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用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原始群体中不育株和可育株的农艺性状进行两轮表型选择.结果表明两轮选择显著地降低改良群体的株高,而单株穗数和产量略有增加。相关农艺性状呈程度不等的正向或负向相关变异。对不育株的两轮选择降低了株高、穗长的遗传方差,而增大和维持了单株穗数、粒数和产量的遗传方差。对可育株的两轮选择降低了群体所有性状的遗传方差。  相似文献   
42.
43.
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上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选育中的品系要进行多点试验,以了解各该品系的适应区域范围及其稳定性。品种审定的根据,主要是区域试验的结果。因此,育种过程中的多点试验或者区域试验的准确与否,对于决定一个品种的前途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上,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4.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文候  吴兆苏 《作物学报》1983,9(4):233-240
用 Eberhart—Russell 的模式和方法分析了长江下游地区1981~1982年区域试验中6个小麦品种的稳产性。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在11个地点进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两种产量稳定性参数值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反映了各品种在本地区有不同的稳产性和适应性。产量与两种稳定性参数之间并没有相关性。有的品种表现了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5.
从长江流域收集保存的白粒小麦地方品种中筛选出8份抗穗发芽种质,其抗性主要是由种子形成后直至成熟的休眠性获得的,在育种中这种休眠性易与丰产性状相结合。  相似文献   
46.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蒋国梁  吴兆苏 《作物学报》1993,19(5):441-452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进行多亲本杂交,按不同的方式组建基础群体,采用不同的选择方法和选择强度,分别进行轮回选择。对长期库GPO和近期库GPE、GPII、GPIII等4个不同轮选群体,于1989/1990和1990/1991年在南京进行了研究。群体平均抗赤霉病性GPIII较强,GPII较弱。各群体当选优良可育株平均病粒数(率)GPIII较低,但其后代  相似文献   
47.
探讨太谷核不育小麦细胞质效应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个具太谷核不育(Ta)小麦细胞质的回交4代可育材料与其相应核遗传组成的正常细胞质普通小麦轮回亲本品种间的正反 NCⅡ杂交(或由核遗传称为复式双列杂交),探讨 Ta 细胞质对产量等有关性状的遗传效应。试验证实两组亲本核遗传组成相对一致;Ta 细胞质与正常细胞质相比,对粒数、粒重、千粒重、结实率等性状具有不良效应;Ta  相似文献   
48.
偏、粘、易型非1B/1R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成BreedingofMaleSterileLinesofNon-1B/1RWheatwithAe.ventricosa,Ae.kotschyiandAe.variabilisCytoplasms实践证明,近年...  相似文献   
49.
花碱土地区小麦二系混合种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1991年2个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天王堂村和惠民地区农科所的花碱地上进行试验。3个耐盐品种和4个非耐盐普通丰产小麦品种,组成12个二系混合种。结果表明,重花碱地上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由于田间立苗数与穗数关系密切,因而立苗数对产量有更重要的作用。在轻花碱地上,穗粒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降雨偏多的年价更是如此。在花碱地上,小麦二系混合种比纯系成员品种有更大的产量潜力,利用二系混合种是花碱地上提高并保持小麦产量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0.
取淮北平原麦区小麦品种样品17份,对小麦及其小麦粉矿质元素Ca、P、Fe、Cu、Mn、Mg、Zn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麦区小麦矿质元素含量水平与世界六个国家地区的小麦矿质含量基本相近;矿质元素含量不受小麦质地软硬影响;本麦区小麦粉矿质营养素与人类膳食的要求相比,Cu、Fe基本满足,Zn、Mn、Mg需要进一步补充,Ca、P则需要大量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