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19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82.
郑单518(原名737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2002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3.
黄淮地区旱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稻,也称陆稻,是一种能够在近似旱地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的特殊稻类.它适宜于低洼易涝旱地、雨水较多的山地及水源不足或能源紧缺的稻区种植.近年来,黄淮流域旱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过去对旱稻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研究不够,旱稻的单产较低,影响了农民收益.为此,现将我们研究的旱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4.
2 .3 国际种子标准化发展历程国际种子标准化组织按其与种子标准的关系包括国际专门组织、区域性组织以及对种子技术有影响的发达国家 ,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可直接制定种子标准的组织 :有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ISTA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FIS(国际种子贸易联盟 )、AOSA(官方种子分析家协会 )、AOSCA (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会 )以及个别发达国家的组织 (如SOC和NAK)等 ;另一类是与种子标准制定关系密切的组织 :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EU(欧盟 )、IUBS(国际…  相似文献   
85.
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河南省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郑单528、伟科702和中单909为材料,在河南省北部、东部和南部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进行玉米产量及适宜密度范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玉米产量及适宜密度的影响大于品种类型。4个玉米品种的产量为伟科702中单909郑单528郑单958,其中,中单909的地点间变异系数最小,产量稳定性较好。4个品种玉米产量在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总体表现为豫北豫南豫东。4个品种在豫北试验点的适宜密度差异较大;在豫东和豫南试验点的适宜密度差异较小。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生育期光照和降水量不同是产量及适宜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选用黄淮海地区有代表性的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SPSS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多重比较表明,8个玉米品种的13个性状在不同品种间达到显著性水平,行粒数除外。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穗轴含水量、生理成熟天数、出苗至授粉天数、穗粗、百粒质量、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性正相关,与籽粒脱水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苞叶含水量、穗粗、穗行数、百粒质量、籽粒脱水速率这5个农艺性状可以解释95%的因变量变异。通径分析表明,苞叶含水量、穗粗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均为正值,穗行数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基本抵消,百粒质量的间接正效用大于直接负效用,籽粒脱水速率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均为负值。因此,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为获得籽粒含水量低的品种应重点选育田间脱水速率快、苞叶含水量低、穗粗较细及百粒质量稍低的材料。  相似文献   
87.
环境DNA技术在象山港水域鱼类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象山港水域环境DNA(eDNA)样品的采集和高通量测序分析,并结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阐述象山港主要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探讨了环境DNA技术在典型海域鱼类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共从象山港水域环境DNA样品中检测到26个常见鱼类物种,隶属于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的7个目中的2...  相似文献   
88.
为了探讨溶解氧浓度变化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摄食和代谢的影响, 分析贝壳开放行为和呼吸代谢的相关关系, 观察测定了 8 mg/L、6 mg/L、4 mg/L、2 mg/L 和 1 mg/L 溶解氧水平下厚壳贻贝贝壳开放程度、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 并计算了氧氮比值。结果显示, 溶解氧浓度在 4 mg/L 及以上水平时, 厚壳贻贝的贝壳持较大程度开放, 而当溶解氧浓度降至 2 mg/L 及以下后, 贝壳逐渐关闭; 溶解氧浓度降至 4 mg/L 后, 贻贝滤水率显著下降; 溶解氧浓度在 2~8 mg/L 间, 贻贝耗氧率无显著变化, 降至 1 mg/L 后, 耗氧率显著下降; 排氨率与滤水率和耗氧率呈相反趋势, 溶解氧浓度降至 2 mg/L 后, 贻贝排氨率显著上升; 降至 4 mg/L 后, 氧氮比值显著下降; 贝壳开放程度与滤水率、耗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 厚壳贻贝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内溶解氧浓度的波动, 保持机体代谢水平相对稳定; 当环境溶解氧降至 1 mg/L 以下, 机体无法再维持正常的代谢, 厚壳贻贝部分关闭贝壳, 以降低能量消耗, 应对低氧胁迫。本研究可为厚壳贻贝低氧适应机制研究和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