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5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六安瓜片远红外烘焙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六安瓜片烘焙工艺的要求,设计了用于拉火工序的远红外烘焙机。茶叶采用不锈钢输送带输送,整机采用3层结构,每层输送带由独立的变频电机驱动,输送带上方布置有陶瓷红外线辐射器,通过红外线温度传感器采集叶温,并研制了基于模糊控制的PID温度控制器来控制温度。试验表明:远红外烘焙机碎茶率为5%(人工烘焙碎茶率为15%),叶温为80°C,人工审评结果认为其成茶品质优于炭火烘焙。  相似文献   
42.
茶叶生产是控制茶叶质量的首要环节。茶农、茶商以及茶叶企业是茶叶生产和市场供给的主体,根据政府监管效力和市场信息情况,在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具有不同行为表现。依据博弈理论,研究茶叶供给方与政府、茶叶生产企业之间的行为选择,探讨茶叶供给主体的行为动机,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市场监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研究认为:有效的监管市场能够消除“柠檬市场”效应,提供有质量保障茶叶是理性选择;市场监管缺位情况下,提供无质量保障茶叶能够获取较高的市场收益。  相似文献   
43.
农业高校是服务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安徽农大立足人才科技优势,紧贴乡村振兴需要,搭建了区域性农业综合试验站、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的“一站一盟一中心”大学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构建了研发主体、行政主体、推广主体、经营主体“四体融合”的大学农业推广模式,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这一探索,为地方农业高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推动校地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44.
茶叶现代化加工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现阶段茶叶加工技术总体上还处在半手工、半机械化的低水平,在消化吸收国内外茶叶及食品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茶产业的实际,开展茶叶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加工技术、工艺和装备研究以及技术集成是提高我国茶叶加工技术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茶叶现代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推广实践,包括:新型茶叶加工设备的研制、茶叶加工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研建、4种典型外形(条形、松散形、紧结形、扁形)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开发、清洁化加工技术规程的制订与实施,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5.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发酵程度祁红的多酚类物质氧化产物及其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发酵程度祁红茶黄素(TFS)及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因而导致祁红的汤色、乳色品质产生差异。对祁红乳色品质影响较大的是茶黄素(TF1)、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2)、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这三种茶黄素,它们与祁红乳色得分均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 0.854和0.952。  相似文献   
46.
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季节对乌龙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方世辉  张秀云  夏涛  宛晓春 《茶叶科学》2002,22(2):135-139,146
研究了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和季节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中醇系香气总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游离态为春季>夏季>秋季,键合态为春季>秋季>夏季;加工过程中,游离态和键合态醇系香气成分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茶多酚逐渐减少,游离氨基酸含量先增后减,可溶性糖则与氨基酸相反。对干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春茶后期和夏茶前期槠叶种重做青所制茶样具有明显的乌龙茶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47.
茉莉花香气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玉萍  夏涛 《茶业通报》2000,22(3):13-16
本文对茉莉花茶香气品质与茉莉花香气的关系、茉莉花香气合成途径及影响茉莉花香气释放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简要综述 ,并分析了茉莉花释香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48.
类黄酮是茶树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对决定茶叶品质及其健康功效具有重要作用。利用LC-TOF/MS、qRT-PCR等技术研究了茶树类黄酮合成积累的组织器官特异性。结果显示,茶树不同器官中,鲜叶中的酚酸、儿茶素和黄酮醇化合物种类较多且含量较高,原花青素含量低但种类多,而在根中则相反。从基因表达差异上看,从鲜叶到茎到根,4CLCHIF3H and F3’5’H表达依次降低。酶学实验显示,从鲜叶到茎到根,DFR/LAR和ANR酶活在鲜叶和茎中无明显差异,而在根中只检测到微弱的DFR/LAR活性。在不同发育时期鲜叶中,儿茶素含量在一叶中最高,芽其次;黄酮醇的含量在一叶和二叶中较高;花青素的含量随着鲜叶发育依次减少。qRT-PCR结果显示,PAL、C4H、CHS、F3’H、 F3''5''H、DFR、LARANR基因的表达与不同发育时期鲜叶中儿茶素和黄酮醇积累规律一致。酶学实验显示,随着鲜叶的发育,DFR/LAR的活性依次降低,ANR的活性呈增高趋势,它们的变化与酯型C和EGC含量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49.
海洋生态资本是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生态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及其生境资源.海洋生态资源的存量价值由海洋生物资源存量价值和海洋生境资源存量价值构成.针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特征,在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下,提出了鱼类、贝类、甲壳类、头足类、大型海藻等主要海洋生物资源的存量价值评估技术方法,包括物质量评估和价值量评估.探讨了海洋生物资源单位价格确定、评估价值修正、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成本扣除等问题.  相似文献   
50.
张军  穆莉  檀华蓉  刘朝良  夏涛 《蚕业科学》2006,32(1):142-145
探讨了不同单因子对桑叶中黄酮成分浸提效果的影响。用80%乙醇作溶剂,原料质量浓度50.00 g/L,于70℃、pH 8的条件下浸提3 h并抽提2次的提取效果较好。以毛细管电泳仪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时期桑叶中的芦丁、槲皮素等成分,湖桑9001叶片中的芦丁含量高,湖桑32号的槲皮素含量高,10月份采摘桑叶中的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最高。芦丁、槲皮素等成分在桑叶中的动态变化: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钠-20 mmol/L的硼砂溶液(pH 8.62)作缓冲液,在25℃,20 kV的压力下电泳,245 nm波长处检测,线性关系良好,在8 m in内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