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2002年,在湖南长沙、宁乡、南县、澧县以及安徽铜陵、江苏扬州、山东临清等7个地点,对12个杂交亲本以及包括对照中29在内共37个抗虫杂交组合进行了纤维品质比较试验,对试验所得纤维品质数据,用Excel、DPS等专业统计软件对杂交亲本、杂交组合及生态点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亲本被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包括5个亲本(A1、A6、A3、B7、B11),第二类包括5个亲本(A2、B8、A5、B9、B12),第三类包括2个亲本(A4和B10);37个杂交组合(品种)被分为4个类群;7个试验地点被分为2大区,即  相似文献   
32.
研究利用6个不同地域来源39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单点两年连续种植试验,分析其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与变异情况及纤维品质性状相关性,并基于纤维品质与农艺性状,开展390份陆地棉种质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筛选纤维品质与农艺性状最佳的陆地棉种质.研究发现纤维品质性状中短纤维指数变异系数最高为23.11%,成熟...  相似文献   
33.
索马里棉具有许多优良性状,是改善陆地棉品质的重要种植资源. 通过细胞学、形态学观察,从陆地棉×索马里棉异源六倍体的后代中,鉴定出2个异附加单体系. 其中异附加单体系I形态学表现为鸡脚形叶、叶色深绿、叶面有褶皱、叶枝张角小、铃小;异附加单体系II各单株形态学表现为黄花冠、花瓣内有黄色斑块、花器小、叶尖下垂、叶片厚、叶表面凹凸不平;异附加单体系异附加单体系II的分离株均表现为正常陆地棉型.  相似文献   
34.
棉花温敏雄性不育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价值,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特棉S-1",作为棉花中一种新型的雄性不育系,其败育的生理生化机理仍未明了,为研究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败育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本研究以"特棉S-1"及可育对照"D7"为实验材料,对其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的SOD酶活性明显比对照低,而POD活性及MDA含量明显比对照高。研究还认为SOD酶活性的降低可能是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特棉S-1"败育的原因,而MDA、POD含量的升高是SOD酶活性降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比较自制复位装置与传统后路置钉短节段固定对胸腰椎骨折伤椎中央高度恢复效果.方法 38例Magerl A3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传统(n=23)或自制复位装置(n=15)后路经伤椎置钉及短节段内固定,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中央高度压缩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38例患者平均随访13.0个月.术前、术后...  相似文献   
36.
为探究不同棉花秸秆还田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的影响,明确其可能的增产机制,本研究以早熟棉JX0010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加秸秆(CK)、施加三分之一粉碎秸秆(T1)、施加三分之二粉碎秸秆(T2)、施加全量粉碎秸秆(T3)4个处理,于棉花苗期取棉株主茎倒4叶比较分析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下棉花苗期生理生化指标、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T2和T3处理棉苗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土壤pH值、碱解氮含量和全氮含量增加但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秸秆还田量的增加使土壤中变形菌纲的丰度上升,放线菌纲的丰度降低。综合分析,T2、T3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棉花的生理生化指标,且T2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可达到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为进一步提高棉田经济效益并保证棉花种植面积的稳定性,因地制宜,改变植棉栽培技术,选择合适的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是促进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中,间套作模式在棉田中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得到广泛关注。概括了棉田中主要的间套作模式,并总结了各种间套作模式的增产优势,阐述了间套作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利用、根系形态特征、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同时,根据目前间套作模式在棉花实际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间套作模式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研究水稻渐渗系群体构建时产生的偏分离现象,可以发现更多与偏分离相关的基因,有助于解析偏分离在水稻中的主要作用及其产生机制。【方法】应用籼粳组合华占/Koliya构建的一套渐渗系群体,以其后代基因型的分离比作为表型对偏分离位点进行定位。【结果】在第8染色体上发现一个染色体区段在其后代中的基因型分离比偏离孟德尔分离定律。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偏分离现象受第8染色体上两个位点控制,分别命名为SegD8A和SegD8B,其中SegD8A为偏分离位点,但其偏分离属性受SegD8B调控。当SegD8A和SegD8B位点都为杂合型时,子代中SegD8AHH和SegD8AKK的比例接近1∶4;当SegD8B为纯合华占基因型时,子代中SegD8AHH和SegD8AKK的比例接近1∶1;当SegD8B为纯合Koliya基因型时,子代中SegD8AHH几乎不出现。我们将SegD8A基因定位在一个大小为46.5 kb的区间内,SegD8B基因定位在一个大小为1160.2 kb的区间内。【结论】本...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提高未脱绒棉籽出苗率的方法,以适应棉花轻简化机械直播栽培,采用棉花品种JX0010为试验材料,以未脱绒棉籽不使用拌种剂为对照(CK),设置卫福、敌克松、适乐时、高巧和锐胜5种拌种剂处理,并根据使用说明,每种拌种剂分别设置3种不同拌种比,共15种拌种剂处理,研究不同拌种剂处理对未脱绒棉籽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巧、锐胜和适乐时不同拌种比处理下未脱绒棉籽出苗率较CK及其他处理表现好,均达到了84%以上,敌克松仅在较高拌种量(1∶200、1∶220)下出苗率高于CK,而卫福3种拌种比处理的未脱绒棉籽出苗率较CK均未有提高。萌发后棉苗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根系活力等指标皆表现为高巧、锐胜和适乐时拌种处理较CK呈不同程度提高,且相关分析表明,丙二醛(MDA)含量与蛋白质含量、NR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各处理中生长发育较好的棉苗通过增加体内蛋白质含量、NR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以缓解或消除棉苗因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出现的细胞衰老现象...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棉区带状间作模式下棉花的产量形成机理,为间作模式在棉田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设置棉花-辣椒(CCI)、棉花-菜豆(CBI)、棉花-花生(CPI)、棉花-甘薯(CSI)4种间作模式和棉花单作(MC),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下棉花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并计算比较不同模式下的棉花偏土地当量比和经济效益。【结果】CCI、CBI处理下籽棉产量分别是6 055.19 kg·hm-2和6 495.81 kg·hm-2,较MC分别增加2.36%和9.81%,主要是因为这2种模式下棉花单株成铃数较MC分别增加1.61%和11.21%。而CPI、CSI处理下棉花单株成铃数、铃重分别比MC降低2.18%、8.98%和2.59%、5.60%。盛铃期,各间作模式的棉花叶面积指数表现为CBI>CCI>CPI>MC>CSI,其中CCI和CBI处理较MC的棉花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5.88%和9.80%。CCI、CBI、CPI处理下棉花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在盛花期较MC分别提高8.51%、7.65%、6.37%和11.55%、8.31%、4.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