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当年生甜菊扦插苗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研究锌(Zn)、硼(B)、锰(Mn)、钼(Mo)配施对幼苗生长和糖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配施Zn、B、Mn、Mo能促进甜菊生长发育,施锌能显著影响甜菊茎粗,施钼则显著影响甜菊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适宜配比的Zn、B、Mn、Mo对甜菊糖苷含量也有积极的调节作用,Zn 0.1%、B 0.1%、Mn 0.3%和Mo 0%的组合处理下甜菊叶片中R-A苷和总甜菊糖苷含量均最高,Zn 0.2%、B 0%、Mn 0.2%和Mo 0.3%的组合处理使甜菊叶片中R-A/总苷的比率最高。 相似文献
22.
对甜菊头状花序、花及小孢子的发育进行了观察,在此基础上分离了甜菊花药和未受精胚珠,并分别进行体外培养诱导单倍体。结果表明甜菊花药诱导愈伤较容易,在MS+1.5 mg/L 6-BA+0.5mg/L NAA+4%蔗糖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率高达80%,由于尚未得到胚状体或再生植株,花药愈伤继续诱导分化还需进一步研究;通过培养基筛选发现未受精胚珠在MS+0.04 mg/L 6-BA+1.5 mg/L NAA+4%蔗糖的培养基上可直接诱导出胚状体,诱导率为1.2%,本试验共诱导出胚状体4个,转接生根并移栽存活2株,但经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发现其均为二倍体(2n=22),因为两再生植株现蕾期、株高、叶型等性状与亲本有显著差异,推测其可能是单倍体自然加倍的结果,但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本研究作为甜菊单倍体诱导培养的初次尝试,对今后甜菊育种和遗传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砷(As)胁迫下SNPs对油菜幼苗生长、砷(As)积累及土壤As形态的影响,以油菜为材料,通过培养基中添加SNPs和As,研究了As胁迫下SNPs对油菜幼苗生长和As积累的影响,并通过As污染土壤中添加SNPs研究了SNPs对As污染土壤中As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As胁迫显著抑制了油菜的生长,而SNPs添加不仅不同程度地缓解了As(Ⅴ)和As(Ⅲ)对油菜的毒害效应,还增加了根系和地上部As积累,100~300 mg/L SNPs处理下油菜株高、根长、干质量、地上部和根系As含量分别较单一As(Ⅴ)处理增加30.0%~42.9%、20.0%~28.9%、1.0%~9.3%、55.4%~173.0%、7.6%~31.0%,较单一As(Ⅲ)处理增加22.3%~40.0%、14.0%~31.5%、13.3%~29.8%、21.8%~30.0%、4.4%~14.0%。同时,油菜中As的转运系数(TF)和耐受指数(TI)也显著提高。另外,SNPs暴露1个月内As污染土壤中有效态As含量较原始As污染土壤有明显提高,15 d时提高18.1%,SNPs的添加增加了As污染土壤中松散结合态砷... 相似文献
24.
