试540个品种6个重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对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有单株荚数和百粒重2个性状,单株荚数主要通过蛋白质含量和有效分枝数增加而提高,而百粒重的增加,则是通过株高的减少实现的。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依次是:单株荚数(0.814)>百粒重(0.367)>油分含量(-0.117)>株高(0.032)>有效分枝数(-0.022)>蛋白质含量(0.008)。根据对照品种表现,对540份大豆品种资源的育种价值进行了评价。产量性状较突出的种质:黑农19、龙黑大豆2号和龙品黑09-518;百粒重较大的种质:‘九农14号’、‘长农15号’、‘岭引2号’和‘嫩良6号’;油分含量较高的种质:‘垦农18’、‘长农17’、‘垦丰6号’、‘九丰10号’和‘垦鉴豆15’;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种质:‘永吉紫花猪眼豆’、‘白秣食豆’、‘小粒秣食豆’、‘绿瓤黑豆’、‘宾县黑豆’和‘吉林27号’。  相似文献   
999.
昆虫吊飞数据采集与处理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如何改制计算机键盘用于昆虫飞行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使计算机在昆虫飞行研究上的应用更方便实用;同时介绍了QuickBasic语言编制的软件及使用方法,为计算机在昆虫飞行磨数据采集科研上的应用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