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海南豇豆蓟马发生为害调查及蓝板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调查了海南豇豆蓟马的种类和发生为害情况。结果表明,为害海南豇豆的主要有豆大蓟马和花蓟马两种。其中,豆大蓟马可在豇豆整个生育期为害,而花蓟马仅在豇豆花期为害。豇豆开花后,两种蓟马的发生为害情况与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以及防治水平密切相关。但总体而言,以豆大蓟马为害为主。同时,还对蓟马在豇豆上的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监测,初步分析了其在自然条件下的种群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42.
采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按有效成分75 g/hm2的剂量,于香蕉抽蕾初期施药1次,比较了喷雾、灌根和埋药3种施药方式下溴氰虫酰胺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分析了溴氰虫酰胺在香蕉果实、花瓣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药效试验表明:喷雾法与灌根法对黄胸蓟马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78%和74%,而埋药处理的防效较差,仅18%。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喷雾和灌根处理组,溴氰虫酰胺在果实、花瓣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5、14.0、8.5 d和16.0、5.7、8.0 d;在香蕉收获前7 d采样,果实中未检测到溴氰虫酰胺残留,其在土壤中残留量为0.028 mg/kg。研究表明,采用喷雾与灌根法施用溴氰虫酰胺可有效防治香蕉田黄胸蓟马,且其在香蕉上使用较安全,属于易降解性农药。  相似文献   
43.
滴灌施药就是通过滴灌管将药剂输送至作物根系周围土壤中的一种施药方法,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植物保护需求精准、适时、适量用药。目前,黄胸蓟马是国内外香蕉产区上的重要害虫,常隐匿在花蕾为害。常规喷施杀虫剂时,由于花蕾的阻隔作用很难有效防治,通过土壤滴施内吸性杀虫剂可以精准防控。因此,滴灌施药在黄胸蓟马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滴灌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滴灌施药在农作物害虫防治上的研究进展、香蕉黄胸蓟马为害及防治现状,分析香蕉黄胸蓟马滴灌施药防治存在的问题,展望滴灌法施药在香蕉黄胸蓟马防治上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滴灌法施药技术在防治香蕉黄胸蓟马上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豇豆蓟马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在冬种豇豆的整个生育期内,为害豇豆的蓟马种类及各种蓟马的种群消长情况,于2014—2016年在海南三亚开展了冬种豇豆的蓟马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为害豇豆的蓟马有4种,即豆大蓟马、花蓟马、棕榈蓟马和黄胸蓟马;其中,豆大蓟马与棕榈蓟马在豇豆的整个生育期内均可为害,花蓟马与黄胸蓟马仅在花期发生。豆大蓟马为豇豆蓟马的优势种,其发生高峰期在豇豆的盛花期;其次是花蓟马,其数量在豇豆生长后期逐渐增加;棕榈蓟马的数量在豇豆花期虽有所增加,但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黄胸蓟马仅偶尔出现,且数量极少。为了解新型杀虫剂对豇豆蓟马的防效,采用喷雾法,开展了豇豆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种新型药剂中,乙基多杀菌素和苦参碱对豇豆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3天防效分别为79.14%和62.14%,高于对照药剂啶虫脒的防效。药后7天,所有参试药剂对豇豆蓟马的防效均不理想,除了乙基多杀菌素,其余药剂防效均小于50%。在参试的药剂中,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对豇豆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效,可以与啶虫脒轮换使用,用于豇豆蓟马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45.
为了寻找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无公害防治新方法,采用行为生测法测定了45种植物精油对柑桔木虱成虫行为的影响,筛选出芫荽、欧芹、柠檬马鞭草、山鸡椒、艾纳香、尤加利、柠檬桉、松、花梨木精油等9种对柑桔木虱具有显著驱避作用的植物精油进行不同浓度的驱避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除花梨木外的其他8种精油,在浓度为10、1和0.1ml/L时对柑桔木虱均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花梨木精油仅在浓度为10ml/L时对柑桔木虱具有显著驱避效果,在浓度为0.1ml/L时表现出显著的引诱作用。不同浓度间比较,9种精油对柑桔木虱的驱避作用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但芫荽精油在3个浓度下的驱避作用差异不显著。不同植物精油间比较,芫荽与欧芹精油对柑桔木虱具有较好的驱避活性。  相似文献   
46.
