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4篇
  5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21.
圆叶锦葵对Cd处理的光合生理响应及Cd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巧  邬梦晞  龙月  潘远智  赵胤  李青  韩盼盼 《核农学报》2019,33(7):1415-1422
为揭示镉(Cd)处理下圆叶锦葵的光合耐性及其对Cd的富集特征,通过土壤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浓度Cd[0(CK)、5、15、30、60、100 mg·kg-1]对圆叶锦葵进行处理,测定不同Cd浓度处理下圆叶锦葵的生长、光合参数、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SOD、CAT、POD、APX)活性及对Cd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Cd处理促进了圆叶锦葵的生长,30 mg·kg-1 Cd处理下生物量达到最大值。Cd处理下,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60 mg·kg-1处理时Pn和Tr显著高于CK,100 mg·kg-1Cd处理下的Pn和Tr显著低于CK。Cd处理下,叶绿素a含量增加,而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5 mg·kg-1和30 mg·kg-1处理时达到最大值,Cd处理下的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0~5 mg·kg-1Cd处理下的光合作用受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叶面积、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等)的影响;而5~100 mg·kg-1处理下的光合作用主要受气孔因素的影响。随着 Cd 浓度的增加,圆叶锦葵根、茎、叶组织中 Cd 含量逐渐增加,其生物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均大于1.0,BCF值在5 mg·kg-1Cd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其对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TF值在100 mg·kg-1Cd处理时显著升高,且达到最大值(7.37),其对Cd具有较强的转运能力;100 mg·kg-1Cd处理下,圆叶锦葵根、茎、叶组织中Cd>100 mg·kg-1DW。综上,圆叶锦葵对Cd具有较强的光合耐性和超富集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超富集植物。本研究结果为挖掘新的植物修复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2.
<正> 母兔的泌乳量和仔兔生长、哺育仔数有密切关系。有关这方面的报导尚少,为此,我们于1986年6—6月间对德系长毛兔分别进行哺育5只、6只仔兔的泌乳量和仔兔生长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3.
广东柑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是柑桔原产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柑桔产区,柑桔在广东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促使广东柑桔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已成为业界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广东柑桔生产现状、优势、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标志之一,就是看每一生产环节,是否有先进而完善的建筑工程设施。传统的小农经济结构,“靠天吃饭”,创造不出高度生产力,经不起大自然的“风云变幻”,也无法满足向现代化进军的需要。要发展生产,改变面貌,就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动、植物的优良速生环境,力争不受或少受大自然的限制。这就要重视种种适应我国国情的建筑工程建设。如逐步发展温室和工厂化科学化饲养禽、畜,建立饲料加工、种子加工、食品加工工厂,建设各种库、站搞好贮藏、保鲜,建造提供再生能源的综合工程,等等。一句话,不把  相似文献   
125.
广东省柑橘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东是我国柑橘生产的主产区及原产地之一,柑橘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广东柑橘产业曾有过辉煌的时期,1989年种植面积19.8×10~4hm~2,产量175.7×10~4t,均居全国首位。但此后却因种种原因出现了生产大滑坡,1999年全省柑、橘、橙的面积仅8×10~4hm~2,产量83.6×10~4t。目前,广东柑橘业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回顾广东柑桶业的历史,分析现状,探讨今后发展的对策,对促进广东柑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6.
不同防腐杀菌剂对十月桔采后贮藏保鲜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施保克500 mg/L、戴挫霉200 mg/L和扑海因500 mg/L 施保克500 mg/L的贮藏保鲜效果极显著,能大幅延长十月桔的贮藏保鲜期,均比多菌灵500 mg/L 甲基托布津500 mg/L 2,4-D 200 mg/L的贮藏效果佳。处理后在聚乙烯薄膜袋单果包果常温贮藏保鲜条件下,贮藏30天、60天和90天的腐烂率均分别低于1.5%、4.5%和7.5%。  相似文献   
127.
