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番茄青枯病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病害,已成为番茄生产上的重要障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番茄在抗青枯病品种培育中存在着抗病性与品质和产量相矛盾的问题.对此,该研究采用杂交和回交相结合,并自回交后代参与病理程序的选育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的田间抗病性"黄山1号"番茄新品种.人工接种表明,黄山1号的平均发病率为5.5%,极显著低于对照感病品种强丰的平均发病率(94.6%),且产量和生食风味均优于丰产亲本"强丰".  相似文献   
73.
74.
本文初步研究了裂纹种鸭蛋的孵化效果。选取裂纹种鸭蛋70枚为实验组,无裂纹合格鸭蛋2753枚作为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孵化,观察其早死率,受精率,感染率和出雏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早死率,受精率,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落盘率,入孵孵化率。健雏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落盘孵化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5.
九稻16号(B354)系吉林市农科院高新技术所选育出的中早熟水稻新品种(出苗至成熟活动积温为2630℃).该品种高产(3年省区试结果比对照长白七号平均增产8.2%,2年省区试验结果比对照平均增产12.5%)、优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很受稻农欢迎,称赞它为“井稻王”.  相似文献   
76.
特种稻的研究及其开发王宝兴,姜浩,朱瑜,郭桂珍,李香顺(吉林市农业科学院)近年来,我国水稻单产和总产量不断提高,出现了大米销售中的供过于求,稻米的消费倾向从量转向质.因此,农产品市场对大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日益要求将水稻的高产与优质密切结合起来.选...  相似文献   
77.
为了探讨东北雨养区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主要生长性状和产量对耕层积温的响应规律,设置了无色透明膜(M1) 、黑膜(M2) 和露地对照(M0)田间试验。根据2016和2017两年数据,应用Slogistic方程拟合了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玉米株高、成熟期之前叶面积指数以及干物质累积随耕层积温变化动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玉米干物质累积的Slogistic曲线特征量与产量关系。研究表明:1)玉米株高渐增期的平均生长速率大小表现为M2>M1>M0,在快增期表现为M2>M0>M1,缓增期表现为M0>M2>M1;2)玉米叶面积指数渐增期和缓增期平均增长速率表现与株高一致,快增期则表现为M2>M1>M0,黑膜处理下叶面积指数和最大增加速率最高,无色透明膜处理次之;3)黑膜处理显著增加了快增期干物质累积持续时间,并且较无色透明地膜和露地处理率先进入干物质累积快增期,这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4)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干物质累积曲线拐点等特征量与产量密切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认为,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渐增期影响较大,其中无色透明膜加速玉米衰老;黑膜处理下干物质累积最大,产量最高,玉米生长更稳定。对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研究,可用于玉米生产管理决策中作物生长路线的设计,能够为提高玉米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8.
特种稻的研究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9.
水稻新品种九稻24是由吉林市农科院水稻所于1987年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其特点是早熟、高产、抗病、质佳、适口性好、综合性状优良。1999年3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80.
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北京老字号企业——“内联升”经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通过对“内联升”发展之路的研究,得出“内联升”的发展是一条不断改革之路,是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老字号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应当将历史基业与现代经营相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