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篇 |
农学 | 8篇 |
基础科学 | 10篇 |
8篇 | |
综合类 | 70篇 |
农作物 | 8篇 |
水产渔业 | 26篇 |
畜牧兽医 | 69篇 |
园艺 | 10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病毒病是海南冬季蔬菜生产上的一类重要病害,发生为害日趋严重。通过对海南17个市县88个乡镇冬季蔬菜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同时采用ELISA或PCR方法对田间采集的1 385份样本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病毒病发生严重程度依次为黄瓜辣椒小白菜南瓜樱桃番茄菜豆豇豆。150份黄瓜样本中,CMV、CGMMV和TMV检出率分别为63.3%、22.67%和21.33%;180份南瓜样本中,CMV、TMV和CGMMV检出率分别为53.89%、5%和1.12%;220份辣椒样本中,CMV、TMV和TSWV检出率分别为49.1%、41.4%和1.53%;170份樱桃番茄样本中,TMV、CMV、BBWV和粉虱传双生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0%、34.7%、1.18%和3.53%;350份小白菜样本中,Tu MV和CMV检出率分别为49.1%和20.9%;130份菜豆样本中,CMV和BBWV检出率分别为30%和12.3%;195份豇豆样本中,CMV和BBWV检出率分别为9.2%和2.6%。CMV可以侵染已检测的4个科的所有蔬菜种类,检出率在9.23%~63.33%。已检测的所有蔬菜种类中,均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病毒的混合侵染,混合侵染率在0.56%~26.36%。 相似文献
32.
中东大麦群体农艺性状多样性与生态地理因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16份大麦材料(引自中东5个不同生态地区的5个野生大麦自然群体和其相应地区的5个农家种大麦群体)分2a种植在陕西关中地区,对其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麦群体间分别在株高、穗长、芒长、穗下节长、旗叶宽、旗叶长、穗粒数、分蘖数等农艺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大麦群体间总体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野生大麦群体间多样性高于农家种。3个地区的大麦农艺性状差异更加显著;野生大麦群体间多样性高于其群体内,而农家种大麦群体间多样性低于其群体内。试验材料的农艺性状和来源地生态地理环境关联分析表明,部分性状可以和生态地理环境相关联,主要是和作物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与温度、降水量及海拔等因素相关联;与农家种大麦相比,野生大麦与生态地理环境的关联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3.
34.
间作木薯对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间作木薯对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为判断胶园间作木薯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撑。以橡胶与木薯间作为处理,橡胶单作为对照,采用传统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橡胶树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及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间作模式下橡胶树根际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真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真菌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H和Chao1指数虽有降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2)门分类水平上,2个处理的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相近,共有的3大优势菌门均为Ascomycota、Zygomycota和Basidiomycota。间作木薯降低了橡胶树根际土壤中Zygomycota和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但提高了Ascomycota相对丰度,达到91.54%;(3)属分类水平上,2个处理中相对丰度比例前10的优势菌属占所有检测出菌属的61.30%~65.59%,间作木薯提高了橡胶根际土壤中Phyllosticta、Gibberella和Lecythophora的相对丰度;(4)土壤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对橡胶树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α-多样性产生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因此,间作木薯增加了植物对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橡胶树根际土壤肥力下降,进一步降低了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多样性,同时增加了病原真菌的丰度。 相似文献
35.
低海拔异地育肥牦牛与本地杂交肉牛(秦川×西门塔尔)在不同非蛋白氮水平饲粮条件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异地育肥牦牛模式,本试验对比了低海拔异地育肥耗牛与本地杂交肉牛(秦川×西门塔尔)在同等条件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差异。将体重相近的8头1岁本地杂交肉牛(秦川×西门塔尔)和8头4岁青海牦牛各分为2组,每组4头,同一品种的2组试验牛分别饲喂低非蛋白氮饲粮[LNPN,饲粮中缓释尿素添加量为1.0%(干物质基础)]和高非蛋白氮饲粮[HNPN,饲粮中缓释尿素添加量为1.5%(干物质基础)]。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结果发现:牦牛与肉牛均在LNPN条件下表现出最高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最小的料重比。饲粮非蛋白氮水平未对牦牛与肉牛的血常规指标造成显著影响(P0.05),但是牦牛在各饲粮条件下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肉牛(P0.05),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 CHC)和血小板数目(PLT)显著低于肉牛(P0.05)。饲粮非蛋白氮水平未对肉牛和牦牛各项血清生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牦牛在各饲粮条件下血清总蛋白(TP)、尿素氮(UN)、肌酐(GREA)、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和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均显著高于肉牛(P0.05)。牦牛在HNPN条件下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LNPN条件下(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肉牛和牦牛育肥饲粮中添加1.0%的缓释尿素替代饲粮蛋白质是可行的;低海拔异地育肥牦牛不会对牦牛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6.
石油价格上涨与提高农民补贴的内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ranger检验方法,采用2008-01-2011-12的数据对国际石油价格、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国内粮价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考察在此相互关系下的农民利益问题.结果表明,农民不仅没有从最近一轮粮食价格上涨中获得更多收益,还承受了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成为油价上涨的直接受害者.研究认为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相关补贴政策以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37.
筇竹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并对其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筇竹叶片表皮细胞长5.22~20.38μm,宽3.90~14.68μm;泡状细胞长14.98~34.88μm,宽9.99~32.97μm;叶肉细胞长7.67~25.20μm,宽2.68~13.86μm;薄壁细胞长5.68~13.74μm,宽2.70~10.09μm,厚壁细胞长3.11~11.64μm,宽1.83~8.19μm。筇竹叶片在解剖结构上存在变异,各指标变异系数为9.30%~26.08%,除个别指标外,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上;构建了筇竹叶片各类细胞长宽之间的回归方程,可用各类细胞的宽度对各类细胞的长度进行预测。发现仅少数指标之间存在差异,多数指标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筇竹秆龄并没有对叶片形态特征产生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8.
为了获得重组的银狐生长激素,本试验用Trizol的方法从银狐脑垂体组织中提取总RNA,以m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生长激素成熟cDNA片段并克隆到载体质粒pMD18-T中;通过含有BamHⅠ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从pMD18-T-fGH中亚克隆出cDNA片段,并将其重组到pPROEXTMHta质粒中,构建了银狐生长激素原核表达质粒pPROEXTMHta-fGH。将pPROEXTMHta-fGH原核表达质粒转化DH5α大肠杆菌,用终浓度1 mmol/L IPTG进行诱导,通过SDS PAGE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转化的大肠杆菌中检测到分子量为26 kD的fGH蛋白的存在,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5%,并且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39.
40.
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道了江苏省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以及数量分布规律,调查结果表明,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105种,其中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类是构成该区域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三者约占总种数的93.33%.底栖生物年平均生物量为0.3285 g·m -2,夏季高于春季;平均栖息密度0.5460 ind·m -2,也是夏季高于春季,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组成均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优势,北部海域生物量高于南部海域.按照生态特征调查海域的底栖生物可以分为5个群落,各群落有自己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