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8篇
  12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41.
石羊河流域近53 a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基于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石羊河流域4个测站1959-2011年的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利用敏感系数法计算了其对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风速、平均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的敏感系数,并分析了敏感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ET0对相对湿度最敏感,其次为风速和气温,而对日照时数的敏感性最低。由于气象要素分布不均,敏感系数的空间差异显著,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在上游祁连山区形成高值区,同时,气温在该区的敏感系数也相对较大,而风速的敏感系数在下游民勤盆地较大,日照时数的敏感系数在全区无明显差异。各气象因子的敏感系数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风速的敏感系数冬高夏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的敏感系数均为夏季最高,相对湿度敏感系数的绝对值持续上升在秋季达到最大。53 a来,相对湿度敏感系数波动变化,近20 a来其绝对值上升趋势显著,而风速、日照时数和气温的敏感系数无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42.
CO_2是猪舍中主要的温室气体,与其它有害气体不同,CO_2已经以一定浓度存在于空气中,正常浓度范围的CO_2不会对猪的健康有害,容易被人忽视。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猪舍的发展,对猪舍中的温湿度、NH3、H2S、CO_2等影响猪只正常生长的因素研究日渐增多。其中CO_2在猪舍环境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是评估舍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猪舍内CO_2的有效管理可提高猪场饲养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首先阐述了猪舍中CO_2的排放主要来源猪的呼吸、粪便排放、取暖设备,分析了CO_2排放量主要受外界环境、猪的数量和种类、猪舍体积以及粪便存储时间等因素影响。对比分析了生猪在断奶、育成、育肥、母猪不同生长时期,在漏缝地板、部分漏缝地板、垫草、木屑地板条件下CO_2排放量。论述了舍内不同浓度CO_2所产生的对饲养人员、猪只生理行为、猪肉品质的影响,根据CIGR数据,得出畜禽舍内最大CO_2浓度限值为0.3%,对人CO_2浓度限值为0.5%。猪舍内CO_2含量过高时,氧气的含量不足,时间长会使猪出现慢性缺氧、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增重减缓、体质虚弱、易感染传染病、生产水平下降等问题,严重时会致死,致死后的猪出现瘀斑,宰杀出现血溅,肉质的p H值、导电性、含水率下降,极大影响猪肉的品质。其次概述了舍内CO_2含量监测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目前主要使用光谱分析仪器测量猪舍内CO_2含量。归纳分析了CO_2与通风强度、通风率、进风口位置之间的关系,详细论述了粪坑通风系统通过改变通风强度、进风口位置、地板开口的大小,可有效地降低舍内CO_2含量。归纳出猪舍中计算通风率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利用动物本身体温平衡来计算,二是利用空气湿度来测定,三是CO_2平衡方程法。目前的主流方法是利用空气中的CO_2平衡特性,监测CO_2浓度,根据CO_2浓度与通风率的关系式,计算通风率的大小。最后,对猪舍中CO_2含量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3.
云南红土的循环胀缩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云南红土为研究对象,考虑干湿循环时间、干湿循环次数、初始干密度等影响因素,通过膨胀、收缩试验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云南红土胀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循环过程中,红土的膨胀过程可以分为快速膨胀、缓慢膨胀和稳定膨胀3个阶段,收缩过程可以分为缓慢收缩、快速收缩和稳定收缩3个阶段。随增湿时间延长,红土的竖向膨胀率、含水率、孔隙率等膨胀参数呈"厂"形增大变化;随脱湿时间延长,竖向收缩率、横向收缩率、体积收缩率等收缩参数呈"S"形增大变化,含水率、孔隙率逐渐减小。随增湿次数增加,稳定竖向膨胀率、横向膨胀率、体积膨胀率呈先急剧增大后缓慢减小的变化;随脱湿次数增加,稳定竖向收缩率、横向收缩率、体积收缩率呈先增大后缓慢波动变化。随初始干密度增大,稳定竖向膨胀率、竖向收缩率、体积膨胀率增大,横向膨胀率、横向收缩率、体积收缩率呈减小变化。竖向膨胀大于竖向收缩,体积膨胀大于体积收缩,横向收缩大于竖向收缩。  相似文献   
244.
为探明6%戊唑醇ME作为浸种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最适浓度,特进行了不同浓度6%戊唑醇ME及与16%咪鲜·杀螟丹WP混用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试验。结果表明:6%戊唑醇ME 3 000倍液、2 000倍液,16%咪鲜·杀螟丹WP 400倍液,6%戊唑醇ME 3 000倍液和2 000倍液分别与16%咪鲜·杀螟丹WP400倍液混用浸种,均对水稻发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混用比单用抑制作用强;6%戊唑醇ME浸种浓度越高,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越好,两种药剂混用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比单用好。  相似文献   
245.
246.
为进一步优化小麦赤霉病控制技术,特在‘扬麦20’‘扬麦15’上进行了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田的小麦赤霉病在自然情况下属中等偏轻发生程度,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论是中抗赤霉病还是中感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均是麦甜组合和乐麦宝两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能明显提高小麦实际产量。  相似文献   
247.
随着农业产业多元化的发展,中药材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宜昌市夷陵区中药材种植与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作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产业发展思路。希望对今后夷陵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48.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根本。微生物学实验作为一门生物类专业实践课,对学生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有重要作用。以生物安全法为指导方针,以安全为价值导向,从微生物安全事件、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微生物实验核心技术、微生物学实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微生物实验生物安全法律责任、学生身边的案例7个方面融入思政元素,重塑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49.
以‘金罄口’蜡梅切枝为试材,对供试切枝进行一系列观赏指标的观测、记录,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液、低温储藏时间及不同蔗糖浓度的保鲜液对蜡梅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期延长蜡梅切花的采后寿命。结果表明:1-MCP的熏气处理和传统的预处理液,对蜡梅的瓶插质量均有一定的提高,花枝衰老速度均低于清水对照,花枝开花率、完全开花率和最大花径明显提高,1-MCP与预处理液的复合结合即1 000 nL·L-1 1-MCP熏气+70 g·L-1蔗糖+7 mg·L-1 6-BA+200 mg·L-1 8-HQC预处液显示出了良好的作用,有效延长蜡梅切花寿命4 d,提高开花率10%,延长瓶插花枝的盛花时间;预处理措施能有效地延长蜡梅的采后冷藏时间7 d左右,并对冷藏25 d以上的蜡梅花枝的开花率和最大花径有明显的提高作用;0.2~1.0 g·L-1的蔗糖保鲜液对蜡梅的采后瓶插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延长了瓶插寿命,提高了开花率,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花的最大直径,尤以0.2 g·L-1的蔗糖保鲜液表...  相似文献   
250.
高压脉冲电场处理是一种对细胞具有电穿孔作用的非热加工新技术,在食品加工及保藏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概述了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天然活性成分提取、杀菌、降解有害物、钝化酶、提高食品品质、农产品干燥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对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指出高压脉冲电场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产业化应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