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几年,玉米制种田频发结实率降低的现象.直接导致玉米制种产量的降低。找出玉米制种田结实率低的原因,可以让制种基地更有效的健康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2.
周冬梅 《福建茶叶》2016,(6):299-300
在整个知识管理系统中,图书馆发挥着重要角色。从提供书籍,到服务人们查阅文献等等,可以说图书馆为人们提升知识储备发挥了重要功能和价值。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如今各图书馆已经不仅提供纸质图书,同时也为各需要者提供丰富的电子图书。其不仅方便满足人们各种阅读需求,同时也为时代发展融合提供了新的背景和思路。对茶叶企业来说,其面临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其经营短板和不足也更加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必须寻求其短板突破的思路,从而为其适应市场竞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本文拟从茶叶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当前茶叶企业的需求与图书馆的价值功能,从而探索连接图书馆与茶叶企业的具体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53.
采用U*12(1210)的变形U*12(410)均匀设计,开展采种母树、微波辐射时间和不同浓度外源激素溶液浸种的苗木培育试验。结果表明:苗龄274 d时,处理组合的平均地径为2.57~3.28 mm,苗高和主根长分别为13.8~19.9 cm和17.0~25.8 cm,根、干、叶和全株生物量分别为0.31~0.83、0.27~0.63、0.60~1.40、1.18~2.87 g/株,苗木质量指数为0.17~0.38。处理组合间除干的含水率外,所有指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叶是构成滇青冈苗木生物量的重要器官,约占全株的1/2;该树种苗木属含水量较高的类型,其占苗木生物量鲜重约1/2。采种母树是影响滇青冈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的主导因子,母树间苗木生长和生物量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微波辐射5 s后,采用1.5 g/L和0.35 g/L的GA3和IAA溶液浸种1#母树种子的苗木综合质量最优。滇青冈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主要受遗传影响,其壮苗培育需要在选择采种母树基础上开展。外源激素浸种在良种基础上,促进滇青冈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外源激素和养分溶液浸种对君迁子(Diospyros lotus)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和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的浸种试验.结果显示,君迁子种子发芽持续38天;各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指数均值分别为11.11%~82.78%、5.00%~52.78%、14.70~30.95天和0.22~4.40粒/天,处理间各指标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除T1处理外,其他处理的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CK;处理2~9的各指标均表现较好.GA3和IBA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各发芽指标的主导因子.极差分析结果显示,GA3、IBA和KH2PO4分别为0.15 g/L、0.45 g/L和0.50%,分别浸种2、2和6 h,可提高君迁子种子的发芽性状.外源激素与养分溶液浸种处理可促进君迁子种子发芽,可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5.
2005年,在云南海拔1600 m的亚热带高湿地区,对12个柱花草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并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牧草的适应性、地上生物量、茎叶比、青干比、分枝数、株高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柱花草是适合亚热带高湿地区栽培的优良草种,其中CIAT11362柱花草综合性能最优,可作为当地的推广品种。此外,R93柱花草、热研13号柱花草、GC1579柱花草、GC1463柱花草、热研5号柱花草、GC1581柱花草的综合性能也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应根据当地的不同利用方式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56.
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和绿色的措施。采用孢子悬浮液苗期灌根接种法,对海南生产上推广应用的17个辣椒品种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病性差异较大,金艳、泰丽、长艳3个品种表现免疫,红妃、热辣4号2个品种表现为高抗,金骄红玉、湘辣十七号、金骄M6、权御天下4个品种表现为抗病,金骄3.0表现为中抗,而热甜3号、热甜5号、湘研珍丽、热辣3号、湘研6A、金骄神龙和热辣2号7个品种表现为高感。可见,朝天椒类对疫病的抗性优于其他辣椒,线椒次之,而牛角椒和甜椒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57.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浙江省林业厅等单位支持下,云和县林业局在重河湾建立了74 hm2国外李引种试验基地,引进21个国外李品种,经6~7年试验观察,已筛选出大石早生、皇家宝石、早美丽、李王、玫瑰皇后和黑琥珀等几个优良李品种,可在浙江南部山区推广栽培.现将优良品种李王李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8.
PopW是来源于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cearum)的一种harpin蛋白,具有诱导植物抗病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构建了含有p43强启动子和nprB信号肽的PopW基因的表达载体pHTPOW,将表达载体pHTPOW转入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68得到工程菌株BsW.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sW能分泌PopW蛋白.在离体实验中,测试工程菌BsW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二龄幼虫(J2)的致死作用,结果显示处理24和48 h后,J2死亡率分别为53.4%和79.6%;在温室实验中,施用工程菌BsW的菌悬液处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植株,6周后根系上的卵块和根结数目明显减少,防效达到60.0%.具有促生和抑制线虫作用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为研究和开发新型微生物农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9.
为明确自主分离的生防菌株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 GAQ1对辣椒疫病的生防效果及其防御机制,通过平板拮抗和盆栽防效试验测定寡雄腐霉菌株GAQ1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菌丝的拮抗作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和对辣椒的促生效果,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菌株GAQ1处理后辣椒抗性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寡雄腐霉菌株GAQ1的菌丝可以缠绕并吸附寄生在辣椒疫霉菌丝表面或穿入菌丝体内,使辣椒疫霉菌丝细胞死亡;菌株GAQ1发酵液处理辣椒离体叶片再接种辣椒疫霉后产生的病斑直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离体防效为30.79%;接种菌株GAQ1菌丝球后,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盆栽防效达69.16%;经菌株GAQ1处理辣椒后可诱导相关抗性基因PR1、WRKY40、WRKY53、ACCO和GST的相对表达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菌株GAQ1可诱导辣椒植株产生不同程度的防御系统应答。菌株GAQ1对辣椒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处理后第5周其株高、株重及根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0.11%、33.23%和24.72%,其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  相似文献   
60.
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和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冬油菜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在区域尺度上划分冬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域,为改进冬油菜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多年不同油菜品种地理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和长序列气候数据,筛选影响冬油菜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采用基于DEM的小网格推算法建立潜在气象因子空间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xEnt模型分析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确定影响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的主要气象因子,模拟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的潜在空间分布概率,并划分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域。【结果】潜在气象因子对冬油菜种植分布的总贡献率达到0.89,按贡献率大小确定影响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包括:年平均温度、负积温、极端低温、最冷月最低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冬油菜在北方旱寒区潜在分布概率为0-0.84,按其分布概率将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区域划分为4个等级:不适宜种植区域、次适宜种植区域、适宜种植区域和最适宜种植区域;冬油菜种植北界,大抵以吉林南部、内蒙古南部、新疆南部为界限,与传统冬油菜种植北界相比较,向北推进了1 200 km,纬度由39°N提升到45°N。【结论】北方旱寒区超过50%的地区都可以种植冬油菜,冬油菜种植区北移是可行的,且具有很大的扩展潜力,冬油菜将成为北方旱寒区重要的油料作物。这将突破原有传统的冬油菜种植区划,改变冬油菜生产的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