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26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01篇
  54篇
综合类   353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湘云鲫(鲤)肌肉生化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湘云鲫(鲤)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湘云鲫(鲤)鲜肌肉水分含量为77.82%(77.10%),粗蛋白含量为18.58%(17.70%)。粗脂肪含量为2.76%(3.16%)。磷分含量为0.99%(1.17%)。湘云鲫(鲤)股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760.29mg/g(705.01mg/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59.83mg/g(208.  相似文献   
162.
以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及蓝鳍金枪鱼Thunnus maccoyii为例,围绕金枪鱼生物学中的鱼龄与生长、摄食及繁殖3个方面,综述了现阶段金枪鱼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与主要的研究成果,即金枪鱼为提高种群的合适度,形成的多个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如多生长增速拐点、机会捕食者及多种繁殖策略等。同时,针对金枪鱼生物学研究领域现存的不足,从研究方法、设备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63.
[目的]筛选出适宜临沂市种植的高产、稳产小麦品种。[方法]2019年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引进了9个适宜在黄淮地区种植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评价小麦的抗倒性、抗病性、抗寒性和丰产性。[结果]济麦70产量最高,为8 955 kg/hm2,较对照济麦22增产7.55%,其他品种产量高低依次为荷麦029、景阳670、山农510871、鲁原143、QF195、LS4162,阳麦69和裕田麦126相比对照济麦22均减产。[结论]济麦70、荷麦029、景阳670、鲁原143、QF195和LS4162综合抗性和丰产性好,适宜在临沂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4.
本研究针对农机管理实时数据少、农机实时作业监管困难、服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首先提出专业化远程管理平台设计时应具有五大原则:专业化、标准化、云平台、模块化以及开放性。基于这些原则,本研究设计了基于大田作业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可定制化的通用农机远程智能管理平台。平台分别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农机合作社、农机手、农户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GIS 的农机信息库及农机位置服务、农机作业实时监测与管理、农田基础信息管理、田间作物基本信息管理、农机调度管理、农机补贴管理、农机作业订单管理等多个实用模块。研究着重分析了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平台部分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包括采用低精度GNSS定位系统前提下的作业面积的计算方法、GNSS定位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问题分析、农机调度算法、作业传感器信息的集成等,并提出了以地块为核心的管理平台建设思路;同时提出农机作业管理平台将逐步从简单作业管理转向大田农机综合管理。本平台对同类型管理平台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5.
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结合ElvisⅡ实验教学仪器和各种传感器模块,开发了一款功能丰富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为住宅提供实时监控。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采集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度、有害气体浓度、音视频与接近开关信号,通过LabVIEW前面板来实现显示、报警及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6.
根据2012年2月—2013年1月赤水河赤水市江段逐月渔获物调查数据,对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41种,隶属于3目7科38属。唇(Hemibarbus labeo)、蛇(Saurogobio dabryi)、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银(Squalidus argentatus)、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粗唇(Leiocassis crassilabris)、吻(Rhinogobio typus)和鳜(Siniperca chuatsi)为该江段的重要优势种,它们的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均在2%以上。聚类分析和排序分析显示,赤水市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显著,在50%的相似性水平上,鱼类群落可以划分为两个群组,其中群组Ⅰ包括4个冬季月份(2012年2月、3月、12月和2013年1月),而群组Ⅱ包括其它8个非冬季月份。对于群落季节差异贡献率较大的种类依次为唇、瓦氏黄颡鱼、蛇、大鳍鳠、鲤(Cyprinus carpio)、中华倒刺鲃、鲫(Carassius auratus)、粗唇、银、吻、鳜、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es),其中唇、蛇、鲤、鲫、吻和草鱼在冬季月份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非冬季月份,而瓦氏黄颡鱼、大鳍鳠、中华倒刺鲃、粗唇、银、鳜和切尾拟鲿的相对丰度以非冬季月份为高。典型对应分析(CCA)显示,水温和溶氧量是影响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7.
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斑马鱼的受精卵暴露于10、30和300μg/L DEHP溶液中,同时设置空白对照,96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斑马鱼仔鱼HPG和HPA轴上12个功能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0μg/L DEHP处理组的Cyp19b、GnRH3、Era和ERβ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GnRH2、Pomc、Mr、Mc2r、Crh、Gr和Crhbp基因在各DEHP处理组表达量显著降低,FSH-β和Crhbp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变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DEHP对斑马鱼胚胎/仔鱼阶段的2个主要内分泌分子通路产生了显著影响,将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的改变,从而可能影响斑马鱼的后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8.
为了探讨添加红枣提取物对促进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机体健康的可能性,选取体长为7.2~8.4 cm的健康虹鳟,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分别投喂红枣提取物添加量为0%(对照组)、0.25%、0.50%和1.00%的等氮等脂饲料,饲养56 d,养殖结束后测定12项血清生化指标和头肾的6个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中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含量三个红枣提取物组均出现极显著下降;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在0.50%和1.00%组极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也在0.50%和1.00%组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显著变化;总蛋白(TP)和白介素6(IL-6)含量在0.25%组出现显著增加;溶菌酶(LZM)活性三个红枣提取物组均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0.50%组极显著增加;补体4(C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在0.25%和0.50%组均极显著增加。在头肾中,与对照组相比,SOD、白介素1β(IL-1β)和补体3(C3)基因表达量在0.50%和1.00%组均为显著或极显著上调;Factor H基因表达量在0.50%组显著上调;过氧化氢酶(CAT)和LZM基因表达量在0.50%和1.00%组仅出现差异不显著上调。上述结果表明,在虹鳟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红枣提取物,可以起到促进肾功能,保护肝脏和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9.
针对膜下播种机排种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种子的落种过程。利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软件Pro/E完成了排种装置各零部件的三维造型,并将各零部件进行了虚拟装配。用组件装配中的机构分析进行运动仿真,并对各零部件的运动情况进行了干涉检查。结果表明,该设计中各零部件不存在干涉现象,结构设计合理,利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0.
斑鳜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鳜(Siniperca scberzeri Steindachner)又名石鳜、岩鳜,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鳜属。斑鳜为小型肉食性凶猛鱼类,自然环境中主要栖息于水质清新的江河溪流和大中型水库的上游流水环境中。斑鳜主要捕捉小鱼、小虾为食,属天然野生鱼类,生长期长,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有“淡水石斑”之美誉,其蛋白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清热、疗毒等药用价值,是新加坡、韩国等地人喜爱的传统名贵淡水鱼类,市场需求量很大,且小批量即可组织出口,具有巨大的出口需求和丰厚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