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66篇
  75篇
综合类   551篇
农作物   163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208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3 毫秒
991.
【目的】杂草是限制油菜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养分的合理管理对杂草防控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探究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油菜与杂草生物量及养分竞争的影响,为生态控草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氮(0、90、180和270 kg N·hm-2,分别用N0、N1、N2和N3表示)、磷(0、45、90和135 kg P2O5·hm-2,分别用P0、P1、P2和P3表示)、钾(0、60、120和180 kg K2O·hm-2,分别用K0、K1、K2和K3表示)各4个不同用量梯度田间试验。在油菜成熟期,测定油菜籽产量、油菜和杂草的生物量及相应的养分含量,计算养分积累量,分析油菜与杂草的养分竞争关系及其对肥料用量的响应。【结果】施肥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地上部总生物量和相应的养分积累量,在氮、磷、钾3种养分中,油菜生长和养分吸收对缺磷最敏感。N0、P0和K0处理的油菜籽产量分别为560、227和1 490 k...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铁皮卡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特征及其成因,以筛选的52条蛋白编码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W和CUSP在线软件对其密码子使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组各位置的GC含量GC1、GC2、GC3分别为47.47%、39.52%、27.92%,30个高频密码子中,以U结尾占比53.33%,以A结尾占比43.33%,以G结尾占比3.33%,说明铁皮卡叶绿体基因偏好使用NNA 和NNU 型密码子,尤其偏好使用NNU型密码子。有效密码子数(ENC)、密码子适应指数(CAI)、最优密码子频率(Fop)分别为46.85、0.167、0.352,均揭示该基因组的密码子偏性较弱。中性绘图、ENC-plot、PR2-plot以及对应分析揭示密码子的偏好性受到选择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最终确定了AUU、GUU和UCU等20个最优密码子。表明铁皮卡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偏性较弱,偏好AU结尾的密码子。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受到突变及选择等多种作用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已构建的月季分裂泛素酵母双杂文库,以月季乙烯受体蛋白RhETR3为诱饵,筛选能够与RhETR3结合的互作蛋白。经酵母回转验证共得到26个阳性克隆。在候选蛋白中发现一个TspO/MBR蛋白家族的成员,命名为RhTSPO1。通过RACE分离了RhTSPO1基因全长,共777 bp,开放阅读框(ORF)为579 bp,编码192个氨基酸。在酵母中,利用酵母生长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β-gal)验证了RhETR3和RhTSPO1之间确实存在互作。将RhETR3-GFP和RhTSPO1-mCherry融合蛋白共转入烟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RhTSPO1和RhETR3蛋白共同定位于内质网上。月季花朵自然开放过程中,RhTSPO1在花瓣中的表达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与开放和衰老过程紧密联系,表明RhTSPO1可能参与了花朵开放过程。本试验结果表明乙烯受体蛋白水平的互作调节可能也参与月季花朵开放和衰老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4.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重组DNA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疫苗体现出诸多缺陷。因此,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方法开发新疫苗逐渐成为疫苗研究的重点。目前,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的主要有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B亚单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诺沃克病毒外壳蛋白、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艾滋病病毒抗原等10多种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转基因植物疫苗具有价廉、安全、有效、易于运输与保存等优点,因而成为现代疫苗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5.
羊口疮(Orf)是由羊口疮病毒(ORFV) 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和高度嗜上皮性人畜共患的动物传染病,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有时威胁人类。本研究将ORFV(OV/HLJ/04株)纯化后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巨噬细胞系RAW264.7作为病毒细胞宿主,RAW264.7在LPS体外激活的情况下,接种ORFV,研究ORFV感染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用LPS处理的试验组巨噬细胞形态学改变较大,凋亡量也较大;而没用LPS处理过的试验组巨噬细胞变化则相对较少。Western blotting研究结果显示,细胞凋亡信号Caspase-3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在24 h时对比,凋亡信号明显减弱,表明在24 h的巨噬细胞凋亡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6.
胰脂肪酶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脂肪分解酶,能够分解人体摄人的脂肪类物质,脂肪分解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那些具有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的物质具有减少人体脂肪吸收的作用。通过研究胰脂肪酶抑制剂可以获得防治肥胖的物质。天然产物中含有多种具有肪酶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本文从不同种类和来源上对天然源脂肪酶抑制剂进行了总结.为天然产物在脂肪酶抑制剂的筛选上提供一定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997.
人参皂苷生物转化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转化是中药研究和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著名中药人参中的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作用,近几年来关于人参皂苷生物转化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所以本文着重对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生物转化人参皂苷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新型辅料人参———葛根人参的加工工艺,并建立葛根人参及红参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比较方法。方法采用70%乙醇超声提取葛根中的有效成分,旋转蒸发仪适当浓缩,浸入人参煎煮,待葛根提取液完全浸入参体后烘箱35℃低温干燥得葛根人参;以甲醇超声提取红参及葛根人参,点板(硅胶G板),进行薄层扫描(λS=550 nm,λR=650nm)。结果人参皂苷Re点样量在2~18ul范围内,点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得标准曲线Y=161.2X-166.84,r=0.9994;红参及葛根人参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分别为0.19%和0.21%。结论薄层扫描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用作比较红参及葛根人参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9.
华北漏斗区雨养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漏斗区雨养种植马铃薯的可行性,2014年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试验基地进行了雨养种植技术背景下的马铃薯品种筛选研究。选取‘克新1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红美’、‘青薯9号’、‘大西洋’、‘陇薯3号’和‘陇薯6号’8个不同熟性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大西洋’、‘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具有生长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商品薯率高、品质好等优点,其中以‘大西洋’的表现最好,产量可达38 950 kg/hm2。‘陇薯6号’、‘陇薯3号’和‘青薯9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差,‘陇薯6号’田间表现基本不结薯。  相似文献   
1000.
隋心  张荣涛  刘赢男  许楠  倪红伟 《草地学报》2016,24(6):1226-1233
采用Biolog-Eco方法分析了模拟氮沉降对三江平原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沉降处理间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AWCD值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土壤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利用强度存在差异,各处理间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碳源利用率最高,为优势碳源;不同处理间土壤微生物在碳源利用上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羧酸类、酚酸类和胺类碳源的利用上,其中胺类尤为突出;此外,对不同施氮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全氮、铵态氮、全磷会对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功能活性产生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增加氮沉降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