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正广西是花生油消费的主要地区,种植花生是区域内广大农民解决食用油供给的主要手段,因此每年花生的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广西花生育种单位多年来致力于选育优质花生新品种并投入推广种植,目前,广西生产上主要使用的花生品种为桂花系列品种。近年来部分品种混杂退化日益严重,有些还频繁发生病害,推广种植周期有限,严重影响了花生产量和效益,且适合南方花生产区种植的高油、高产、多抗花生品种较少。因此需要不断地育成、推广新的优良花生新品种,以促进南方花生推广品种的更新换代和花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障我区及国家食用植物油安全的有效供应。在此背景下,针对南方花生品种选育现状和市场的要求,围绕提高花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培育出高产抗病黑衣花生新品种,填补广西乃至南方花生产区黑花生优良品种空白并形成相应的优质栽培技术,促进广西及华南区域花生产业的发展,以高产抗病果形好的桂花836为母本,以组合桂花30×93-8116杂交后代中单株结果多、产量较高的黑花生品系3H-1①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结合多代定向筛选,选育出抗病富硒高产黑花生新品种桂花黑1号.桂花黑1号属珍珠豆型黑花生品种,在2014—2015年广西特色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4308.75 kg/hm2,比对照增产10.51%;籽仁平均产量2961.3 kg/hm2,比对照增产11.99%;饱果率93.7%,双仁果率82.3%,百果重165.8 g,百仁重63.7 g,出仁率68.8%;粗脂肪含量为52.62%,蛋白质含量为25.31%,硒含量0.14 mg/kg;抗青枯病、锈病和叶斑病;2016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4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桂花黑1号是广西首个通过杂交育成的特色鲜食型富硒抗病黑花生品种,适宜在广西及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也可以在我国北方进行推广,青枯病发病严重的地块均能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水旱轮作的花生品种并探讨水旱轮作对土壤微生态环境及肥力变化的影响,为推广水稻—花生水旱轮作耕作模式及南方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5—2017年在广西北流市西琅镇试验基地对7个不同花生品种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种植,田间调查花生的农艺性状及抗病性,收获后测定经济及品质性状,并对土壤的微生物数量、pH、有机质和主要养分等环境生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水旱轮作条件下,桂花39株型紧凑,抗病性、抗倒伏性强,耐肥水,有效分枝数较多,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荚果饱满率和产量均最高,优势明显;其次是桂花99,其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多,产量较高,较适合与水稻轮作;桂花36生长势强、出仁率最高,产量较高.与水稻连作相比,水稻—花生轮作土壤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显著提高55.67%和65.13%(P<0.05,下同),真菌数量则显著降低33.98%;水旱轮作可使土壤pH向中性移动,同时土壤的有机质(30.32%)、全氮(3.17 g/kg)、全磷(1.09 g/kg)、全钾(15.18 g/kg)、碱解氮(133.7 mg/kg)、速效磷(23.2 mg/kg)和速效钾(120.4 mg/kg)含量也均高于水稻连作土壤.[结论]桂花39、桂花99和桂花36适合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种植,其中以桂花39表现最佳;水旱轮作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及减少花生病害.  相似文献   
14.
微滴灌溉对木薯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品种华南205为试材,采用微滴灌溉、微喷灌溉和不灌溉3种灌溉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微滴灌对木薯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滴灌溉下,木薯叶片的含水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片干重均显著提高,叶可溶性糖含量则降低;与对照不灌溉相比,木薯叶片含水率增加了8.99%,叶绿素含量增加了6.8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了27.08%,叶片干重增加了12.60%,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24.48%,块根产量提高了85.07%.微滴灌溉不仅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强木薯抗旱性,同时还可有效地提高木薯光合效率,促进木薯的生长,提高木薯产量.  相似文献   
15.
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植物食用油来源之一。本文笔者在对花生育种取得突破的途径、花生育种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花生的一种高效育种和种植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花生选种和育种效率,以期为相关花生育种科研人员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BCR(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提取法对大宝山矿山槽对坑尾矿库尾砂和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u和Z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尾砂中Cd、Pb、Cu和Zn残渣态占绝对优势,占其总量的百分数均在85%以上。农田土壤中Cd、Cu和Zn都以残渣态为主,分别占其总量的60%、60%和90%以上,Pb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占其总量的93.44%。农田土壤重金属有效性较尾砂大,尾砂和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均以Pb为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2份AA染色体组野生种花生为试验材料,扩增分离Ty3-gypsy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分析其序列特征、多样性及进化关系。利用根据Ty3-gypsy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的保守区设计的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对目的条带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后,对逆转录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目的条带大小均约为430 bp,分别从2份AA染色体组野生种花生材料中分离到32、33条逆转录酶序列,对于65条逆转录酶序列,其长度变化范围为397~440 bp, A+T所占比例范围为56.48%~68.14%,(A+T)/(G+C)为1.3~2.13,核苷酸序列间相似性范围为62.6%~97.9%;65条逆转录酶序列被划分为9个家族,其中家族Ⅰ为主要成分;翻译成氨基酸后,序列间相似性范围为12.4%~98.6%,相比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表现出更高的异质性;65条逆转录酶序列中有26条发生了无义突变,2份野生种花生材料的无义突变发生率相当;序列间保守基序大体一致,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9个家族所选代表序列的蛋白质结构总体类似,但也在螺旋结构数、折叠结构数、转角数、氢键数、α-螺旋数、β-折叠数...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生产上花生死苗造成减产的难题,培育出抗青枯病、高产的花生新品种,并形成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以促进广西及南方花生产区花生产业全面健康发展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撑.以结荚多且集中的中间材料(粤油45×桂花17)F4代为母本、抗病品种汕油18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育结合多代定向筛选,并经过品比、区域和生产性试验综合考察,选育出抗病、高产、稳产花生新品种桂花39.桂花39株型直立矮壮,在2014—2015年广西花生区域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为4195.58 kg/hm2,比对照桂花21增产341.78 kg/hm2,增产率为8.89%;平均粗脂肪含量为50.62%,粗蛋白含量为26.98%;饱果率为89.86%,双仁果率为80.32%,百果质量为195.2 g,百仁质量为64.1 g,出仁率为58.51%;抗青枯病、锈病和叶斑病.2016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4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桂花39抗倒伏性强,抗青枯病,高产稳产,适宜在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青枯病发病严重的地块也能种植,特别适合在肥水条件好的地块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花生品种耐酸性低钙能力的差异,筛选适宜在酸性低钙旱地生长、荚果饱满的品种,为花生品种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酸性低钙旱地种植19个花生品种,测定各品种的单株结果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等指标。[结果]酸性低钙土壤作用下,桂花166的饱果率74.1%,单株生产力30.1 g,百果重140 g,百仁重58 g,出仁率64%,为参试品种中最高;不同品种的单株结果数、饱果率、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差异较大,酸性低钙土壤对花生的影响具有种间差异性。[结论]19个花生品种耐酸性低钙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参试花生品种中有1个品种为高耐酸性低钙品种,11个品种为中耐酸性低钙品种,其余7个品种为酸性低钙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BCR(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提取法对大宝山矿山槽对坑尾矿库尾砂和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u和Z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尾砂中Cd、Pb、Cu和Zn残渣态占绝对优势,占其总量的百分数均在85%以上.农田土壤中Cd、Cu和Zn都以残渣态为主,分别占其总量的60%、60%和90%以上,Pb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占其总量的93.44%.农田土壤重金属有效性较尾砂大,尾砂和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均以Pb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