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林业   305篇
农学   165篇
基础科学   240篇
  353篇
综合类   1281篇
农作物   131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675篇
园艺   298篇
植物保护   17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4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菌棱侧耳子实体分化过程中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菌核侧耳子实体分化过程及不同阶段形态解剖特征的观察,发现菌核侧耳子实体分化可分为瘤状原基、棒状体、典型子实体3个阶段.瘤状原基、棒状体横切片可分为皮层、内层2层;菌褶为等式子实层类型,菌髓中菌丝排列方式属于混淆至不规则型;菌肉菌丝可分为生殖菌丝、联络菌丝和骨架菌丝3种类型,其生殖菌丝中单菌丝细胞间的锁状联合明显,菌丝间的锁状联合只在菌盖中出现.孢子印白色,孢子表面光滑,为柱状椭圆形.  相似文献   
992.
葡萄氮素吸收利用与累积年周期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探明葡萄树对氮素吸收、利用和贮存规律,为确定合理施肥量和施肥时期提供依据,以7年生红地球为试材,采用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年周期内各器官的生物量、氮含量和氮累积量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红地球生物量年增加12369 kg/hm2。氮素在红地球葡萄树各器官中的分布为叶片>果实>新梢>根系>枝条>主干; 皮层>木质部; 年周期葡萄树体总吸氮量为97.13 kg/hm2,主要在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占吸收总量的39 %和30.5 %。每生长1000 kg葡萄,需要吸收氮素5.4 kg。叶片、果实与修剪枝条年带走的氮素量分别为35.09 kg/hm2、 32.27 kg/hm2和5.11 kg/hm2,占氮素吸收总量的36%、 33%和5%。带走的氮素需要施肥予以补偿,施肥时期主要在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  相似文献   
993.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与评价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25  
为了比较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实施效果,在中国三大稻区安排了机械插秧、机械直播、机械钵苗行栽3种种植方式与常规育秧手工插秧方式比较试验,试验的品种为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6个品种,采集了不同试验方式的各项成本,测定了水稻产量指标和作业环节消耗工时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南方一季稻区优选种植方式的排序为:机械插秧、机械直播和手工插秧;南方双季稻区机械插秧方式优于手工插秧;北方稻区机械钵苗行栽方式优于手工插秧.其中机械插秧方式平均增产7.53%、平均省工41.44%,平均增加效益46.78%;机械直播方式产量平均下降6.34%,平均省工31.30%,而对效益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机械钵苗行栽方式平均增产8.95%、省工64.29%,增加效益22.57%.  相似文献   
994.
日太阳总辐射推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算广大无辐射观测地区的日太阳总辐射,需要根据有辐射观测地区的资料建立日太阳总辐射的推算模型。本文在深入了解国内太阳辐射观测与国内外太阳总辐射推算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利用日照百分率、降水量与大气可降水量、温度日较差等因子推算日太阳总辐射的模型,选取武汉、宜昌、郑州2005年全年无加盖的、真实可信的太阳总辐射资料为样本序列,根据最小二乘法分别求出有日照和无日照两种情况下的模型参数,并对2005年进行了回代检验和2006年1-8月时段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推算序列与实际值序列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程度,对2005-2006年8月推算的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1.31M J.m-2.d-1和9.5%,精度高,可以用于无辐射观测地区的日太阳总辐射的推算。  相似文献   
995.
陕北风沙滩地区紫花苜蓿地下滴灌带埋设深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半干旱沙区不同滴灌带埋设深度下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滴灌带埋设深度对紫花苜蓿植株高度、茎粗、分枝数、根系生长、根系密度和产量等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滴灌带埋设深度的紫花苜蓿等生长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滴灌带不同埋设深度对苜蓿各个生育期生长特性指标影响不同。在苗期,埋设深度为10cm的处理,有利于苜蓿生长。从分枝期起,埋设深度为30cm的处理优于其它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同埋设深度对苜蓿生长特性影响的综合评判结果为:埋深30cm〉埋深20cm〉埋深10cm〉埋深40cm。  相似文献   
996.
