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42篇 |
免费 | 84篇 |
国内免费 | 13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78篇 |
农学 | 262篇 |
基础科学 | 192篇 |
289篇 | |
综合类 | 1537篇 |
农作物 | 236篇 |
水产渔业 | 227篇 |
畜牧兽医 | 849篇 |
园艺 | 185篇 |
植物保护 | 1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124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112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161篇 |
2010年 | 190篇 |
2009年 | 168篇 |
2008年 | 143篇 |
2007年 | 163篇 |
2006年 | 158篇 |
2005年 | 172篇 |
2004年 | 176篇 |
2003年 | 141篇 |
2002年 | 120篇 |
2001年 | 104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79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采用生化手段对舟山附近海域中浮游桡足类夏季优势种—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进行营养成分测定,比较分析两种单胞藻饵料小球藻(Chlorella sp.)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平洋纺锤水蚤在投喂三角褐指藻和投喂小球藻后,其体内粗蛋白湿重含量分别为(6.51±0.46)%和(5.21±0.98)%,比对照组(2.44±0.63)%显著上升(P0.05);投喂三角褐指藻后太平洋纺锤水蚤粗脂肪湿重含量(0.25±0.03)%显著上升(P0.05),投喂小球藻后粗脂肪湿重含量(0.15±0.03)%显著下降(P0.05);但总糖和灰分湿重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本研究检测出太平洋纺锤水蚤体内共含17种氨基酸,其中鱼类必需氨基酸(EAA)9种,非必需氨基酸(NEAA)8种,对照组与投喂两种饵料后太平洋纺锤水蚤中EAA含量均较高,干重含量为(47.56±0.04)%~(49.84±0.07)%;检测出太平洋纺锤水蚤共含21种脂肪酸,投喂三角褐指藻后太平洋纺锤水蚤的DHA和EPA干重含量之和最高(28.00%),其次为投喂小球藻(21.51%),均高于对照组(9.77%),而对照组干重(9.77%)也仍高于强化后轮虫DHA和EPA干重含量(0.8%)和强化后卤虫DHA和EPA干重含量(8.40%)。通过本实验发现,自然状态下的太平洋纺锤水蚤DHA和EPA含量较高,营养价值高,而投喂后三角褐指藻后太平洋纺锤水蚤营养价值明显增加,表明人工培养条件下太平洋纺锤水蚤具有作为水产经济动物活体开口饵料的潜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2.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嘎牙子,是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因其对环境适应力强、养殖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养殖者欢迎。吉林省2000年开始黄颡鱼的商品鱼养殖,鱼种来源主要从江、河、湖、库中捞取,由于天然苗种资源不足,致使养殖生产受到制约,养殖面积逐渐减少。为了解决黄颡鱼苗种不足的问题,2001年,我们进行了池塘培育黄颡鱼鱼种试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2002年,我们又实施了该项技术的推广,推广面积248.5亩。现根据推广的情况和生产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将池塘培育黄颡鱼鱼种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203.
【目的】探究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布,分析优势生理小种的致病力,为稻瘟病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7个水稻鉴别品种,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019—2020年收集的安徽省5个稻作区21个市(县、区)的稻瘟病菌进行鉴定,利用不同优势生理小种对775份水稻资源进行苗瘟抗性鉴定,分析其致病力,筛选抗稻瘟病优异水稻资源。【结果】共鉴定出7群25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B群,出现频率为58.58%,其次为ZC群,出现频率为22.62%;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出现频率分别为32.43%、17.98%和17.98%。沿淮淮北单季稻作区凤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C15和ZB13,怀远县为ZB13和ZB9,谢家集区为ZB13和ZG1;江淮丘陵单、双季稻过渡区全椒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寿县为ZB13、ZC15和ZB15,肥西县为ZB13和ZB15;沿江双、单季稻作区青阳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C15,无为市为ZB13和ZG1,宣州区为ZB13、ZB15和ZC15,当涂县为ZB13、ZC13和ZC15,贵池区为ZB15和ZC15,南陵县为ZC15、ZB13和ZB15,怀宁县为ZB13;大别山地单、双季稻作区金寨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和ZG1,潜山市为ZB13和ZB15,岳西县为ZB13和ZH1;皖南山地单、双季稻作区石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B13和ZC15,休宁县为ZC15、ZG1、ZB15和ZH1,宁国市为ZB13和ZG1,黄山区为ZB13、ZC13和ZC15,歙县为ZC15。优势生理小种致病力分析结果显示,休宁县和金寨县ZB13的致病力分别为59.68%和62.06%,平均为60.87%;休宁县和潜山县ZB15的致病力分别为61.16%和64.84%,平均为63.00%;休宁县和南陵县ZC15的致病力分别为71.29%和66.26%,平均为68.78%。通过筛选获得10份抗苗瘟优异种质资源。【结论】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为ZB和ZC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明确了安徽省不同稻作区生理小种的结构分布。 相似文献
204.
