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1篇
园艺   5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甜菜单粒种为基础材料,用回交转育方法,即选择优良单粒种群体品种的优良有粉植株,作为选育保持系的后备株,广泛筛选保持类型植株。初步认为:不同品种(品系)之间,保持类型植株出现的频率有差异,其中以单204的保持能力较高;品种(品系)内姊妹系植株之间杂交后代,育性分离大,不易选到具有保持类型植株。在F1代杂交组合中,中间类型植株(半不育型)出现频率为零的组合,后代育性分离程度较低,育性比较易稳定,是选育保持系理想的组合。  相似文献   
12.
以引进的甜菜单粒种F_1杂交种为材料,应用套袋自交、镜检、分离等不同选择方法,获得了4个不同倍数性的甜菜二环系及一批有价值的优良二倍体单粒种雄性不育系。目前,以TD401为母本、以多粒种为父本配制的较优组合,已参加了黑龙江省区域化试验。不同来源的二环系,其经济性状、抗褐斑病性表现及育种利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3.
以25个新疆甜菜品系(种)为材料,对块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头长度的变异系数较大为29.14%,根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86%。在相关性上,糖甜菜根宽、根颈周长、根头长与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甜菜含糖率与根体长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含糖率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21%,对根重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53%。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含糖率性状选择上,应注意选择根颈长度、根颈周长、根体长度大,根沟较深的品系(种)。在根重性状选择上,应注意选择根宽、根颈周长、根颈长度大,根沟较浅的品系(种)。  相似文献   
14.
甜菜是二年生植物,由播种到种子成熟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第一年播种培育母根,第二年采种)。目前我国甜菜产区所繁殖的甜菜种子,是利用春、夏播种的母根,经过越冬贮藏于翌年春季移栽采种。 根据国际材料报导,冬季一月分气温在-4℃等温线以南的地区,种植甜菜,当年不经过起收越冬贮藏的手续,可以在原生长地上露地越冬,于翌年春季仍然继续生长、抽苔、开花、结实。利用这  相似文献   
15.
甜菜遗传单粒型多倍体杂交种──新甜(单)8号系以二倍体遗传单粒雄性不育系TDM102为母本,以多粒四倍体品系T412和多粒二倍体品系T217的4:1机混群体为父本,按母父本3:1自然杂交,母系收获利用。该品种在新疆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1991~1993年),18,点次根产量平均超过对照新甜6号11.49%,含糖率超过对照0.58度;生产示范中(1992~1993年)8点次平均根产超过对照15.26%,含糖率超过对照0.77度。该品种抗褐斑病,适于机械精量点播和应用纸筒育苗技术,适宜在新疆全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育成的甜研303、甜研202两个新品种,于1991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命名推广。甜研303(原代号83315)是由四倍体甜425与二倍体甜202杂交育成的多倍体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丰产性能稳定、含糖较高、抗褐斑病、耐根腐病、适应性广。在1987~1990年的省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产糖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7.0%~25.2%,含糖率提高0.6~1.0度。褐斑病感病级数降低0.5级。该品种适合在黑龙江省肇东、明水、依安、拜泉、林甸、呼兰、阿城等地及黑龙江垦区种植。在全国甜菜品种区试中名列前茅,并已在吉林、内蒙、新疆等地进行生产示范,是一个很有增产增糖潜力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制糖工艺对甜菜品质的要求生产甜菜主要用以榨糖,甜菜糖占工业制糖量约45%左右。但随工业发展的需要,欧洲有的国家也有专门培育适于作酒精用的甜菜品种。制糖工艺为提高加工效益,对甜菜的品质要求比较严格。品质优劣主要指根中……  相似文献   
18.
甜单一号其母本四倍体甜单401为由PEK品种通过镜检提纯及经含糖率、抗病性状等多轮选择,表现性状整齐、丰产性强、其父本二倍体甜209为高糖、抗病的自交系,母父本以3:1自然杂交选育而成。试验结果表明,甜单一号振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11.7%、0.08度与12.27%。甜单一号为标准偏丰产型、单粒、多倍体杂交种,适宜机械化精量点播及纸筒育苗移栽,适应性广且丰产、稳定性强,已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开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以来农作物一代杂种已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利用。实践证明由于采用了优良的一代杂种,明显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一代杂种之所以有较强的优势,一方面是由于双亲有较高的配合力,另一方面与其自然杂交率高有其密切关系。甜菜虽属异花授粉作物,但是两个品种(品系)间自然杂交率仅为50—60%,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杂交优势效果。甜莱属于聚合花果,花器较小,通过人工去雄法大量  相似文献   
20.
甜菜是二年生异花授粉作物,其育种难度较大。但由于育种家们的努力,现在已经育成了丰产、高糖、抗病和工艺纯度高等各种类型的品种。1976年报导,世界平均甜菜苗产达3,746斤。从含糖率来看,,据1976年报导,美、苏、英、法、波、西德等十二国平均为16.2%,比1850年F·库安厄育成的“帝国甜菜”高2.5度。为使我国甜菜育种工作适应“四化”建设的要求,作到多出、快出甜菜优食品种。现将国外甜菜育种工作,略予综述,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甜菜育种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