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5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绿茶饮料微波灭菌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微波技术研究了不同作用时间、不同微波功率对绿茶饮料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在700 W功率下,随着灭菌时间延长,卫生检验趋向合格同时茶汤色泽加深.作用时间120 s,不同灭菌功率的茶汤色泽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得到700 W、120 s和30 mL的微波灭菌组合,对绿茶饮料的色泽稳定和灭菌效果都是较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12.
茶树挥发性萜类物质及其糖苷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挥发性单萜(C10)与倍半萜(C15),常具有宜人的花果香气。茶鲜叶中此类物质的种类及其糖苷化合物的含量和水解对成品茶的香气香型有重要影响。就可能影响茶树挥发性萜类物质及其糖苷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反应和相关的酶进行综述,认为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和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影响萜类代谢前体异戊烯基焦磷酸(IPP)及二甲烯丙基焦磷酸(DMAPP)的限速酶。单萜和倍半萜合成酶是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此外,糖基转移酶可能与茶鲜叶中糖苷态萜类香气化合物的合成和积累有关。糖苷水解酶则催化茶鲜叶中糖苷态香气物质的水解,导致香气物质的释放。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将有可能控制萜类代谢流向挥发性萜类合成分支。本文还讨论了影响茶叶香气品质的其他因素,如茶树品种、栽培环境,以及加工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存具有稳定代谢能力的优良茶细胞系,本文对茶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以4d最佳,60%PVS2冰浴装载以20min最好,100%PVS2冰浴脱水处理60min最优,40℃复温解冻细胞存活率最高,采用这些参数进行完整试验的细胞存活率达到76%,初步建立了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冷冻程序。  相似文献   
14.
通过Eviews31软件就1990年到2008年我国国民收入与茶叶内销售量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国民收入与茶叶内销量存在协整关系,同时运用格兰杰检验得出我国国民收入提高是我国茶叶内销量增加的成因,认为通过预测我国国民收入水平可推算出我国茶叶的内销量,为茶叶产销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多数国家生产的饲料都不能满足家畜对蛋白质的需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到2000年,世界范围内家畜对饲用蛋白质的需要量为64000万吨,但实际还缺少1800万吨。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通过扩大洋油菜、大豆、向日葵、豌豆、饲用蚕豆、苜蓿、羽扁豆等一类高蛋白作物种植面积解决饲料蛋白质不足的问题。通过扩大高蛋白作物种植面积,在世界范围内虽解决了家畜对蛋白质需要的一部分,但明显地  相似文献   
16.
夏涛  段建真 《茶业通报》1995,17(2):35-36
龙洞系列名优茶的采制夏涛,段建真(安徽农业大学)龙洞系列名优茶产于湖北省宣恩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洞水库库区茶厂。该库区方圆1.5km2,境内丛山峻岭,峡谷深幽,树木苍翠,风景宜人,有"小三峡"之称。这里终年云雾弥漫,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  相似文献   
17.
浅淡红茶加工中香气的形成与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若干玉米胚乳突变体基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涛  刘纪麟 《作物学报》1997,23(6):753-758
对5个玉米单隐性胚乳突变体、3个双隐性胚乳突变体的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水溶性多糖、淀粉、粗蛋白、赖氨酸含量测定,并对突变体种子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玉米胚乳突主体的基因效应及其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9.
茶叶全氮量与红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继轸  夏涛 《茶业通报》1992,14(3):40-41
茶叶品质检验,迄今国内外一直沿用以实物标准样为依据,以感官评审为主的方法。国内外学者多年来一直试图寻找理化检验来评定茶叶品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工夫红茶是我国独特传统红茶,品质和风格不同于红碎茶。1987年湖南农学院何文斌、施兆鹏等人报道了工夫红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并借助费歇尔判别分析,建立了判别函数,对工夫红茶等级与色泽指标的量化及通过色泽鉴别品质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工夫红茶内质要求,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明。只有优质茶  相似文献   
20.
绿茶饮料不同浸提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浸提方式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采用相同的绿茶原料,运用常规浸提(85℃,10 min)、低温浸提(40℃,1 h)、微波浸提(450 W,4 min)和超声波浸提(60℃,10 min)4种不同工艺浸提,并测定绿茶茶汤的色度和浑浊度.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茶汤色度和浑浊度差异极显著,微波、低温浸提较好;常规和超声波浸提,虽然生化成分含量高,但茶汤酚氨比大,咖啡碱含量高,不利于茶汤稳定;微波、低温浸提品质较好,且有利于茶汤的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