瓢虫是重要的害虫生防资源,喷施农药对其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旨在探讨华南3地2种常见优势瓢虫(龟纹瓢虫和六斑月瓢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广州、南宁和海口龟纹瓢虫和六斑月瓢虫对5种农药的敏感性.从对药剂的敏感性来看,龟纹瓢虫和六斑月瓢虫均对毒死蜱最为敏感,LC50分别在42.47~249.19 mg...  相似文献   
47.
随着海南冬种豇豆面积的不断扩大,豆大蓟马成为海南冬种豇豆的主要害虫,对豆大蓟马的化学防治成为严重影响豇豆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了明确黄、蓝色板对豆大蓟马的诱集效果,本试验在豇豆地中使用黄、蓝两种色板设置不同的高度对田间豆大蓟马进行诱集。结果表明:蓝板对豆大蓟马的诱集效果高于黄板,在距离豇豆顶部10 cm时,蓝板13 d的诱虫量为236.50±42.38头/板,黄板为31.50±8.23头/板;蓝板和黄板均以距离豇豆顶部约10 cm高度的诱虫量最大,随着挂板高度的增加诱虫量降低;蓝板和黄板都以10:00~14:00时间段的诱虫量最大,分别为105.00±19.85头/板和14.25±3.97头/板。  相似文献   
48.
黄胸蓟马是中国香蕉上重要害虫,生产上对该虫仍缺乏较为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采用香蕉花蕾注射法施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 (SC) 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WG),研究了其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UPLC-MS/MS) 分析了药剂在香蕉果实中的残留。药效试验表明:于香蕉现蕾初期,22.4%螺虫乙酯SC和70%吡虫啉WG分别按有效成分0.12和0.18 g/株的剂量注射施药1次,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分别为89%和86%。残留试验表明:花蕾注射施药后,螺虫乙酯和吡虫啉在香蕉果实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2和6.5 d,且在施药后95 d的香蕉成熟果实中未检测到其残留。本研究表明,香蕉花蕾注射螺虫乙酯与吡虫啉对黄胸蓟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与安全性,可推荐在香蕉园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25%氟节胺悬浮剂对荔枝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改善作用,连续两年在荔枝秋梢成熟后而冬梢未出时喷施不同浓度的25%氟节胺悬浮剂。结果显示:25%氟节胺悬浮剂能够明显控制和抑制荔枝冬梢的萌发和生长,与对照相比,冬梢的控制率和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6.54% ~ 94.34%和90.26% ~ 98.84%;氟节胺对荔枝的增产效果显著,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116.12% ~ 206.23%;氟节胺对荔枝果实品质无显著提高改善作用。综合考虑,当药液浓度达到500 mg/kg时,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喷施的适宜浓度为333.3 ~ 500 mg/kg。  相似文献   
50.
为了寻找柑橘木虱无公害防治新方法,采用行为生测法,测定了45种植物精油对柑橘木虱成虫的行为反应,并从中筛选出柠檬桉、欧芹、艾纳香、柠檬马鞭草、山鸡椒、芫荽、尤加利、花梨木、松共9种对柑橘木虱具有显著驱避作用的植物精油进行不同浓度的驱避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2、10-3、10-4时,柠檬桉、欧芹、艾纳香、柠檬马鞭草、山鸡椒、芫荽、尤加利、松精油对柑橘木虱均具有显著驱避作用,且随着精油浓度的提高驱避作用增强;而花梨木精油仅在浓度为10-2对柑橘木虱具有显著驱避效果,但在浓度为10-4时却表现显著的引诱作用。此外,植物精油间的驱避率比较结果表明芫荽与欧芹精油对柑橘木虱具有较好的驱避活性,有望用于开发柑橘木虱防治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