两种鸢尾属花卉幼苗对镉胁迫的生理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液体培养方法,就重金属镉(Cd)对鸢尾属两个耐性不同的花卉植物马蔺(Iris lacteava.r chinensis)和鸢尾(I.tectorum)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添加Cd后植物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下降,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10 mg/L低浓度Cd对耐性种马蔺叶绿素、MDA含量无显著影响;120 mg/L高浓度Cd显著降低两种鸢尾属花卉叶片叶绿素含量,引起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大量累积,同时马蔺抗氧化物酶SOD、POD的活性显著提高,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4.01倍和1.8倍,而鸢尾两种酶活性相对低,分别为对照的2.14倍和1.22倍,反映马蔺Cd耐受能力优于鸢尾。 相似文献
25.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冬季轮茬种植模式下作物养分还田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和稻田表水环境主要参数的影响,并对各轮茬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冬季轮茬作物产量差异较大,且其养分含量差异亦较大,导致各轮茬种植模式下养分还田量差异显著。“红花草-水稻”模式下,N、P素还田量均最高。从短期效应来看,冬季作物轮茬对后茬水稻株高、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均不显著。然而,从环境效应角度考量,不管何种轮茬种植模式,均应充分考虑水稻季基肥到分蘖肥期间的稻田水环境效应,监测发现,稻田表水总磷(TP)、可溶性总磷(DP)平均含量几乎都超过了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临界水平(溶解磷0.05 mg/L和总磷0.1 mg/L)。同时,从周年经济效益角度考量,“青饲小麦-水稻”和“蚕豆-水稻”种植模式具有较高收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以路易斯安那鸢尾为试材,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对铅(Pb)胁迫下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铅吸收量和非蛋白巯基(NPT)的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Professor Neil’对铅吸收和富集量相对较大且耐性最强。随着Pb浓度的升高,叶片、根状茎和根的Pb含量增加,增加量依次为根根状茎叶片。根在高浓度1 200mg/L Pb时达到最大,其含量为108 366mg/kg DW;根状茎在800mg/L Pb时达到最大,其含量为7 966mg/kg DW,呈先缓慢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叶片在高浓度800mg/L Pb时达到最大,其含量为4 011mg/kg DW。随着Pb浓度的升高,根系耐受指数(IT)逐渐下降,在Pb含量大于600mg/L后存在显著性差异。根至茎转移率(R/R)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800mg/L Pb处理时达到最大值10.02%。茎至叶转移率(R/L)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600mg/L Pb处理时达到最大值57.78%。Pb胁迫下随着0~600mg/L浓度的升高和1~7d的时间推移,GSH和Cys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并产生显著差异,尤其GSH起着重要的Pb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27.
28.
29.
水生花卉黄菖蒲Cu2+胁迫抗(耐)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水培方法研究了黄菖蒲在不同Cu2 浓度处理下的生长特点和部分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黄菖蒲的生长对Cu2 胁迫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相关性。植物生物量、根系净伸长率及叶绿素含量在低浓度Cu2 胁迫下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高浓度下均下降;胡萝卜素含量随着Cu2 浓度的升高而下降;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Cu2 胁迫早期,SOD和POD对黄菖蒲的抗Cu2 氧化胁迫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而在后期CAT可能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反映出了黄菖蒲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不同酶对Cu2 协迫具有协调抗性。 相似文献
30.
Pb胁迫下外源GSH对马蔺体内Pb积累和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Pb胁迫以及Pb胁迫下添加外源谷胱甘肽(GSH)和丁胱亚磺酰胺(BSO)对马蔺根和叶干质量、Pb含量以及非蛋白巯基总肽(NPT)、谷胱甘肽(GSH)和其他非蛋白巯基化合物(植物螯合肽(PC)、半胱氨酸(Cy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0 mg/L高浓度Pb胁迫下马蔺根系内Pb的大量积累显著抑制马蔺根系的生长,但同浓度Pb胁迫下添加100 mg/L GSH后马蔺体内Pb含量和干质量均不同程度增加,尤其是地上部,地上部干质量比300 mg/L单独Pb胁迫下马蔺根系干质量增加20.5%,接近于对照水平.而300 mg/L的Pb胁迫下添加100 mg/L BSO(GSH和PC合成抑制剂)后马蔺根系和地上部干质量均不同程度下降,根系降幅较大.根和叶中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含量检测显示,与单独Pb胁迫相比,Pb胁迫下添加GSH后马蔺根系和地上部NPT、GSH和其他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而Pb胁迫下添加BSO后除马蔺地上部其他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含量略有增加外,马蔺根系和地上部NPT、GSH和其他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含量较单一Pb胁迫下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根系内GSH含量降幅最大.综合分析Pb胁迫下添加外源GSH和BSO后马蔺干质量、Pb含量以及不同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及关系,表明Pb胁迫下添加BSO后马蔺生物量的下降可能与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合成受抑尤其是GSH的合成降低有关.因此,Pb胁迫下GSH在马蔺Pb吸收转运和解毒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