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肇州县盐渍土生物修复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应用不同牧草品种、不同耕作方式及不同改良剂的综合生物修复模式,对肇州县托古乡试验区盐渍土的牧草生物产量及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星星草+碱草+耙耢与吉草+苜蓿+耙耢两种模式应是本地区盐渍土生物修复经济有效的模式。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利于牧草生长,从而减少了地面蒸发,抑制了盐分的上行。在草甸碱土(碱斑)上,每个小区的优势种都是禾本科碱蓬,伴生有少量的虎尾草。采取措施后,碱斑面积逐渐缩小,植物群落的顺向演替速度明显加快,已演替到盐碱植物群落阶段。在碱化草甸土上,以建植的牧草为优势种,植物群落的顺向演替速度很快,已演替到羊草群落阶段,跨越了羊草+盐碱植物群落阶段,草原生态得到了迅速的恢复。  相似文献   
52.
将建筑工地表层(0~20 cm)黑土直接覆盖碱斑之上,对土壤pH、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碱化度以及牧草产量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土覆盖厚度与土壤pH、电导率和碱化度均存在极显著的指数负相关关系;结合试验供试土壤性质和牧草生长状况,实现苏打草甸碱土地面植被快速恢复,覆盖厚度不得低于6 cm.  相似文献   
53.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盐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兰西县盐渍化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运用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施入石膏、草炭、糠醛、牛粪等措施,以玉米为指示作物,对土壤进行改良,探讨改良后土壤盐分变化和土壤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盐分,并随时间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4.
蔬菜土壤是在长期经过独特栽培、耕作、施肥、灌溉等综合措施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肥力较高适宜蔬菜栽培的土  相似文献   
55.
黑土中玉米平衡施肥法的有关参数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通过对黑土中玉米不同器官氮、磷和钾含量的分析,得出养分平衡法中的两个重要参数—土壤供给系数和肥料利用率的数值。氮、磷、钾的土壤供给系数分别为0.713,3.683,0.639;肥料利用率分别为54.14%,15.20%,59.55%。  相似文献   
56.
试验依托东北农业大学盐碱土长期定位试验站(始建于1995年),研究不同施肥年限下草甸碱土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碳、氮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52.3%~60.8%,0.5~0.25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随着种植和有机肥施用年限的提高显著增加。施肥5年后,草甸碱土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开始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大团聚体对有机碳和全氮的贡献率分别为47.9%~89.3%和52.9%~82.1%。5 mm和5~2 mm粒级的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该粒级团聚体数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连续5年高量有机肥的投入,已经对草甸碱土培肥改良起到了显著效果,此后维持正常的施入量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