大薯属于薯蓣科薯蓣属,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其基础研究还较为薄弱。本研究基于公布的大薯转录谱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开展了对大薯ERF家族基因的挖掘和特征分析。共找到DaERF基因41个,其中14个DaERF有一个以上的外显子,其余的均为一个外显子。进一步的blastx分析发现30个DaERF基因具有保守的AP2结构域,依据AP2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可将其分成5个亚家族。通过对AP2结构域的两个保守motif的位置和结合位点的分析,发现相同家族的ERF蛋白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根据大薯转录谱分析DaERF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发现一些DaERF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且属于同一亚家族基因的表达具有相似性。我们对在块茎中具有高表达的DaERF-DaERF24基因,使用RT-qPCR验证其在不同组织的表达,结果与转录谱数据一致。本研究通过对大薯ERF转录因子家族特性的初步挖掘,为以后研究ERF家族全基因分布、ERF基因功能验证和薯块生长发育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8.
为探究和比较两种不同龙葵对Cd胁迫的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响应的差异,试验以Cd超富集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和少花龙葵(Solanum americanum)为材料,于2018年3月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20、80、320μmol·L^-1)Cd胁迫对两种龙葵植株形态指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d胁迫显著影响两种龙葵生长,两者的Cd耐受存在差异。少花龙葵在Cd浓度≥20μmol·L-1时生长受到抑制(P<0.05);随Cd浓度增加,少花龙葵的形态指标、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较CK显著降低(P<0.05),但初始荧光(Fo)、叶绿素a/b有上升趋势;当Cd浓度≥80μmol·L^-1时,少花龙葵PSⅡ的受损程度加重。龙葵则在Cd浓度≥80μmol·L^-1时受到生长抑制,随Cd浓度增加,龙葵相应指标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其形态指标、生物量积累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降低范围均小于少花龙葵。此外,Cd胁迫对两种龙葵传能效率的抑制比光能转化效率的抑制更为明显。20μmol·L^-1 Cd胁迫时,两种龙葵光合作用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80~320μmol·L^-1 Cd胁迫时,其光合作用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研究表明,Cd胁迫在少花龙葵的生长和光合方面表现出更显著的抑制作用;受Cd浓度的影响,两种龙葵光合作用的降低是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进一步从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响应方面证明龙葵对Cd胁迫的耐受能力强于少花龙葵。  相似文献   
129.
为了研究射流式离心泵在非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动特性,选取JETST-100型射流式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FX软件提供的RNG k-ε湍流模型,对模型泵内部流动情况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得到各过流部件内部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等流动信息,比较了在不同运行流量下,射流器进口和喉管处质量流量的变化情况,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射流器内部压力最高区域在喷嘴进口处,低压区域在喉管附近,喷嘴附近速度最大,抽送液体的进流口速度最小;叶轮中流出的液体大部分回流至射流器进口,随着泵运行流量的减小,回流所占射流器喉管处质量流的比例增加;对叶轮内的流动分析显示,叶片吸力面的速度普遍高于压力面的速度,进一步影响了该型泵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0.
为探究弯管式离心泵的内流不稳定特性,基于雷诺时均模型和旋涡判别Q准则,对离心泵设计工况下的旋涡流动进行仿真研究。基于数值计算结果,获得了叶片吸力面的拓扑结构,捕捉到驻扎于叶片上的驻脚和游离于叶轮上游的低压泡,两者共同构成了双龙卷风式分离涡。导出其基本形成机理:吸入室中的弯管流动和消旋板绕流构成了进口畸变流,包含反向涡对和低压回流。畸变流迫使进口冲角增大,吸力面发生流动分离并伴有旋涡脱落,脱落涡在回流作用下向叶轮上游运动,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集中分离涡,连接叶轮上游壁面与叶片吸力面。嵌入完全空化模型,证实设计工况下龙卷风式分离涡存在涡生空化特性,可能增加离心泵运行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