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对开展畜种改良、兽医临床诊疗以及珍稀动物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价值。该研究对分布于四川省凉山州地区的建昌马的基础生理参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显示:与普通马相比,建昌马血液常规指标中红细胞数量较少,血红蛋白含量较低,尿素氮含量较高;另外,建昌马公马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均极显著低于母马(P0.01)。这些差异或特征反映了建昌马的品种特性,并可能与其饲养和栖息环境等有关。  相似文献   
22.
陈刚  周潇  郝虎 《畜禽业》2013,(2):59-60
将生长在凉山州布拖、昭觉高海拔地区的扁穗雀麦样品在海拔较低的西昌进行种植,并与西昌样品进行物候、生长特性、生产性能等进行比较发现无明显差异,说明虽然海拔、气候、土壤等发生变化,但生长在凉山州的逸生扁穗雀麦仍能适应生长且其生产、生理性状稳定,其适应性广,扁穗雀麦在凉山州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3.
通过7种供试植物耐盐试验研究,得出:单叶蔓荆=大叶胡颓子=砂引草=烟台补血草=白茅>肾叶打碗花>沙滩黄芩,且除沙滩黄芩,均可耐0.75%盐胁迫。这一结果表明,本项目筛选的7种耐盐植物除沙滩黄芩,均可适应我国大部分盐土,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为探索新疆和田白桑桑枝栽培猴头菇的成效,选用80%桑枝木屑(桑枝木屑80%、棉籽壳12%、麸皮5%、白砂糖1%、石膏粉1%、生石灰1%)、40%桑枝木屑(桑枝木屑40%、棉籽壳46%、麸皮10%、白砂糖1%、石膏粉2%、生石灰1%,以下简称40%桑枝配方)和棉籽壳(棉籽壳88%、麸皮9%、白砂糖1%、石膏粉1%、生石灰1%,以下简称棉籽壳配方)作为猴头菇的培养基质,进行了发菇试验以及40%桑枝配方和棉籽壳配方栽培的猴头菇干品活性成分检测。结果表明:40%桑枝配方栽培的猴头菇每袋鲜菇产量为725.933 g,生物学效率为117.087%;40%桑枝配方栽培的猴头菇干品所含的16种氨基酸总量为152.000 g/kg,为棉籽壳配方栽培的猴头菇干品的2.667倍;且40%桑枝配方栽培的猴头菇各种营养元素含量也明显高于棉籽壳配方栽培的猴头菇。探索出40%桑枝配方栽培猴头菇的产业优势,但还需开展进一步研究以提高桑枝栽培猴头菇的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进行了凉山圆根在烂坝与四开的丰产性测定,以期找出最佳的播种量与氮肥施用水平.但试验结果并不理想,主要与圆根测定时采样面积过小,间苗不积极,试验期间气候条件不佳有关,通过导致试验失败因素的分析,为今后的试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果园内不同养殖密度的家禽对家禽自身、果树水果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我们在相同土地面积枇杷园内每hm2饲养不同数量(750、1 500和3 000只)的优质小三黄土鸡并分组进行试验,比较各处理土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量、枇杷水果品质、饲养前后土壤性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密度对鸡肉和枇杷品质无显著影响,但在有机肥减半的情况下,每hm2饲养750~3 000只土鸡,极大地提升了果园土壤肥力,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7.
<正>2023年4月2日,浙江省兰溪市某养殖户初次养鹅,购入2 000只浙东白鹅鹅苗,1日龄皮下注射小鹅瘟抗体0.3 m L,10日龄皮下注射禽副黏病毒疫苗0.5 m L,15日龄时,发现6只雏鹅双侧眼分泌物增多,表现为两眼泪汪汪,眼眶周围羽毛潮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扎堆睡觉。用强力霉素拌饲料饲喂3天未见好转,死亡20只;改用环丙沙星2天以后,仍然无效,平均每天死亡25只;持续一周后,共发病1 000只,发病率达50%,共死亡195只,死亡率为19.5%,后改用头孢匹罗治疗,一周后痊愈。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研究毛竹林带状采伐对其竹林恢复的影响,阐明不同处理样地内生物量分配差异,揭示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年生产力动态变化,以期为评估伐后林分质量恢复水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8 m带宽采伐样地(SC)及其保留样地(RB)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经营毛竹林为对照(CK),调查伐后5年不同处理样地毛竹各组分生产力及生物量积累规律,采用相关性分析对不同处理样地毛竹各组分生产力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不同处理样地毛竹各组分生产力在发笋大年均表现为竹秆>竹蔸>竹根>竹枝>竹叶,在发笋小年表现为竹根>竹蔸>竹秆>竹叶>竹枝。2)伐后第1年SC的毛竹各组分生产力与RB和CK无显著差异;伐后3年CK的竹枝生产力显著高于SC和RB(P<0.05);伐后5年RB的竹根生产力显著高于SC和CK,但竹蔸生产力显著低于SC和CK(P<0.05),SC地上生物量积累量(73 357.74 kg·hm-2)达到CK(63 728.99 kg·hm-2)水平。3)相关性分析发现,3种处理样地中新竹...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带状采伐毛竹林中氮、磷、钾养分变化特征,为伐后竹林的养分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 m带宽采伐样地(SC)及其保留样地(RB)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经营毛竹林(CK)为对照,调查伐后5年内不同处理样地毛竹生物量、林下灌草生物量、凋落物产量及各组分相应的养分含量,量化养分流通量,计算不同处理样地的养分循环系数,比较不同处理样地的养分流动及循环特征的差异。【结果】(1)伐后第1年,不同处理样地内毛竹氮、磷、钾的留存量无显著差异;采伐样地中氮、磷的归还量减少;(2)伐后3年,保留样地中氮、磷、钾的留存量小于采伐样地和对照样地;采伐样地和保留样地中氮的归还量显著低于对照样地。(3)伐后5年,保留样地中氮的留存量小于采伐样地和对照样地;采伐样地中氮、磷、钾的归还量、养分贮量均与对照样地无显著差异;(4)带状采伐显著增加了氮、磷的利用系数(P <0.05),随着样地的恢复各养分的利用系数逐渐下降,与对照无差异;采伐对氮、磷、钾的循环系数无显著影响。【结论】伐后5年氮、磷、钾养分贮量达到伐前和现期对照样地水平,从养分循环的角度证明伐后5年带状采伐样地能够恢复到对照样地水平。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