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参照位于小麦2B染色体上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基因保守区序列(GenBank:AB254804)设计引物,以一组籽粒PPO活性两极端材料为扩增模板进行筛选,并以195份中国微核心种质材料对其有效性验证,旨在开发小麦籽粒PPO基因新分子标记。在设计的引物中,编号为F-4的引物PCR产物在籽粒PPO活性处于两极端的12份小麦品种中表现出规律性极强的多态性,在籽粒PPO活性极高的6个小麦品种扩增出了1条带(a),在籽粒PPO活性极低的6个小麦品种扩增出了3条带(a,b,c)。利用195个微核心种质材料对引物F-4进行有效性验证,其中123个材料扩增出了一条带(a带),其PPO均值为246.22A475U/(min·g·103),剩下的72个材料都扩增出3条带(a,b,c);其PPO活性均值为155.95A475U/(min·g·103);比前者低90.27A475U/(min·g·103),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利用一套中国春缺体将b条带定位于2A染色体上。扩增序列Blast分析发现,b序列与EF070148序列(2Ab)重合区域为99%,相似达99%,基本可以认定为同一序列;a序列与EF070149序列(2Da)重合区域达99%,相似为98%,基本可以认定为同一序列。位于小麦2A染色体上的PPO基因分子标记F-4可以在小麦PPO活性分子育种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2.
53.
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的分析方法。选取石油醚、四氯化碳、环己烷、二硫化碳四种有机溶剂作为三氯甲烷萃取剂,确定了萃取方法和萃取次数,配制4种标准系列溶液,并对标准溶液和萃取溶液进行色谱分析。结果表明:4条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50,标准偏差<4%,加标回收率>75%。其中,石油醚的萃取效果最好为5.88 mg/ml,标准偏差为1.09%,加标回收率最高为99.21%,最低检出限为5.56×10-3mg/L。二硫化碳萃取效果最差为3.15 mg/ml,标准偏差为3.89%,加标回收率75.63%,最低检出限为9.58×10-2mg/L。环己烷和四氯化碳介于两者之间。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快速、简便的特点,为三氯甲烷的萃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水环境中Cd和Cu污染对监测生物河蚬积累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河蚬作为指示生物,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Cd和 Cu的单独及联合作用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在水体中浓度为 10、 20、 30、 40、 50 μ g· L-1的 Cd与 Cu单独作用下,河蚬体内 Cd与 Cu的含量分别与其在该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和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同样浓度的 Cd与 Cu共同存在的环境中,河蚬体内的 Cd与 Cu的含量仍与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出对污染物质积累的增加.初步建议河蚬可作为淡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55.
气候变暖影响着全球碳循环的整个过程,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分为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两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土壤呼吸各组分区分相关文献的查阅、整理、归纳,总结了几种土壤组分区分的方法,主要包括组分法、根排除法、壕沟法、林隙法、凋落物移除法和同位素法等多种方法,也详细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原理以及优缺点,为在以后的试验中建立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小麦RILs群体叶绿素含量和千粒重相关分析及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411/红芒春21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实验材料(包括177个家系),研究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及其与粒重的关系,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2011和2012年,花后7 d(I期)、14 d(II期)、19 d(III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连锁分析及QTL定位结果表明,2AS2存在一新的QTL位点(Barc5~Gwm448),控制I期和II期的旗叶叶绿素含量,于2011年和2012年均被检测到,可分别解释I、II时期叶绿素含量表型变异的16.38%~20.12%和17.27%~19.35%。而另一位点2AS1(Barc1138~Barc212)只在2011年检测到,可分别解释I、II期叶绿素含量变异的11.43%和9.67%。同时,该新位点(Barc5~Gwm448)也与千粒重变异有关,可分别解释其表型变异的13.35%(2011年)和10.14%(2012年)。未检测到花后其他时期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57.
西藏色季拉山高山松种群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山松种群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及其空间关联性。【方法】2014年6-8月,在西藏色季拉山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设置50m×50m的高山松林样地4块,对样地内的高山松进行定位和每木检尺,按胸径12cm、≥12~32cm、≥32cm将高山松分为小树、中树和大树,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s L函数,对高山松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1)色季拉山高山松种群径级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型,种群自然更新良好,属增长型种群;(2)高山松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格局各异,小树在小尺度范围内的聚集强度均明显强于中树和大树,中树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而大树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3)样地1与样地2中,高山松小树与中树、大树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基本上均呈负关联关系,但中树与大树之间基本上无关联;样地3和样地4中,高山松不同龄级的小树、中树和大树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关联性小。【结论】在从小树发育到大树的过程中,高山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过程基本表现为由集群分布到随机或均匀分布;高山松种群的更新不仅受种间竞争的影响,同样受种内竞争的制约;在环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高山松种群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是影响其分布格局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高寒植物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ata)形态性状与环境间的关系,笔者对分布于西藏色季拉山的定位站阳坡、雷达站、观景台和山口4个样点的长鞭红景天地上部分的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主轴基径、株高、分枝数、花茎环数、花茎数、花茎长9个形态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定位站样点长鞭红景天的叶长最长(13.75mm)、叶长/叶宽比最大(6.74)、株高最高(15.54cm)、叶宽最小(2.09mm)、主轴基径最小(0.75cm)、花茎环最少(6.38个)、花茎数最少(9.53枝)、花茎长最短(9.82cm),观景台的叶宽最大(2.78mm)、花茎长最长(11.15cm);雷达站的主轴基径最大(1.12cm)、分枝最多(4.71枝)、花茎环最多(13.16个)、花茎数最多(30.57枝);山口的叶长最短(10.63mm)、叶长/叶宽比最小(4.33)、株高最低(11.63cm)、分枝最少(3.46枝)。F检验发现,叶长、叶宽、叶长/叶宽、花茎长在4个样点中的差异不显著,而主轴基径、株高、分枝数、花茎环数和花茎数差异表现极显著。多重比较分析表明,表现出差异极显著的5个形态指标在部分两两样点的比较中也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9.
秦岭栓皮栎林下灌草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岭11个栓皮栎林下的灌木和草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栓皮栎幼龄林下,灌木物种丰富度指数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ielou指数(J)在低海拔631.03 m处数值最高,J_(sw)和J_(si)分别为1.30和1.08,后随海拔升高趋于平稳。中龄林下,灌木物种丰富度指数随海拔升高而明显增大,Simpson指数随海拔升高无明显变化,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升高而平缓增大,Pielou指数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其峰值出现在海拔1 052.77 m处,J_(sw)和J_(si)分别为1.19和1.04。成熟林下,灌木物种丰富度指数在1 114.38 m处出现最小值4.67,在1 495.20 m处出现峰值11.00,Simpson指数随海拔升高无明显变化,Shannon-Wiener指数亦无明显变化,Pielou指数随海拔升高先无变化,后在1 495.20 m处有所降低。栓皮栎幼龄林下,草本物种丰富度指数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海拔1 347.20 m处出现峰值12.00,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升高均无明显趋势,Pielou指数随海拔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其在海拔1 347.20 m处数值最小,Jsw和Jsi指数分别为0.92和0.91。中龄林下,草本物种丰富度指数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处差异明显,整体呈增大趋势,Simpson指数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趋势不明显,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升高表现出比较平缓的增大趋势,Pielou指数随海拔升高均呈减小的趋势。成熟林下,草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先减小后增大,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升高的变化均不明显,Pielou指数随海拔升高呈平缓的增大。  相似文献   
60.
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西藏色季拉山的长鞭红景天资源进行了调查及评价,并对其开发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对长鞭红景天进行组织培养、人工栽培、资源保护并合理开采,使这一资源得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