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7篇
  21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为研究花前和花后弱光对不同小麦品种淀粉特性的影响,2020—2021年在西昌农科院基地设计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因素为品种,分别为蜀麦482、川麦39、绵麦51和昌麦34,副区因素为遮阴时期,分别为拔节-开花期(S1)和拔节-成熟期(S2),自然光强为对照(CK)。结果表明,遮阴显著抑制籽粒淀粉积累,拔节-开花期、拔节-成熟期遮阴使淀粉含量分别下降2.96和5.34个百分点,直/支比无显著变化。拔节-成熟期遮阴,A型淀粉粒(>10μm)数目、体积和表面积占比分别较CK提高0.10、4.49和5.01个百分点,α-淀粉酶活性提高36.6%,面粉降落值、糊化黏度和膨胀势降低,淀粉品质变劣;拔节-开花期遮阴降低绵麦51籽粒α-淀粉酶活性,较CK减小28.6%,淀粉糊化黏度、膨胀势和降落值显著增加,淀粉品质改善。绵麦51籽粒α-淀粉酶活性较高,是其他品种的1.55~2.61倍,淀粉峰值黏度、降落值和膨胀势分别较其他品种低948.1~1 597.8 Pa·s、108~211 s、2.95~3.88 g·g-1,且对光照变化更敏感。相关性分析表明,降落值与峰值黏度等糊化黏...  相似文献   
272.
汪雅  佘德勇  刘琼  孙奎  褚诗齐  程晋 《猪业科学》2022,39(12):35-37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用地日趋紧张,楼房养猪作为规模化养猪生产的模式之一,因其集约化程度高、节约土地、便于管理等突出优点,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被采用。  相似文献   
273.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管理FAIR原则从2016年正式发布到目前为止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围绕FAIR原则开展了诸多探索和研究,有力地推动了FAIR原则的实施和推广,本文旨在对相关学术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总结。[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从FAIR原则组织保障、FAIR的4个基本原则、FAIR原则的实践探索、FAIR原则的学科应用及FAIR原则的区域应用5个角度梳理国内外对FAIR原则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总结研究现状和已有成果。[结果/结论]国外对于FAIR原则的研究集中在理论、实施策略、评估方法等方面,并已在医学等学科领域展开了深入探索,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尚在起步状态,亟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相关组织的跟进。  相似文献   
27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促进了绿色农业技术的进步。发展和升级绿色农业技术是很多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升级绿色农业技术所涉及的部门众多、科学原理较为复杂。因此要想提升绿色农业技术水平,就必须严格把控绿色农产品质量和收益,有效解决绿色农业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5.
以中筋品种‘蜀麦482’、‘蜀麦969’,弱筋品种‘川农16’、‘绵麦51’为材料,在总施氮量(纯氮)为150 kg·hm-2和基追比为6∶4的条件下,设置底肥一次施用、追施拔节肥、追施孕穗肥3个施氮时期,开展两年两点试验。结果表明:(1)氮肥后移处理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及直/支比分别显著下降0.20~1.75个百分点、0.10~1.85个百分点及4.88%~10.42%,可分别解释23.92%~39.00%、37.65%~45.08%、24.29%~29.04%的变异,支链淀粉含量基本无变化。(2)施氮时期可解释糊化特性0.01%~13.5%的变异。氮肥后移后4个品种的糊化指标基本均有所提升,其中,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复值的变化达显著水平。(3)氮肥后移后籽粒中AGPase、SSS以及GBSS活性均有所增加,尤其是灌浆中后期20~35 d与底肥一次性施用处理差异多达显著水平,并且差异随灌浆的推移而增大,中筋品种表现尤为显著。(4)AGP-L、Sbe1D、Wx-DI基因表达量在灌浆中后期20~35 d显著降低。因此,弱筋品种追肥需提前,适宜...  相似文献   
276.
[目的]研究不同饲料对粘虫繁殖力的影响,以选择适宜的粘虫饲料。[方法]采用不同饲料饲养粘虫幼虫,对粘虫繁殖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粘虫个体重量、繁殖力、死亡率影响较大,以玉米苗饲养粘虫效果最优,粘虫化蛹率为91.71%,产卵量为611.49粒/只,卵孵化率为66.38%,其次是墨西哥玉米草,粘虫幼虫重量为0.329g/头,羽化率为93.83%。人工饲料生产成本最高,墨西哥玉米草生产成本最低,比人工饲料降低成本52.76%。[结论]墨西哥玉米草最适合用作规模化饲养粘虫。  相似文献   
277.
枯叶蛱蝶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自然界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is Boisduval分布在潮湿天然阔叶林。成虫主要发生期在5-9月;卵期约6d;幼虫期约36d,5-6龄,以5龄居多;蛹期约10d;1个世代约需50余d。在温度22-31.5℃,湿度48%-98%奈件下繁殖饲养状况良好,生长情况近似野外,但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幼虫生长速度加快,幼虫期从野外的36d左右缩短为16.8-23d。在重庆,除取食马兰外,还有爵床Rostellularia pracumbens(L.)Nees和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Nees等为其寄主植物。枯叶蛱蝶是一种野外种群数量低、不易见到,观赏、研究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成虫出现期长达7-9个月。容易养殖的蝴蝶并且寄主植物容易大量栽培,在蝴蝶养殖产业化过程中,可作为先导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