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耕作处理对白浆土养分状况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表明,长期不同耕作处理对白浆土中养分影响不同。总的规律是:免耕比深松、普翻更利于有机质、全磷的积累和减缓全氮的下降。在对土壤中养分的有效化方面,免耕不如深松和普翻处理。三种耕作处理小区中,玉米、小麦、大豆产量均以免耕最低,玉米和小麦产量深松高于普翻。  相似文献   
32.
依安县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黑龙江省依安县农田土壤速效养分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依安县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比较丰富,土壤缺硫和锌。土壤中硫、磷、硼、锰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土壤中硫空间分布的偏斜程度较大。pH与有机质、有效锰、有效硼和有效锌都极显著相关;有机质与有效锰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3.
用温室小区栽培番茄的试验方法,研究渗灌、滴灌、沟灌及其灌水技术参数与番茄生育期内耗水量及产量的累积状况,对每一灌溉方法的增产和节水效果进行评价;由于这一温室小区试验是在以相同方案、于同一地块上连续8年进行节水灌溉试验研究基础上完成的,因此,通过测定土壤水吸力变化、水分利用效率并比较其在灌水处理间的异同,探讨了不同灌溉方法在保护地应用的番茄需水特点。  相似文献   
34.
黑龙江春玉米籽粒产量与氮素吸收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在高产玉米生产系统中,对氮素需求的过量评估,导致了氮素的过量施用和环境污染。东北春玉米种植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仅黑龙江省玉米总产量就占到了全国的13.8%。在黑龙江省玉米面积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在全省范围内收集整理施肥试验数据,分析品种、缓释氮肥试验数据,对揭示氮素需求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量化黑龙江省籽粒产量和氮素需求之间的关系;评估产量增加时每吨籽粒吸氮量的变化;研究不同熟期品种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之间关系;分析缓释尿素产量和氮素吸收之间关系。【方法】采用调查方法,对2003~2012年黑龙江省不同地点的56个春玉米田间施肥试验中439个试验产量和成熟期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运用幂指数模型对成熟期产量和地上部总氮素吸收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普通尿素和缓释尿素不同施肥方法对产量和农学性状的影响。试验以不施氮肥为对照,尿素100%基施、缓释尿素100% 基施、尿素40%基施60%追施、尿素40%缓释尿素60%基施5个处理,测产并分析计算收获指数、氮素收获指数。【结果】黑龙江玉米收获指数逐年提高,从2000年代的0.43增加到2010年代的0.48。56个试验的玉米平均产量为9.5 t/hm2,这一产量高于全国的平均产量5.3 t/hm2和世界平均产量4.5 t/hm2。每吨籽粒吸氮量平均为16.7 kg。将玉米产量分为6个范围:7、7~8、8~9、 9~10、10~11、11 t/hm2,每吨籽粒吸氮量平均值分别为18.3、18.3、16.8、17.0、16.4和15.3 kg。早熟品种每吨籽粒吸氮量高于晚熟品种。田间试验中尿素40%基施60%追施处理和40%尿素60%缓释尿素基施处理的每吨籽粒吸氮量显著高于尿素100%基施。【结论】黑龙江省玉米产量从2000年代的8.5 t/hm2 增长到2010年代的9.7 t/hm2,收获指数的提高是主要原因之一,收获指数的增加和籽粒中氮浓度的稀释是每吨籽粒吸氮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在相同籽粒产量下,早熟品种籽粒和秸秆中的氮素浓度高于中、晚熟品种。追施氮肥处理和缓释氮肥与尿素基施处理的玉米籽粒和秸秆中的氮浓度更高。黑龙江省高产玉米生产系统中,产量的提高伴随着收获指数的提高和籽粒氮浓度的下降,而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扩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平衡施肥对宝清县大豆产量、效益、土壤-作物养分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肥是限制宝清县大豆高产的第一要素,其次是钾肥和氮肥。与最佳施肥处理相比,不施氮肥大豆减产16.4%,少收入1 801元/hm2;不施磷肥减产30.0%,少收入3 288元/hm2;不施钾肥减产25.9%,少收入2 940元/hm2;不施肥处理减产21.9%,少收入1 729元/hm2。最佳施肥处理大豆产量最高,虽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经济效益显著。在该试验条件下氮肥利用率为39.8%,磷肥利用率为25.7%,钾肥利用率为49.5%。平衡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6.
