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9篇
  3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13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极端的气候变化会因农作物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导致减产,增强农作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含羞草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白色+低光照强度组、白色+中等光照强度组、白色+高光照强度组、蓝色+中等光照强度组、红色+中等光照强度组5个实验场景,以自然光对照,探究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光质对含羞草环境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较低的条件下,受滴水刺激后的含羞草叶片的张开程度较大,含羞草的适应性较强;红光组的含羞草叶片张开程度最小,对环境的适应性最弱,蓝光组的张开程度比红光组大,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白光组的含羞草适应性最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含羞草的适应性逐渐增强。本研究为优化含羞草设施栽培的光照和光质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试验拟通过建立兔源性肺炎克雷伯氏菌的PCR检测方法,为规模化兔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以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保守序列khe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反应体系,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选择不同菌株进行PCR扩增来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接着对不同浓度的肺炎克雷伯氏菌DNA进行PCR扩增,以检测该方法的敏感性。对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当引物浓度为50μmol/L,退火温度为52℃时,特异性条带最亮。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只有肺炎克雷伯氏菌有特异性条带出现。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检测出的DNA最低浓度为1.83 ng/μL。研究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3.
甘蓝结球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与裂球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4份耐裂球性不同的甘蓝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对甘蓝结球过程中球叶中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4大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探讨甘蓝裂球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结球期,耐裂球材料各个时期的IAA、GA3含量均高于易裂球材料。ZR含量对甘蓝的裂球性影响不大。ABA含量在4种内源激素中含量值最大,而且耐裂球材料与易裂球材料间的动态差异较大。叶球生长后期(IAA+GA3+ZR)/ABA比值高可使叶球保持较高的生长势头,从而承受内部生长应力的能力较大,减少叶球开裂。  相似文献   
104.
一个用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转育辅助选择的SCAR标记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一个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OTII900被转化为显性的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标记STII900,它可用于甘薯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转育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05.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育系K132A、保持系K132B不同发育阶段花药的生化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不同发育阶段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比活力明显高于保持系,且呈逐渐增强趋势,而保持系却逐渐减弱。但是,不育系过氧化氢酶的比活力低于保持系,推断由于酶活性的异常变化引起花粉内代谢的失调从而导致败育。为阐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大白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与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更新密切相关,而且是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改良的基础。在遗传多样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种质问的相似和相异性,探讨作物的起源和演化,研究种质问的亲缘和系统分类关系,已经成为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65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茸毛、中肋色、中肋长度、叶球重量等农艺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存在较大的极差,不同的性状在不同的材料之问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状,如茸毛的变异系数达到了77.5%,中肋色的变异系数为53.5%;株高的极差达到60.0cm,叶片长度极差达到了62.0cm;直接影响植株开展度的中肋长度不仅变异系数较高,为40.0%,极差也较高,为49.6cm,同时,质量性状中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我国的大白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极其显著的遗传差异和丰富的多样性,如此多样的资源为我们进行大白菜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吉林省是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也是国家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粮食作物种植中,玉米是吉林省的“看家”作物,其种植面积达304.7万hm^2,占全省耕地总资源的55%,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8.2%。吉林省也是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由于其地处东北松嫩平原腹地,坐落于中国“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有着得天独厚、特殊的玉米生产自然优势和良好的玉米生产技术与机械化基础,因此,吉林玉米的生育特殊性一直成为机械化收获技术“攻克”的巅峰,多年来,吉林省的玉米种植技术水平、特别是机械化生产装备水平,似乎成了中国玉米机械化生产装备水平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08.
SF480发动机机体的有限元和试验模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实验模态与有限元理论模态分析,对SF480型发动机的机体进行了动态特性研究。首先,在Pro/Eingeer中建立机体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导入ANSYS中进行网格划分,得到其有限元模型;再采用子空间迭代法进行模态求解,得到前1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另外,用脉冲激励法在实验室对机体进行模态实验,得到实验模态参数。通过理论模态与实验模态参数的对比,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机体模态的规律,为该类型发动机的机体结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单倍体自动分选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导入基因标记后杂交诱导产生的玉米籽粒,设计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玉米单倍体高通量自动分选系统。系统主要由传动部件、斜面翻滚部件、信号采集与处理部件,以及籽粒分选部件4部分组成。斜面翻滚部件表面有凹凸纹理,可使玉米籽粒在下落翻滚过程中产生多种姿态,试验使用这一方法获得含胚面图片的成功率达90%。信号采集与处理部件通过提取玉米籽粒胚面的SIFT特征来判断籽粒属性,并将属性结果发送给籽粒分选部件,分选部件根据结果控制直线滑台的运动以实现籽粒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单倍体的正确识别率为95%,可很好地实现玉米单倍体的自动分选。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根施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对早春茬日光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黄瓜‘中农2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根区滴灌方式,以1、5和10 mg/(株·次)为处理,以滴灌等量清水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根施1 mg/(株·次)显著提高黄瓜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和根系活力;同时该浓度处理显著提高叶绿体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从而增加了黄瓜产量,单产比对照增加9.33%,但对果实品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无显著影响。在早春茬日光温室黄瓜生产过程中,根施1 mg/(株·次)可促进黄瓜生长,提高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