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的建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兆苏 《作物学报》1984,10(2):73-80
赤霉病在我国小麦病害中的危害性仅次于条锈病,居第二位。它是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东部最严重的病害。抗赤霉病育种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抗性尚未得到显著提高,更没有和高产基因型相结合。对于这样数量遗传的、遗传力低的、涉及多种性状的问题,沿袭传统的育种途径是难以解决的。建拓抗赤霉病的基因库应该是最  相似文献   
12.
对典型的感赤霉病小麦品种矮秆早与典型的抗病品种苏麦3号杂交组合的F_1、F_2、B_1、B_2、P_1和P_2六世代单花接种后收获时的病小穗数深入分析发现,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扩展性呈数量性状遗传。其抗性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52.57%和35.98%。可见,在对赤霉病的抗扩展性总变异中,遗传变异较环境变异大,遗传因素对抗性表现的影响是主要的,不过环境影响也较大。在总遗传方差中,加性方差(Vd=5.4388)和显性方差(Vh=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最主要商品小麦生产基地之一。建国以来,本地区小麦的总产与单产都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就江苏省淮南片而论,五十年代初期平均亩产仅约100斤,近年来已上升到500斤左右。在增产措施中,推广丰产良种起了重要作用。今后进一步发展小麦生产,还需要选育和推广增产潜力更大的新良种。掌握本地区先后种植的品种产量潜力递增情况,将有助于今后的选育工作。已有的关于本地区历来种植的品种的  相似文献   
14.
小麦植株高度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各种类型的小麦品种、小麦属的其他种及其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的禾谷类作物的株高及其节间长度经广泛调查合作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一类植物上下节间长度是有一定比例的,作者称这种比例关系为株高构成指数。设株高构成指数(Ⅰ)为任一节间长度与该节间加其下一节间长度之和的比值,则现代小麦品种类型的Ⅰ值趋近于“黄金分割”比值——0.618,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Ⅰ值低于此值。这很可能是对产量性状进行人工选择后的间接效应。较高的Ⅰ值是抗倒伏和合理利用光源的标志.对普通小麦81个品种材料所作的遗传分析表明这一性状的遗传力较高,性状稳定,与产量有着极显著正相关,而且品种间差异显著.从而推论,以现代栽培小麦的平均Ⅰ值为基准,对高于0.618的Ⅰ值进行选择,将有助于产量潜力的提高。作者提出下列经验公式描述现代小麦品种的标准株高结构型,并以此作为选择的尺度.Ln=L·0.618~((n+1))L=株高;Ln=第 n 节间长度n=由上而下的节位根据上式,测得株高,便可推得任何一节间长度之理论值.以1981和1982两年的资料计算得到之理论值经 t 测验证明完全符合实测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小麦、面食及其加工工具的发展历史试谈馒头的起源问题福建农学院食品工程系陈绍军,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种研究室吴兆苏馒头是我国人民传统的主食品之一,它是小麦粉蒸制而成的酵面食品,论起源,应该从我国小麦栽培、加工、蒸制炊具及其酵面食品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太谷显性雄性不育基因 Tal(Ms2)经多亲本杂交、互交、再杂交,建成遗传基础宽阔的原始基础群体,进而开展小麦抗赤霉病性表型轮回选择,建拓基因库。1988/1989和1991/1992年,分别在土表接种和单花接种条件下,对抗源库 RC0—RC2和 RC1—RC5轮选世代群体及对照品种进行抗赤霉病性比较试验,以分析群体改良的效果。土表接种的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17.
谷物、特别是麦类作物的收获前穗发芽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收获前穗发芽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影响贮存和品质.各国有关科学技术工作者都早已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先后开展研究工作,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探讨有关理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麦、小麦雄性核不育的研究利用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国外在对于小谷类作物雄性核不育的研究中,有关显性基因的研究和发现甚少。1972年,我国发现的太谷核不育大麦突变型及其鉴定的结果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1981年在国家科委、农委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国召开了这方面的全国性的会议,组织“攻关”协作,深入开展这一工作。 1981年底,国家科委农业生物学科组成员、吴兆苏教授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我国农业部的委托,率领了由三个重点院校和五位教授组成的小麦、大豆考察团前往美国进行考察。考察期间,吴教授还特地留心了美国的核不育研究工作,征集了许多有关文献(包括未正式发表的),回国后写出了这篇报告,并在全国协作总结计划会议上作了讲演。这篇报告来之不易,非常宝贵,本刊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六五”期间小麦穿梭育种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十年代初,原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种研究室组配的南大2419/江东门//欧柔杂种,除在南京进行选育外,其部分高代材料引至江苏省大丰县农科所,由于充分表现了矮秆大穗、耐肥抗倒、早熟、优质等特点,经4代选择,育出了丰产优质小麦品种“宁丰”(原名大丰1087)。这一事例联系到国内外有关经验,我们深感有开展穿梭育种的必要。 1980年春,南农小麦品种研究室与淮阴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组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决定自1980年秋播起,先少量交换材料,开展初级的穿梭育种。1982年,全国小麦育种攻关协  相似文献   
20.
从小麦抗赤霉病的抗源库中,表型转回选择选出RC0、RC1、RC2、RC3等群体,进行两年研究。结果表明:群体抗病性因轮回选择而显著提高。发病穗数和发病率逐轮降低,发病株中发病小穗数也显著减少,平均海轮减少20%左右。群体中抗病植株的频率有增大趋势。穗长、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等农艺性状也得到显著改良。千粒重有所降低。群体遗传变异得到较好保持。从基因库中选出抗性增强、农艺性状改善的优良单株机率明显增大。在进一步的轮回选择中,可对抗性改良的同时,对其他农艺性状进行选择,以期改良群体的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