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目的]筛选适合宁德种植的甘薯(紫薯)新品种,为优良甘薯(紫薯)新品种在宁德地区的生产及育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山57为对照,2013年在宁德市福安溪柄镇进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对9个参试甘薯新品种进行产量测定和品质鉴定。[结果]9个参试品种中,鲜薯产量较对照增加的品种有4个,依次为龙津薯1号、龙津薯3号、福宁紫4号和福薯404,其中龙津薯1号鲜薯产量最高,为43875.00 kg/hm2,比对照增产46.25%;薯干产量较对照增加的品种有4个,依次为龙津薯1号、福宁紫4号、福薯404和龙津薯3号,其中龙津薯1号薯干产量最高,为9515.03 kg/hm2,比对照增产27.21%;薯块品质以福薯404最好,干物率26.41%,熟食味好(81.5分),外观好(85分),福宁紫4号次之。[结论]龙津薯1号、福宁紫4号、福薯404和龙津薯3号这4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宁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2.
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与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优选5号、优选8号、优选9号等3个杂交育成的高茶多酚茶树的生化成分与品质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茶树品种一芽二叶的生化成分含量丰富,芽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及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云南大叶,其中茶多酚含量比云南大叶高8.70%~10.03%,芽叶的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表现为夏茶>春茶>秋茶,儿茶素含量表现为夏茶>秋茶>春茶,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表现为春茶>夏茶>秋茶,3个品种均适制高档红茶;此外,3个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鲜叶产量特别高(比云南大叶高34%以上)、栽培适应性强(移植成活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43.
丹霞白茶加工关键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霞1号和丹霞2号白茶是从粤北白毛茶群体中系统选育出来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由于过去仅局限于加工黄茶类白毛茶,推广应用很慢.为了加快其大面积推广及产业化开发的步伐,对以其鲜叶为原料加工丹霞白茶的萎凋和干燥技术参数以及不同萎凋、干燥处理对白茶品种风格的影响,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萎凋和干燥温度对丹霞白茶香味的形成影响极大.无论是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还是干燥温度的提高,丹霞白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总量和咖啡碱含量总体上呈现出先减后增再降的趋势,在萎凋25~30 h处理区间,均达到最大值;而在60~70℃2 h的干燥处理区间,与白茶苦涩味密切相关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咖啡碱总量处于最低值,而分别对茶汤鲜爽度、浓度和甜度起重要作用的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和可溶性糖总量均处于最大值,而且在这一处理区间相应的白茶感官审评品质最好、总分最高.(2)综合评价研究过程中各处理白茶的感官质量及其理化成分的变化趋势,认为加工丹霞白茶最适宜的加工技术参数为:萎凋25~30 h、鲜叶失重率54.0%~54.2%、干燥60~70℃2 h,其次是萎凋20~35 h、鲜叶失重率54.0%~58.0%、干燥60~90℃ 2h.  相似文献   
44.
国内外茶树花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利片j茶树的叶片,而忽略了对茶树其他部分的利用.茶树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之一.很多研究表明,茶树花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副产物.不仅可以用来制茶、生产饮料、酒类等产品,还可以提取和利用其内含的蛋白质、茶多糖、氨基酸、茶多酚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概述了近年来茶树花的研究进展及其概况,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5.
单丛,发源于潮州,是特有的茶叶名称,也是好茶的象征。单丛茶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一棵老茶树所产的茶,潮安县凤凰山现有老茶树很多,由于原初采用种子繁殖,生长出来的单丛各株之间的形态和品质风味是不相同的,当地茶农把这些不同品质风味的百年老茶树按单株分开来采及加工,其产品称为单丛茶,每株单丛根据香型等冠以一个名称。  相似文献   
46.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甘薯在膳食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粗粮成为保健食品。而甘薯的营养及保健价值是引起人们对其重新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胡萝卜素含量的优质甘薯具有色泽鲜艳诱人、食味佳、保健功能好的特点,因而更受欢迎。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宁德市农科所育成高胡萝卜素含量的甘薯新品种宁薯10号。该品种是以宁薯  相似文献   
47.
卓敏 《油气储运》2006,(2):38-38
我国培育的一种速生杨树种,一年能长6米多高,是普通杨树生长速度的数倍。该树适应能力强,易于成活,极具种植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8.
我国茶叶饮用的4个阶段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利用茶叶的特点为主线,以历史资料考证的结果为依据,把人类利用茶叶的过程大致划分为"吃茶"、"喝茶"、"饮(品)茶"和"艺茶"4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饮用特点及饮用程式作了简要地阐述;指出人类最初利用茶叶的目的和方式是"食用"而不是"药用";同时对4个阶段的茶叶饮用的历史沿革、冲泡鉴赏技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而赋有新意的评述.  相似文献   
49.
对广东特色岭头单丛茶渥堆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渥堆期间翻堆次数、渥堆茶坯水分高低与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水浸出物、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关系,其中茶多酚、茶黄索、茶红素、水浸出物、氨基酸和粗纤维含量随渥堆次数及茶坯水分的增加而下降,而茶褐素含量则随渥堆次数及溽堆茶坯水分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翻堆次数对陈香茶品质的影响,在茶叶堆积发酵过程中设计3~8次的翻堆次数处理,结果表明,翻堆次数与陈香茶品质关系密切;随翻堆次数的增加,陈香茶主要品质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TF、TR及粗纤维素显著下降,而褐素成分的TB大量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