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6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几种栽培措施对红花椒树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几种生产措施对花椒树势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探明中耕、除草、施肥次数、修剪对红花椒树势及产量的影响,为高效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汉源贡椒和茂县六月椒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中耕、除草、施肥次数、修剪为自变量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椒园中耕2次可促进椒树营养生长,提高鲜椒产量。②除草方式中覆草更利于减少椒园病虫害,增加鲜椒产量,其次为农药除草,不除草处理效果最差。③椒树基肥以外追肥2次的效果优于不追肥和追肥1次。④适当修剪有利于提高椒树树势和产量。  相似文献   
32.
新修订的NY/T 471-2018 《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于2018年9月1日实施。本文从该标准的背景与沿革、制定原则、主要技术内容和标准发布实施的影响4个方面,对该使用准则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33.
张航  唐伟 《南方农机》2019,(9):275-275,279
为了研究电磁作用下无粘接预应力结构中钢绞线预应力与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4.5m长混凝土梁施加荷载使钢绞线的应力产生非均匀变化,并采用LC谐振电路检测钢绞线电磁频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加,钢绞线的谐振频率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薯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烟薯25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甘薯苗期试验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苗期施用不同浓度0.02%二氢卟吩铁SP,处理(2)、处理(3)和处理(4)(0.02%二氢卟吩铁SP分别稀释4 000、6 000、8 000倍)对薯苗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处理(3)在所有处理中表现最佳,生根率、发根数、根长与对照呈显著差异,田间施用后增产幅度为9.3%;施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处理,处理(5)(NAA∶IBA∶IAA=7∶1∶1和处理(6)(NAA∶IBA∶IAA=4∶1∶1)对薯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施用后增产幅度分别为15.5%和5.7%。表明稀释6 000倍0.02%二氢卟吩铁SP或浓度为50 mg/kg NAA∶IBA∶IAA=7∶1∶1复配药剂处理可更好地促进甘薯生长和产量提升。  相似文献   
35.
【目的】甘薯E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E,SPVE)是甘薯上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本研究对我国甘薯E病毒江苏徐州分离物(SPVE-XZ)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分析该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并建立针对SPVE的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技术,为监测SPVE发生分布、检测种薯种苗中SPVE带毒情况并及时防控该病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small RNA深度测序,结合RT-PCR和RACE技术,获得SPVE-XZ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lign、MEGA11等软件对获得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设计SPVE荧光定量检测引物,并通过对退火温度及引物浓度的优化,建立针对SPVE的qPCR检测方法,测定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应用于江苏省和山东省田间甘薯样品的检测。【结果】除ploy(A)外,所获得的SPVE-XZ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0 919 nt,包含1个长为10 560 nt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3 519 aa的多聚蛋白。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  相似文献   
36.
该文分析了一起交通事故导致养殖鱼类损失的案件。2016年5月20日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原告养殖鱼类死亡。通过书证审查、现场勘验和调查听证,核定了涉诉区域的养殖面积,估算了鱼类死亡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伊犁马妊娠后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明确伊犁马在妊娠后期对钙、磷的适宜需要量提供参考。试验选取年龄、胎次、体重相近且无亲缘关系、处于妊娠后期的伊犁母马25匹,按照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5匹。饲粮钙和磷饲喂量分别为36.00和26.30 g/d(饲粮Ⅰ组)、39.00和28.30 g/d(饲粮Ⅱ组)、42.00和30.30 g/d(饲粮Ⅲ组)、45.00和32.30 g/d(饲粮Ⅳ组)以及48.00和34.30 g/d(饲粮Ⅴ组)。饲养试验为期3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20 d。试验期间采集各组饲粮、剩料、粪便和尿液样本用于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试验结束后采集空腹血样以测定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饲粮钙、磷水平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总能、氮、钙、磷的保留率及可消化能、可消化氮、可消化磷的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浆中离子钙、甲状旁腺素、骨钙素、胎盘催乳素、垂体泌乳素、孕酮、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氨酸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亦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饲粮钙、磷水平对血浆中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水平也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Ⅰ、饲粮Ⅱ和饲粮Ⅲ组可消化钙利用率显著高于饲粮Ⅴ组(P0.05),当饲粮钙、磷水平分别超过42.00和30.30 g/d时,可消化钙的利用率逐渐下降。饲粮Ⅱ和饲粮Ⅴ组母马血浆中磷水平显著高于饲粮Ⅳ组(P0.05)。除饲粮Ⅴ组外,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血浆中降钙素水平有升高的趋势(P0.10)。饲粮Ⅱ和饲粮Ⅳ组血浆中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饲粮Ⅰ组(P0.05),饲粮Ⅲ组则显著低于饲粮Ⅰ和饲粮Ⅴ组(P0.05)。血浆中雌酮水平的变化规律与雌二醇一致。此外,提高饲粮钙、磷水平可增加血浆中生长激素的水平,除饲粮Ⅲ组外,其他各组血浆中生长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饲粮Ⅰ组(P0.05)。由此可见,当饲粮钙水平在36.00~48.00 g/d、磷水平在26.30~34.30 g/d之间时,增加饲粮钙、磷水平不影响妊娠后期伊犁马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但血浆中雌二醇和雌酮水平降低,而生长激素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38.
通过2007年至2009年对湖南省永州市散养猪猪瘟免疫状况的监测和统计,发现散养猪猪瘟免疫保护率不到70%。通过了解找出其原因,根据实际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了猪瘟合格率,为当地猪散养户减少了经济损失,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为阐明大穗型籼稻品系R1126稻谷籽粒性状的遗传机制,以其与粳稻日本晴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10为材料,通过连续2年田间种植并测定各株系的籽粒粒长、粒宽和粒厚等表型性状,结合利用SSR和SFP等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图谱,对控制该群体的稻谷粒形性状进行了QTL分析。2年试验共检测到10个控制粒长、粒宽和粒厚性状的QTL,其中q GL3-1、q GL3-2和q GL9这3个粒长QTL,以及q GW2和q GW5这2个粒宽QTL在2年试验中能被重复检测;而粒厚性状在2年试验中检测到5个QTL,但均只在1年试验中出现。根据连锁的分子标记信息,q GL3-2、q GW2和q GW5可能分别与已报道的主要粒形基因GS3、GW2和GW5等位;而q GL3-1和q GL9可能为新的粒长QTL,且在2年试验中具有很好的重演性和稳定性,两者的加性效应均能使粒长增加0.2 mm以上,对于改善稻谷外观品质性状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嘧啶联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5a~5o,其结构均经过1H NM R和MS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150 g/hm2剂量下苗后茎叶喷雾处理时,化合物(R)-N-[1-(4-氯苯基)乙基]-3-二氟甲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H-吡唑-4-甲酰胺(5c)、N-[1-(4-氯苯基)乙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5i)和N-[1-(4-氯苯基)乙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5k)对繁缕Stellaria media的抑制率高达90%以上;而同样剂量下苗前土壤喷雾处理时,化合物N-[1-(4-氯苯基)乙基]-3-二氟甲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H-吡唑-4-甲酰胺(5b)和5c对繁缕的抑制率达100%。该类结构化合物有望作为除草先导化合物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