夏雪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3)
针对文献传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参考咨询融入文献传递服务的必要性,指出了做好文献传递服务与参考咨询相融合必须在揭示与整合文献资源,改变服务模式,采用多样化服务方式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205.
对浙南海域停止海蜇放流后的幼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浙江的苍南和平阳两县于5-6月捕到海蜇25万多只,96年两县捕到36万多只,95年捕捞水域是;苍南县大渔湾到平阳的西湾沿岸,96年的同期范围向南扩大到苍南的下关和福建的沙埕港。浙南水域,在经三年放流后,停止放流连续两年出现一定数量海蜇,应视为是放流的海蜇进行了自然繁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6.
近年来随着城乡养犬数逐年增加 ,并不断引进外来品种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也成为了制约养犬业发展的严重疾病之一 ,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 ,致死性传染病 ,该病的潜伏期为7~ 14日 ,感染率可高达 10 0 % ,幼犬感染 ,主要呈现急性心肌炎 ,死亡率高达 70 % ,青年犬感染主要以出血性肠炎的特征 ,如不及时治疗 ,死亡率也可达 2 0 %以上。近 3年来笔者在昭通市通江路动物门诊接诊的部分犬病例中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于后。1 病例来源收集门诊就诊病犬 86例 ,品种为西德牧… 相似文献
207.
犬瘟热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犬瘟热(CD)弱毒和自制的高免犬血清,建立了检测犬瘟热病毒(CDV)抗体的中和(SN)试验、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这3种方法对38份CD弱毒疫苗免疫犬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当被检血清稀释度为1∶100时,SN试验、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测定时的阳性血清数分别为29,7和31份,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测定结果相对于SN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42.1%和94.7%。同时发现,当SN试验测定的血清效价在1∶100以上时,IFAT测定结果总是在1∶25以上,间接免疫酶染色法测定结果总是在1∶100以上。3种方法以各自初步确定的CDV血清抗体效价完全保护值指标计算所测血清的完全保护率,SN试验为76.3%,IFAT为78.9%,间接免疫酶染色法为81.6%。据此认为,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均可部分代替SN试验用于CD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免疫犬抗体水平的监测以及CD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09.
水稻Wx基因(CT)n微卫星标记与稻米淀粉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引物484/485对龙特甫Ax371F2群体的36个单株进行Wx微卫星(CT)n检测发现,微卫星标记是共显性标记,3种类型标记的分离比是8:15:13,符合盂德尔分离定律,进一步将同-Wx基因型植株上的种子混合测定淀粉品质,发现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amylosecontent,AAC)、糊化温度(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GT)、胶稠度(gel com 相似文献
210.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毒力,平皿培养法测定苋菜活性物对带菌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 mg/m L,EC50为146.349 2 mg/m L;无菌种子、带菌种子、16.6%乙醇处理的带菌种子、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种子的发芽势分别为87.3%、42.7%、48.0%、60.0%,发芽率分别为93.3%、54.7%、58.7%、90.0%;经5 mg/m L的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西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64.7%和90.7%,而经80 mg/m L的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3.3%和4.7%。这表明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既有抑菌效果又可促进种子萌发,极具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