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1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计算机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在评估农作物新品种时,能对多个相关性状进行定量分析,避免数理统计中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不符,避免要求有大量的样本和典型的概率分布,是目前对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估较为有效的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可减少大量的计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依据以前本地的品种区域试验和当地当时的实际表现情况,模拟出当地“理想品种”中各性状的参数和各个性状的不同权重系数,减少人为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提高评估新品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2.
在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研究切花菊苗期养分吸收转运规律,为切花菊'南农黄蜂窝'提供苗期的最佳施肥方案.氮、磷、钾设置3个因素,氮为0、30、60、90 kg/hm2;磷为0、24、48、72 kg/hm2;钾为0、36、72、108 kg/hm2;按照"3414"方案,设计14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下切花菊生长指标、土壤...  相似文献   
143.
周杨  石思雨  司友涛  马红亮  高人  尹云锋 《土壤》2022,54(4):756-762
采用盆栽试验,选择三氯异氰尿酸(TCCA)为土壤消毒剂,研究不同施用量TCCA对马铃薯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TCCA施用量设置分别为:0(CK),30 kg/hm2(S30),60 kg/hm2(S60)和120 kg/hm2(S120)。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S60和S120处理显著提高土壤p H(P<0.05),分别提高0.15个和0.26个单位;显著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P<0.05),增幅分别为30.4%和83.5%;显著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P<0.05),分别提高3.3倍和9.7倍。同时,S60和S120处理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与CK处理相比,在门水平上,S60和S120处理下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增幅达55.3%...  相似文献   
144.
地表温度是研究区域地表能量平衡和资源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之一,为获取研究区的时空分布状况有重要的作用。对云南会泽县MODIS的昼夜两景影像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定标等反演出地表温度图,通过31和32波段之间的波段运算显示出明显的地表温度空间差异和不同的地物类型;在已有的温度反演算法基础上,将地表温度数据引入到温度反演算法中,得出32波段反演的地表温度要高于31波段反演的地表温度,而且昼间两波段间的温度差要比夜间的两波段之间的温度差大,这是因为白天的可见光和近红外也存在辐射,而且白天的地表吸收温度比夜间高,辐射增大,导致白天的温差大于夜间的温差。利用地表实测温度数据与热红外遥感数据相结合,提高了研究区地表温度反演的精度,降低了反演难度。  相似文献   
145.
对分布在浙江省境内的桐庐、松阳、浦江、仙居等4个样地的长叶榧(Torreya jackii)1年生叶片中的鞣质、生物碱、黄酮、游离蒽醌、绿原酸、皂甙、总酚等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样地长叶榧1年生叶片7种次生代谢产物总量以松阳的最高,仙居最低,其顺序为松阳>浦江>桐庐>仙居。不同样地长叶榧叶片的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差异较大,总鞣质、总生物碱、总皂甙、总酚的含量以松阳的最高,总黄酮、游离蒽醌的含量以仙居的最高,总绿原酸的含量以浦江的最高。不同样地7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相关性不高。系统聚类分析显示,桐庐和浦江样地的地理位置最近,它们先聚在一起,再与其他样地相聚。  相似文献   
146.
单季茭白收二茬栽培,是缙云县利用气候特点,通过两改三早(改分株繁殖或剪秆扦插育苗为苔管平铺寄秧育苗,改2~3年翻耕栽植一次为每年翻耕栽植,早栽植、早施肥、早管理)农艺技术创新而形成的一种栽培模式。该模式打破了单季茭一年只收一茬的传统,填补单双季茭白上市空白。2015年,缙云县单季茭白收二茬栽培模式推广0209万hm2,占全县茭白总面积的556%,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县的613%和655%,成为缙云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2014年被授予“中国茭白之乡”称号,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及省外茭白产业的发展,推动形成了丽水优势茭白产业带。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氯化钙交换-氢氧化钙滴定法(滴定法)、土壤酸碱缓冲曲线法(缓冲曲线法)、交换性酸计算法和水解性酸计算法评估了缙云县典型酸化土壤的石灰需求量,并与培养试验法的估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方法计算的石灰需求量有较大的差异。与培养试验法估算结果相比,缓冲曲线法和交换性酸计算法估算的石灰需求量偏低,而水解性酸计算法的估算结果偏高,滴定法的估算结果与培养法接近。缙云县平原耕地土壤的酸缓冲容量明显低于低丘红壤,相应地,其降酸处理的石灰需求量也低于相似酸度的红壤。校治酸性土壤的石灰需求量随土壤黏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8.
以0.1%(按干物质计)接种量接种黑曲霉,相对湿度50%,40~45℃密封发酵,10 d翻堆1次,发酵40 d完毕,进行普洱茶“固态发酵”,研究了不同翻堆样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新老工艺普洱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在翻堆样中茶总糖、多糖随发酵进程延长呈增长趋势,发酵40 d的4翻样中总糖含量最高达(9.49±0.23)%,多糖最高达(1.68±0.32)%,寡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由(2.7±0.22)%增加到(4.03±0.51)%,最终降为(2.15±0.62)%.以老工艺(粗)为对照新工艺加工的普洱茶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寡糖含量差异显著,新工艺原料含量为(7.02±0.14)%,新工艺八级含量仅为(1.91±0.22)%.  相似文献   
149.
【目的】基于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圈养雄性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麝香分泌的监测,分析圈养林麝泌香的分泌规律,确定个体年龄、圈群性比及圈舍结构对其麝香产量的影响,为高生产力林麝驯养及麝香可持续供给提供参考。【方法】监测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圈养林麝的麝香分泌,基于个体识别及麝香的人工采收,准确记录麝香产量(用吸水纸吸去表面浮液后的麝香重)。【结果】四川马尔康麝场圈养雄性林麝的泌香量区间为0~19.60 g,均值为(9.24±0.77)g;因圈舍改装及随后转圈的综合胁迫效应,泥地基底圈舍中的雄麝泌香量(8.52±1.29)g显著低于砖地基底的原装圈舍中的林麝(9.99±0.84)g(P0.01);马尔康林麝的泌香峰值年龄段是4~7岁,其泌香量均值为9.63 g(±0.82)。随年龄增长,雄麝泌香量有减少的趋势,但林麝年龄对其泌香量的效应不显著(P0.05)。模型y=-0.371 1+2.440 1a+0.050 7a2-0.028 4a3可近似拟合雄麝泌香量同年龄的关系;圈群的雌雄性比对雄麝泌香量的效应显著(P=0.05),性比为1雌4雄圈群的雄麝泌香量(4.90±2.23)g显著低于性比为1雌5雄圈群(10.70±1.21)g(P0.05)和性比为1雌6雄的圈群雄麝的泌香量(9.85±0.99)g(P0.05),后两类雄麝的麝香分泌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砖地基底圈舍林麝的麝香产量显著高于泥地基底圈舍(P0.01);虽圈养林麝年龄对泌香量的效应不显著(P0.05),但随年龄递增,雄麝泌香量有减少的趋势;就麝香生产而言,马尔康麝场组建圈群的最适雌雄性比为1∶5~6(P0.05)。  相似文献   
150.
介绍了目前我国果蔬类食品中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综述了化学比色、酶抑制技术、生物传感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芯片、ATP生物发光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食品安全控制上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