在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氮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0-100 cm土层无机氮残留及体系氮平衡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小麦、玉米4年平均产量增幅分别为64.1%和48.8%,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优化施肥小麦、玉米氮肥用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减少了27.3%和55.6%,但连续4年作物产量没有显著降低.秸秆还田随种植年限的推移其增产效果逐渐明显.轮作体系作物累计氮肥利用率逐年升高,前8季作物达33.3%~56.6%,说明氮肥后效明显.施氮增加了0-100 cm土层无机氮残留,且N03--N残留明显高于NH4+-N,并与年施氮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秸秆还田对无机氮残留影响不明显.体系氮平衡表明,随施氮量增加,作物累计氮素吸收先显著增加后增幅不变,而残留Nmin和表观损失均显著增加.秸秆还田措施下,作物累计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3.0%和26.2%,氮素表观损失和损失率均降低了22.9%,但对残留Nmin和表观残留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7.
气候变暖使农作物种植北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北移。为研究冬小麦在陕北地区种植的适宜性, 本文选取了该地区榆林、绥德、横山、吴起和延安5个站点1961-2001年间40年的逐日温度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研究该地区冬前积温、越冬期负积温、1月平均温度、生育期≥0 ℃积温和年极端最低温度等指标及变化情况, 通过热量指标评价陕西省冬小麦北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陕北地区冬小麦越冬期负积温、1月平均温和生育期≥0 ℃积温都呈显著升高趋势, 其中, 越冬期负积温每10年升高36.2~71.7 ℃·d, 1月平均温度每10年升高0.32~0.61 ℃, 生育期≥0 ℃积温每10年升高44.1~88.7 ℃·d。此外, 年极端最低温也表现出升高趋势, 但不显著。而冬前积温在延安和吴起两站点分别以20.3 ℃·d·10a-1和16.1 ℃·d·10a-1的速率显著升高, 但榆林和绥德两站则有所下降。整体而言, 到2001年, 延安站各项气温指标都能满足北移冬小麦需要, 热量资源不会成为该地冬小麦北移的障碍; 吴起和绥德1月份平均温度偏低, 北移存在一定风险; 而榆林和横山因越冬期负积温和1月平均温度过低而存在较大风险, 不适合北移冬小麦的种植。  相似文献   
998.
陈杰  龚子同  陈志诚  檀满枝 《土壤》2005,37(5):465-473
由于与全球变化密切相关,发育于永久冻土层上的冻土资源受到了日益普遍的关注,冻土研究正在成为包括土壤学在内的多个学科的热点领域。为了达成多个目标,对冻土分类的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土壤分类系统中有关冻土分类的最近进展,并分析和讨论了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同时,提出了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框架内恢复和重构我国冻土分类的建议,阐述了我国土壤分类学界在这一领域内拥有的优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最后,根据我国冻土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关于恢复和重构我国冻土分类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999.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观察和解析凝胶型保水缓释氮肥的形貌及物理结构和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保水缓释氮肥干样品相结构是一个整体不均匀而局部较均匀的凝胶。保水缓释氮肥凝胶吸水膨胀体为透明的水凝胶,具有网络结构和孔隙,这是其存贮水分的物理空间。盐分影响或破坏保水缓释氮肥的物理和化学结构,破坏程度为氯化钠小于氯化钙,氯化钙对保水缓释氮肥网络物理结构的破坏用蒸馏水洗涤几乎不可逆转。因此,提高保水缓释氮肥的耐盐性是提高保水缓释氮肥吸水倍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烟叶腺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叶腺毛作为烟草香气物合成的主要场所,对烟叶的香气品质有重要贡献。该文综述了烟草腺毛的分泌活动、分泌物提取分析方法及组分、腺毛类型、结构和密度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烟草腺毛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展望了烟叶腺毛当今的研究方向和途径,提出了烟叶腺毛及其与烟叶香气质量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期为烟叶腺毛与烟叶品质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