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98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79篇
  58篇
综合类   823篇
农作物   123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349篇
园艺   234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杨属黑杨组(Aigeiros) 的15个种(品种) 核型进行了分析, 结果如下: 箭杆杨( Populusnigra var. thevestina) , 2n = 38 = 3M + 29m + 5 sm + 1 st; 盖杨( P. del.cv. ×Lux ×P.×canadensis cv. Shanhaiguanensis) , 2n = 38 = 2M + 27m + 4 sm + 5 st (4SAT) ; 欧美杨107 (P1 ×euram ericana cv. ‘74 /76’) , 2n = 38 = 1M + 29m (1SAT ) + 5 sm + 3 st (3SAT) ; 欧美杨13 ( P. ×euramericana CL 13) , 2n = 38 = 3M + 23m + 6 sm + 3 st (1SAT ) + 3 t (3SAT) ; 加杨( P. ×canadensis Moench) , 2n = 38 = 1M + 27m + 6 sm + 4 st ( 4SAT) ; 辽杨×美洲黑杨(P.maximowiczii Henry ×P.deltoids Bartr. ) , 2n = 38 = 1M + 24m + 9 sm (2SAT ) + 4 st; 中尚8号( P. ×Zhongshangnensis) , 2n = 38 = 4M + 27m (1SAT ) + 2 sm + 3 st (2SAT ) + 2 t; 北京杨( P. ×beijingensis) , 2n = 38 = 3M + 28m + 3 sm + 4 st (2SAT) ; 鲁山杨( P. ×Liaoningensis) , 2n = 38 = 1M + 27m + 3 sm + 6 st (1SAT ) + 1 t (1SAT) ; 廊坊1号( P. CL ‘Langfang 1’) , 2n = 38 = 3M + 28m + 3 sm + 4 st (2SAT) ; 圣山杨(盖杨类) (P. ×gaixianesis) , 2n = 38 = 2M + 27m + 4 sm (1SAT ) + 4 st (3SAT ) + 1 t; 抗- 2 〔P. deltoids CL 2 (GMO) 〕, 2n = 38 = 26m + 7 sm (2SAT ) + 4 st (1SAT ) + 1 t (1SAT) ; 群改3号( P. ×Qungainensis 3) , 2n = 38 = 1M + 27m + 8 st (2SAT ) + 2 t (2SAT) ; 中金2号( P. ×Zhongjinnensis 2) , 2n = 38 = 1M + 18m + 13 sm (1SAT ) + 5 st (2SAT) + 1 t (1SAT) ; 辽宁杨( P. ×eur. cv. San Martino ×P. ×canadensis cv. Shanhaiguanensis) , 2n = 38 = 2M + 26m + 6 sm + 4 st。黑杨各种(品种) 核型均为2B型, 种(品种) 间核型差异主要表现在中部着丝点(M、m) 染色体数目(25~32) 和端部着丝点( st、t) 染色体数目变化(1~6) 上, 核型特征为种(品种) 鉴定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茭白肉质茎膨大过程中的糖代谢与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单季茭白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白品种‘葑红早’为试材, 研究了秋季肉质茎膨大过程中物质运转的相关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肉质茎鲜质量、干质量快速增加,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含量总体上升, 后期出现下降, 蒋墅茭肉质茎中蔗糖含量较高; 糖分转化关键酶活性总体较高,转化酶活性以酸性转化酶较高且呈快速下降, 蒋墅茭的酸性转化酶活性高于葑红早而中性转化酶活性较低;蔗糖合成酶的分解方向活性显著高于合成方向, 且后期维持较高水平, 葑红早的双向活性均高于蒋墅茭;Z + ZR总体含量最高、下降最明显, GA4 其次, IAA也呈缓慢下降趋势, GA3、ABA含量极低, 且各激素均以葑红早高于蒋墅茭。茭白肉质茎干、鲜质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同时, 而内部生理生化快速下降, 说明茭白肉质茎膨大过程具有特殊性, 并且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冬瓜的栽培面积很大,而且产量很高,盛期上市价格很低,如果利用窖藏法贮藏冬瓜可以延长冬瓜的供应期,而且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花椰菜类蔬菜自交系基因组间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AFLP 技术对花椰菜、青花菜、紫花菜、黄花菜自交系的遗传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使用8 对选择性引物组合, 扩增出4901 条电泳带, 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 根据UPGMA 方法构建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 花椰菜、青花菜、紫花菜、黄花菜明显分为四大类群; 青花菜与紫花菜亲缘关系较近, 花椰菜与其它花菜亲缘关系较远, 黄花菜居中。  相似文献   
15.