在探讨渗灌不同灌水控制下限对土壤氮素形态及其数量剖面分布的影响基础上,评价灌水指标,合理调控土壤水分状况.分层采集连续7年用渗灌灌溉的保护地0~60cm层次土壤样品,测定有机质、全氮及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含量.结果表明:10,16,25,40,63kPa5个处理0~60cm剖面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83~17.18g·kg-1范围内变化,其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迅速下降趋势,在0~10cm土层,40kPa处理和63kPa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个处理;30~40cm土层.10kPa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22~1.70g·kg-1,其含量剖面分布呈上高下低特点,10~30cm土层,63kPa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4个处理.硝态氮、铵态氮分别在10.00~161.59mg·kg-1和6.07~13.94mg·kg-1范围内变化,0~20cm土层,各处理硝态氮含量差异较为明显,以25kPa处理最大,63kPa处理最小.有机态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201.74~1602.53mg·kg-1,其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在0~30cm土层,63kPa处理土壤有机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保护地渗灌栽培番茄,当渗灌管埋深为30cm时,综合考虑节水、保证作物产量和防止土壤有机物质减少、氮素过量积累等因素,将灌水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值选定在16~25kPa范围内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37.
为了进一步明确氮肥施用效率,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合施用对寒地黑土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及氮素平衡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1)不施氮肥(CK);(2)全部普通氮肥基施(BU);(3)全部控释氮肥基施(CRU);(4)农民习惯施肥,即40%BU基肥,60%BU追肥(FP);(5)60%CRU与40%BU混合基施(MBC)。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合施用(MBC)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和氮肥利用率(NUE),减少氮素在土壤剖面中的残留,降低氮素损失。与FP相比,MBC处理3年平均增产6.9%(P<0.05),增收27.8%(P<0.05),氮素吸收增加5.8%(P<0.05),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14.7%(P<0.05)。且0~30 cm、30~60 cm、60~90 cm土壤剖面中土壤无机氮(SIN)累积量分别占总量的44.8%~51.8%、32.2%~34.9%、15.5%~21.6%。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合一次性基施(MBC),土壤剖面SIN累积量在0~90 cm剖面中,MBC处理较FP降低10%(P<0.05),在6...  相似文献   
38.
黑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科学保护黑土地、提升黑土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明确黑土资源利用特征,分析了东北黑土“变薄、变瘦、变硬”的质量退化现状,从科学规划黑土地保护利用、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稳步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3个方面梳理了黑土保护的政策方案和保护条例,从强化政府统筹和管理职能,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9.
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姬景红  张玉龙  张玉玲  虞娜  白玉 《土壤通报》2007,38(6):1105-1109
分层采集连续7年分别用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溉的保护地0~80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有机质、全氮及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含量,研究灌溉方法对土壤氮素形态及其数量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灌溉处理0~80cm剖面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8.47~36.48 g kg-1,渗灌与滴灌有机质剖面分布相似,二者与沟灌差异较大;沟灌除30~40cm层次有机质含量低于渗灌和滴灌外,其它层次有机质含量均高于渗灌和滴灌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变化范围为0.72~3.97 g kg-1,在0~20cm土层不同灌溉方法之间差异显著,渗灌最大,沟灌次之,滴灌最小。无机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16~1442.06 mg kg-1和0~15.28 mg kg-1,在0~20cm土层各处理之间差异较为明显,以渗灌最大,沟灌次之,滴灌最小。有机态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683.79~2512.87 mg kg-1,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0~30cm土层,其中0~10cm土层以渗灌处理有机态氮含量最高、沟灌次之,滴灌最低,10~30cm沟灌处理有机态氮含量却高于渗灌和滴灌处理。  相似文献   
40.
在黑龙江省黑土大麦主产区设肥料试验,以研究黑土养分释放特性及大麦吸收养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 120、P2O590、K2O 90 kg/hm2,全部磷钾肥+70%N作基肥,30%N作分蘖肥为黑龙江省大麦优化施肥的最佳处理;速效养分在分蘖期到灌浆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到灌浆期养分含量达到最高值,到了成熟期,各种速效养分的释放量都达到最低值;植株吸收的养分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加,到抽穗期达到最高值,成熟期养分吸收量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