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黄鹏  夏辉 《食用菌》2014,(2):34-34
大米及小麦培养基栽培蛹虫草试验,试验对比结果:使用大米和小麦混合培养基效果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饱和脂肪酸钙和不饱和脂肪酸钙替代豆油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免疫和代谢指标的影响。选取360尾初始体重为(0.30±0.02)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D_1)、不饱和脂肪酸钙(D_2)及饱和脂肪酸钙(D_3)替代豆油的试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各组间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肌肉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肝胰腺中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淀粉酶、胰蛋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D_2、D_3组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D_1组(P0.05)。各组间血淋巴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D_3组血淋巴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D_1组(P0.05),D_1与D_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D_3组血淋巴中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D_1组(P0.05); D_3组血淋巴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D_1组(P0.05),D_1与D_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以脂肪酸钙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豆油是可行的,并且不饱和脂肪酸钙的替代效果优于饱和脂肪酸钙。  相似文献   
13.
海洋休闲渔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沿海地区迅速崛起,其作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将休闲、娱乐、旅游、服务等结合起来,不仅发展了渔区经济,也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空间。秦皇岛市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七种不同结构糖源对凡纳滨对虾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结构糖源饲料对初始体质量为(0.14±0.01)g的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及相关代谢的影响。实验共设7个处理,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7种结构不同的糖源:葡萄糖、果糖、葡萄糖+果糖(1∶1)、蔗糖、麦芽糖、玉米淀粉和糊精,添加水平为20%。每处理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50尾虾,实验期56 d。结果表明,实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有显著影响,呈现多糖蔗糖其他,其中葡萄糖组最低;实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的全虾水分、灰分、蛋白质无显著影响,但对脂肪、肝糖原、肌糖原的影响显著。不同结构的糖源饲料对糖代谢相关酶及产物产生显著影响,对脂肪和蛋白代谢酶及产物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于2013年5月,8月和10月份对唐山"三岛"海域12个不同站位小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桡足类、多毛类、枝角类、端足类、介形类、涡虫类、轮虫类、双壳类及等足类10个类群。最优势类群是线虫,每个站位所占比例基本大于95%,平均丰度大约735.2ind/10cm2。其他类群各站位所占比例不同,且都较小。结果表明,小型底栖动物各类群所占比例随月份的变化并没明显变化;不同月份,各类群的丰度有所变化,其中5月份丰度较高,10月次之,8月份丰度最低。  相似文献   
16.
七里海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潇檬  曾昭春  郭冉  郭彪  夏辉 《河北渔业》2012,(6):33-36,67
2011年5月,通过对七里海水域(北纬38.60°-39.00°,东经118.15°-118.17°)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存在浮游植物2门,9属,13种,平均数量为80.8万个/m3,波动范围为77.3万~84.3万个/m3,优势种为硅藻门的美丽曲舟藻;浮游动物3类4种,平均数量为0.62万个/m3,波动范围为0.50万~0.74万个/m3,优势种为被囊类的长尾住囊虫和毛颚类的强壮箭虫;底栖动物6种,隶属于2门,3属,平均生物量为2.638kg/m3,波动范围为1.405~3.650kg/m3,优势种为双齿围沙蚕和日本沙蚕。该海域叶绿素a平均含量为0.005 6mg/L。综合分析说明,本水域水体有一定程度的污染,采取必要的措施治理恢复其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详细的叙述了兴安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呼玛县苗木培育和切根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秋刀鱼是西北太平洋北部温带水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集鱼灯灯光配置是秋刀鱼高效捕捞技术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模拟灯箱光学特性实验,利用Matlab7.0软件建立秋刀鱼集鱼灯箱照度分布模型,对不同倾角的秋刀鱼集鱼灯箱的照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秋刀鱼集鱼灯倾角为30°、45°及60°时,集鱼灯箱的地面照度大小随地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并且不同倾角时的集鱼灯箱地面照度分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照度分布衰减程度也随灯箱倾角的增加而递减;不同倾角时的照度光场波动也存在差异,30°倾角时的集鱼灯灯光照度光场波动变化大于45°和60°倾角时的照度光场波动变化,而照度等位线密集度也随着倾角角度的增加而降低;秋刀鱼集鱼灯灯箱倾角为60°时,其照度分布和光场波动较稳定,诱集区域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对猪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含CpG序列的重组质粒,设计合成了11条CpG序列,应用MTS比色法测定合成CpG ODNs刺激猪PBMC增殖的能力,结果有10条CpG ODN对猪PBMC具有刺激活性(SI>2);以对猪PBMC具有较高刺激活性的CpG06和CpG08为核心,分别合成含6次重复序列的重组质粒pCpG06和pCpG08,并检测其对猪PBMC的刺激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CpG06和pCpG08对猪PBMC的刺激指数分别可达4.97和5.32,并可刺激猪PBMC产生较高水平的IL-4。研究获得的重组质粒pCpG06和pCpG08对猪PBMC具有较好的刺激活性,可为猪用CpG佐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5年7—10月在北太平洋E 150°~158°56′、N 42°34′~46°25′进行秋刀鱼资源探捕所获得的15个站点浮游动物样本资料,测得甲壳纲的桡足类、端足类、糠虾类、磷虾类,毛颚类、腔肠动物以及被囊动物等的代表种。其中桡足类占绝对优势,隶属于1目4科5属8种。浮游动物生物量4~699 mg/m3,均值168.6 mg/m3。根据浮游动物的种类、分布状况及优势种类的强弱,判断和分析黑潮暖流的强弱趋势,对确定秋刀鱼渔场的南北位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