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3S"技术在水稻种植面积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稻主产区为样区,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对水稻种植面积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掌握水稻种植面积和变化趋势,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监测,为水稻生产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常规方法比较,具有精度高,时间短,人、财、物力消耗少,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2.
以鲜牛乳、蓝靛果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蓝靛果酸奶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鲜乳中添加3%的蓝靛果果汁、接种5%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种、添加7%的蔗糖,42℃下发酵至滴定酸度为70°T后,再于4℃的冰箱中冷藏10 h,可以得到口感纯正,感官细腻,组织状态良好,风味独特的蓝靛果酸奶.  相似文献   
83.
固原市原州区主要造林树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固原市原州区主要造林树种育苗技术,包括苗圃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前准备、播种、苗木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更多林农在育苗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84.
樟子松紫穗槐混交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本试验通过FCR技术从pGEM-HN质粒中扩增出了HR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N。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N肌肉注射免疫鸡后,HI血清抗体效价较空白对照组高,攻毒后鸡发病、死亡均少于空白对照组,有27%-36%的鸡耐过。但血清抗体效价较灭活苗组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灭活苗组高。试验结果表明HN基因在鸡体内,得到了表达,并使鸡获得了一定的免疫力,但保护作用不及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苗。  相似文献   
86.
采用不同除草剂配方进行冬前麦田除草效果对比试验,探索不同配方常规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为科学指导生产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烟草连作已导致土传病害发生、 烟株生长受抑制、 产量下降和品质恶化等问题。烟株对自身及土壤微生物产生的化感作用,是烟草产生连作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化感物质中的根系分泌物是烟株与土壤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物质,探索烟草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是生物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离、 鉴定烟草根系分泌物中主要酚酸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通过添加外源酚酸类物质,研究在液体培养基中烟草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酚酸类物质对病原菌及拮抗菌的影响,并在土壤中添加鉴定出的主要酚酸类物质; 通过土壤培育试验,研究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数量变化,特别是对烟草青枯病菌及其拮抗菌生长的影响。【结果】1)烟草根系分泌物粗提物对病原菌(茄科劳尔氏菌)生长的促进率为16.8%,对拮抗菌(短短芽孢杆菌)的生长抑制率达到29.4%; 2)UPLC-Q-TOF/MS检测根系分泌物中主要酚酸类物质为苯甲酸和3-苯丙酸,含量分别为0.25 μg/g干根重和1.15 μg/g干根重; 3)液体培养外源添加低浓度的苯甲酸(≤ 2 μg/L)和3-苯丙酸(≤ 3 μg/L)促进病原菌和拮抗菌的生长; 4 μg/L的苯甲酸对病原菌生长抑制作用不显著,对拮抗菌生长的抑制率达到90.2%,6 μg/L的 3-苯丙酸对病原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拮抗菌的生长抑制率达到81.1%,外源高浓度苯甲酸(≥4 μg/L)和3-苯丙酸(≥ 7 μg/L)抑制病原菌与拮抗菌的成长; 4)土壤中添加3 μg/kg土的苯甲酸时,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增加12.3%,而拮抗菌的数量减少21.0%,土壤细菌、 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分别降低37.5%,41.9%和55.6%; 3-苯丙酸浓度达到8 μg/kg土时,拮抗菌生长量减少14.5%,对病原菌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细菌、 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分别降低69.9%,57.2%和80.7%; 5)土壤添加4 μg/kg的苯甲酸和7 μg/kg的3-苯丙酸后,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 Simpson指数、 McIntosh指数显著下降,分别仅为对照的57.7%、 94.1%、 88.1%和97.6% 73.3%、 80.0%。【结论】烟草根系分泌物粗提物促进病原菌生长抑制拮抗菌生长,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主要为苯甲酸和3-苯丙酸,液体培养中4 μg/L的苯甲酸或6 μg/L的 3-苯丙酸浓度是对病原菌生长抑制不明显但显著抑制拮抗菌生长的分界点,土壤外源添加3 μg/kg的苯甲酸或8 μg/kg的3-苯丙酸时,是土壤增加病原菌减少拮抗菌数量的分界点,同时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显著下降,病原菌对根系分泌物中苯甲酸和3-苯丙酸的利用优于拮抗菌,这也是烟草长期连作引起青枯病暴发流行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8.
【目的】烟草连作导致化感物质累积,探索化感物质中主要的酚酸类物质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可为克服烟草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将前期分离、鉴定出的烟草根系分泌物中主要酚酸类物质苯甲酸和3-苯丙酸接种到土壤中,模拟烟草多年连作土壤。试验设4个处理:对照(T0),向土壤中加入等量灭菌去离子水;添加苯甲酸3μg/kg土(T1);3-苯丙酸8μg/kg土(T2);同时添加苯甲酸3μg/kg土和3-苯丙酸8μg/kg土(T3),每处理5次重复。以MiSeq测序平台对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测序,探索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土壤中的茄科劳尔氏菌、短短芽孢杆菌、固氮菌、无机磷细菌、硅酸盐细菌等功能微生物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变化。【结果】T 1、 T 2处理土壤细菌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数目分别比对照T0降低了21.5%和17.0%,T3处理OTU数量低于T1和T2处理;T2处理土壤中优势微生物种群增多,结构平衡性降低,门上分类构成和微生物群落构成显著不同于对照。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显示,T2或T3处理土壤微生物聚类关系较近,都与T0处理较远;T3处理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显著提高,拮抗菌、固氮菌、无机磷细菌、硅酸盐细菌、细菌和真菌数量显著减少,且减少幅度大于T1、T2处理。【结论】根系分泌物中主要酚酸类物质苯甲酸和3-苯丙酸均能明显改变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降低土壤微生群落多样性,显著增加有害微生物数量的同时大大降低有益微生物数量。两种酚类同时存在的危害效果远大于单一酚类。  相似文献   
89.
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玉米生长的有关资料,分析不同生长阶段的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与气候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候产量与积温在玉米的苗期和成熟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降水量在玉米苗期是主要的气象因子之一;日照时数与气候产量在玉米的抽雄期和成熟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玉米苗期和拔节期降水量的异常,导致了八五二农场玉米1993年和2000年的产量大幅度减产,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0.
利用AHP—FUZZY方法综合评判花生新品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花生品种各因素占的权重,用模糊多级评判(FUZZY)对1997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参试品种的优劣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