温湿度调控对番茄灰霉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番茄灰霉病菌在致病过程中能够产生4种细胞壁降解酶,以PMG酶活性最高,其次是β-葡萄糖苷酶和PG酶,Cx最少。灰霉病菌在不同温度下侵染番茄叶片时产生的致病酶活性不同,4种酶在20℃时表现了最高的活性,15℃次之,当温度达到25℃时,各种酶的活性都急剧下降,随着温度的再升高,酶活更低。随着湿度的增高,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也增加,当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4种酶的活性也达到最高。温湿度对番茄灰霉病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趋势,与其对发病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分别剪取处于休眠和萌动两种状态的一年生和二年生北沙柳枝条,用^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分别在室内和室外接随机区组配置,室内水培、室外扦插繁殖,定期对花芽的发育,插条的成活率、田间成株率及萌芽生长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γ射线对北沙柳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温度调控对番茄灰霉病菌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了番茄灰霉病菌对温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适温在15~25℃,最适温度为20℃。15~25℃适宜菌丝生长、侵染与扩展,20℃为最适温度。30℃以上病害发展受到抑制。低温有利于病菌产孢,最适温度为15℃。变温研究表明,在一天中,随着30℃以上高温时间的增长,病菌(菌丝)的致病力呈下降趋势,6 h以上高温能够限制病害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小麦-豆粕型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复合酶制剂(含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植酸酶)对肉鸡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和食糜酸度的影响,试验选取72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6组,1组饲喂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2~6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0、1500、2000、2500、3000 mg/kg复合酶制剂,于21 d、42 d检测消化道微生物数量和食糜酸度。结果表明:(1)21 d和42 d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总厌氧菌数量2~6组均不同程度高于1组。4~6组空肠乳酸杆菌数量较1组高1.59%~3.20%(P0.05),盲肠较1组高1.09%~3.60%(P0.05)。十二指肠双歧杆菌数量较1组高2.92%~4.74%(P0.05),6组空肠较1组高1.78%~2.59%(P0.05);42 d肉鸡回肠双歧杆菌数量3~6组较1组高1.04%~1.64%(P0.05),盲肠较1组高0.63%~1.13%(P0.05)。十二指肠总厌氧菌数量较1组高0.79%~1.37%(P0.05),回肠较1组高0.97%~2.71%(P0.05),盲肠较1组高0.83%~2.11%(P0.05)。(2)21 d和42 d肉鸡肠道各部位大肠杆菌、总需氧菌数量随复合酶添加水平增加均不同程度下降。回肠大肠杆菌数量较1组低0.94%~1.77%(P0.05或0.01);42 d肉鸡盲肠较1组低0.83%~1.11%(P0.05或0.01)。十二指肠总需氧菌数量较1组低1.28%~2.07%(P0.05);4~6组盲肠较1组低1.07%~2.99%(P0.05);42 d 5~6组空肠较1组低1.76%、1.76%(P0.05);6组回肠较1组低1.44%(P0.05)。(3)消化道(嗉囊、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食糜pH各试验组较对照组均呈降低趋势(P0.05)。肉鸡小麦-豆粕型饲粮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优化肠道菌群,提高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总厌氧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总需氧菌数量,以2000~3000 mg/kg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苏啤6号原名"盐99175",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于2000年以浙皮1号为母本,单二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2001年用单二大麦回交,后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属春性中熟二棱大麦。2011年3月获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命名,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的伟大变革,对经济统计专业人才的数据整理、建模、分析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结合大数据时代对经济统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和大数据背景下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强化软件技能培养、建设教学团队、优化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