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4篇 |
农学 | 24篇 |
基础科学 | 32篇 |
7篇 | |
综合类 | 146篇 |
农作物 | 32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61篇 |
园艺 | 23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accephala DC.)是目前常用观赏植物。该研究中,菠菜BADH(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用农杆菌介导转入了羽衣甘蓝中,共获得了7株转基因植株,并经PCR、South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BADH基因已整合到羽衣甘蓝基因组并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在盐胁迫下,转基因植物中的BADH酶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型植物,而转基因植株的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明显低于野生型植物。表明BADH活性增加,膜的渗透性保护能力也增强,转基因植物的抗逆性增加。同时,在盐胁迫下转基因羽衣甘蓝植株平均主根长、鲜质量、成活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植株,而干质量/鲜质量明显低于野生植株。转基因羽衣甘蓝耐盐性明显增强,该转基因植物可以为羽衣甘蓝抗性育种提供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62.
氮素对巨菌草苗期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菌草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素对巨菌草苗期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株高、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分根数、根尖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片数、叶面积、茎粗则呈上升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先增大后减小,胞间CO2浓度(Ci)则逐渐降低;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硝态氮(NO-3-N)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适量的氮素供应(5.00~10.00mmol/L)可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MDA含量及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有利于植株生长并增强了其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氮素供应不足(0.00~0.50mmol/L)或过量(15.00mmol/L)均不同程度限制了植株的正常生长及生理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由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后天性和先天性因素引起的以种母猪不育、不孕、空怀、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少仔或产弱仔、滞后产或不产仔及母猪发情异常、公猪不育症及睾丸炎、睾丸萎缩等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相似文献
67.
68.
目前,影响家禽产品卫生质量的最大障碍有二:一是动物疫病,二是有害物质残留(如药物、黄曲霉毒素、铅、砷、汞等重金属元素)。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追求肉、蛋食品的安全、优质、无残留、无疫病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及欢迎。绿色家禽产品的推广,适应了当今人们消费需求。可以预见,绿色产品必将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而发展绿色养殖业,将保证养殖业得以持续发展。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就绿色养殖管理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以供参考。一、环境环境的选择应注意两个方面:其一,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没有工业“三废”污染的地方。大气… 相似文献
69.
利用Fhb1基因功能标记选择提高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霉病已上升为黄淮冬麦区的主要病害, 提高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成为该麦区主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宁麦9号、生选6号、建阳798、建阳84、苏麦3号和宁麦13均携带Fhb1基因, 对赤霉病表现中抗水平以上。本研究以这6个品种(系)为供体, 分别与高感赤霉病的周麦16矮败小麦近等基因系杂交和回交, 构建6个回交群体。利用Fhb1基因的KASP标记在回交后代中进行基因型分析, 分别选择携带和不携带Fhb1基因的可育株, 对后代株系进行单花滴注接种鉴定和田间病圃自然鉴定。回交后代携带Fhb1家系整体抗性达到中感, 比不携带Fhb1家系的平均病小穗数低4.2 (P < 0.01), 平均病情指数低4.0, 比轮回亲本周麦16的平均病小穗数和病情指数分别低8.1 (P < 0.01)和28.4 (P < 0.01)。不同供体品种(系)回交后代在赤霉病抗性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以生选6号为供体的回交后代家系抗性表现最好。本研究表明, 利用Fhb1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