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小麦蓝矮病是西北冬麦区一种重要的植原体病害,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为进一步探究小麦蓝矮植原体的致病机理,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其致病因子SWP1的重组蛋白并制备抗血清。将PCR扩增到的SWP1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导入E.coli BL21 (DE3)中,表达出约12 kDa含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用纯化的融合蛋白注射大白兔皮层,获得了特异性较强的SWP1抗血清,其效价为1∶4 000,并成功应用于SWP1在本氏烟中的检测。制备的抗血清在SWP1蛋白结构、功能及其与寄主的互作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23.
泡桐丛枝植原体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3个亚基基因的克隆及蛋白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方法扩增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3个亚基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SWISS MODEL同源建模与3D PSSM折叠子识别法构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并通过PROCHECK程序验证构建的三维结构的可靠性。首次从泡桐丛枝(PaWB)植原体基因组中分离出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3个亚基基因,各基因全长依次为2 508、1 242 bp和411 bp,分别编码835、204个及136个氨基酸的蛋白。SecA、SecY和SecE均为脂溶性稳定蛋白,SecA无明显跨膜区,SecY和SecE分别含有10个和3个明显的疏水跨膜区。二级结构主要为螺旋,其次为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没有转角。构建的三维结构符合立体化学原则。泡桐丛枝(PaWB)植原体中存在的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作为最主要的运输途径,可能直接转运菌体蛋白如毒素等直接到寄主细胞质中或介体昆虫细胞中,引起寄主病症。研究植原体的Sec蛋白转运系统对于了解植原体的致病机理及预防这类病害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25.
为了明确我国甘蓝主栽区黑腐病菌株种类与致病力水平,为优化抗病性鉴定方法、筛选抗病品种及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分别采集了10个省域的黑腐病病叶,经过分离纯化与分子鉴定,获得了26个典型甘蓝黑腐病菌株;选用5个甘蓝抗、感品种作为鉴别寄主,以甘蓝黑腐病菌株的悬浮液为接种体,采用喷雾接种法测定致病力。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省域的黑腐病菌株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致病力最强的是YU,病情指数平均值为38.31;致病力最弱的是SH,病情指数平均值为17.03。来源于不同海拔高度的甘蓝黑腐病菌株致病力最强的是G1500,病情指数平均值为37.93;最弱的是G800,病情指数平均值为19.80。根据鉴别寄主抗感反应将26个黑腐病菌株划分为12类致病型,发现来自不同地域的甘蓝黑腐病菌株间存在着显著的致病性分化现象,对甘蓝品种的致病力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菌株YU致病力最强,菌株YU可作为甘蓝抗病性鉴定的主要致病菌株,指导抗病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26.
小麦蓝矮植原体寄主范围的鉴定及R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蓝矮是我国首次报道的小麦植原体病害。采用介体接种植物,症状观察和应用植原体16S 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R16mF2/R16mR1进行PCR扩增,在接种小麦和传毒介体中均扩增出1.4kb的特异片段,鉴定出小麦蓝矮植原体新寄主7种。用巢式PCR方法对小麦蓝矮病田自然发病杂草进行分子检测,从表现症状的10种杂草中均扩增出1.2kb的特异片段。利用6种植原体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对10种杂草的扩增片段进行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表明:扩增片段的RFLP图谱与目前已知的16Sr I组翠菊黄化植原体的RFLP图谱相近。鉴定出小麦蓝矮植原体田间自然新寄主10种。 相似文献
28.
五种烟草病毒TMV、CMV、TEV、PVY及TVBMV的多重RT-PCR同步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烟草病毒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Y病毒(PVY)和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通常发生复合侵染。本研究对我国5种烟草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引物和模板浓度,摸索扩增参数,在一个体系中成功对5种病毒复合侵染的烟草材料进行多重RT-PCR扩增,得到237、273、347、456和547 bp共5条特异性条带,建立了能同时检测TMV、CMV、TEV、PVY和TVBMV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对田间样品检测结果证明,多重RT-PCR体系能够同时检测5种病毒,并且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9.
不同浓度NAA和KT对马铃薯组培苗的影响及方程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A和KT对马铃薯组培苗鲜重、根重、须根数和腋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A和KT对马铃薯组培苗的各项指标的影响是不相同的,且二者有交互作用.构建了不同浓度的NAA和KT影响鲜重、根重、须根数和腋芽数的模型方程.并计算出鲜重最大时二者的浓度配比为NAA:KT=0.0649:0.6020,根重最大时二者的浓度配比为NAA:KT=0.0904:0.4260,须根数最多时二者的浓度配比为NAA : KT=0.0728:0.5193,腋芽数最多时二者的浓度配比为NAA:KT=0.0561:0.2420(单位均为mL/L).综合考虑,最佳的浓度配合NAA为0.05~0.08 mL/L,KT为0.4~0.6mL/L.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