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1.
为探明湘西黑藤精油对白纹伊蚊的卵和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菜粉蝶3龄幼虫、斜纹夜蛾3龄幼虫、棉蚜和烟蚜无翅成蚜的杀虫活性,通过浸渍法、夹毒叶碟法、点滴法和玻片载蚜法测定了该精油对上述昆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湘西黑藤精油对白纹伊蚊的卵没有毒杀活性,但对其初孵幼虫和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24 h的LC50值分别是11.3 mg/L和38.5 mg/L;在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精油虽然对3种供试鳞翅目幼虫没有触杀和胃毒活性,但有较弱的拒食活性,24 h的拒食率分别是38.6%,17.1%和6.7%;对棉蚜和桃蚜的毒杀活性也较差,24 h的LC50值分别是213.1 mg/L和235.1 mg/L.  相似文献   
112.
信阳毛尖与黄山毛峰及西湖龙井的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阳、黄山、杭州的茶树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信阳毛尖、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其中信阳的鲜叶由3个公司加工成3个信阳毛尖茶样,共5个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提取香气物质,结合感官审评和GC–MS,分析3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特点及成分构成。结果表明:3个信阳毛尖茶样香气均表现为清香,黄山毛峰茶样香气馥郁带兰花香,西湖龙井茶样香气浓郁带高火香;5个茶样共检测出香气成分74种,其中共有香气成分24种,5个茶样中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物质的含量最高;信阳毛尖茶样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芳樟醇、壬醛、环氧芳樟醇、反香叶醇、δ–杜松烯、反–橙花叔醇、棕榈酸、反式植醇;黄山毛峰茶样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棕榈酸、β–芳樟醇、反香叶醇、壬醛、己醛、反式植醇、环氧芳樟醇、庚醛,且在黄山毛峰茶样中检测出苯乙醛、脱氢芳樟醇2种独有的令人愉悦的香气成分;西湖龙井茶样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芳樟醇、反香叶醇、环氧芳樟醇、壬醛、顺氧化芳樟醇、己醛、δ–杜松烯、δ–杜松醇,西湖龙井茶样中检测出烷烃类和吡嗪类物质的数量较多,但未检测出棕榈酸。  相似文献   
113.
大孔树脂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为地肤子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地肤子总皂苷的洗脱率、得率、总皂苷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地肤子的70%乙醇提取液260 ml上D-101-Ⅰ大孔树脂柱(1.5 cm×15 cm,生药0.223 8g/ml),体积流量为1.2 ml/min。先用3BV(3倍体积)蒸馏水洗去杂质,然后以3BV50%乙醇溶液洗脱。结果与结论:通过大孔树脂富集与纯化后,地肤子总皂苷洗脱率为90.56%,总皂苷得率为42.59%,总皂苷精制度达261.73%,所用方法可较好地纯化地肤子总皂苷。  相似文献   
114.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 Linked Immunity Absorb Assay, ELISA), 研究5个不同物候型茶树栽培品种在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生育周期及春季腋芽萌发前后茶梢叶片内源GA3(gibberellic acid)、ABA(abscisic acid)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在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期间, 各品种成熟叶片GA3的含量在各年度均随着茶树生长呈现“快速降低—略有上升—下降—快速升高”两度上升、两度下降的变化趋势, GA3含量第一次上升的时间呈早生种早、晚生种迟的趋势; ABA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呈早生种早、晚生种迟的趋势。5个供试品种成熟叶片GA3的年平均含量总体为早生种高于中生种, 中生种高于晚生种。冬季茶树休眠期间, 成熟叶片GA3的含量处于整个生长周期的最低点, ABA的含量处于整个生长周期的最高点。11月至翌年1月, GA3的平均含量和GA3 /ABA值与其越冬芽的萌发期呈显著相关。春季茶树腋芽萌发进程中, 嫩梢GA3的含量总体高于成熟叶片, ABA的含量总体低于成熟叶片。  相似文献   
115.
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茶氨酸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600、800、1 000 mg/L)的吸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pH6~11时,pH值对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吸附量影响不大;在温度303~323 K和茶氨酸质量浓度范围内,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热力学参数(吸附焓、自由能、吸附熵)表明此吸附过程是吸热和自发的.  相似文献   
116.
韩语汉字词"茶"共有?和?两种文言方式,其中?公认为广东方言演变而来,但?的发音即不同于广东方言cha也不同于福建厦门方言tay,纵观以往的研究也均无对?的文言溯源考证。汉字词"茶"是在韩语有言无文期,来自汉文化的舶来品;宋代和高丽交往甚密的北苑贡茶所在地,福建闽北地区方言"茶"的发音和?完全一样。本文从语言学、传播学和考古学入手,论证韩语?的音源于福建闽北地区方言的推断。提出茶的世界发音演变"三元说——广东·厦门·闽北",望引起中韩相关领域学者注意并指正,共同探讨与论证。  相似文献   
117.
湖南红茶特征滋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了解湖南红茶特征滋味化学成分,本研究选取了湖南红茶代表性样品和典型外省样品,采用电子舌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技术对红茶样品滋味进行评定及化学成分检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可视化模式识别方法比较了不同嫩度等级和不同滋味类型湖南红茶化学成分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糖组分总量、葡萄糖、麦芽糖、茶多酚、茶褐素、氨基酸组分总量、鲜味氨基酸、茶氨酸、茶黄素等含量可作为区分湖南红茶和外省红茶的主要滋味成分,其中糖组分总量、葡萄糖、麦芽糖、茶黄素等含量湖南红茶显著高于外省红茶。(2)一级湖南红茶茶汤中滋味化合物含量普遍较低,除氨基酸、茶褐素外,其他主要滋味成分均显著低于二级茶样;二级湖南红茶茶汤中滋味化合物在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等含量上表现突出;三级湖南红茶以儿茶素组分总量、糖类化合物、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含量相对较高,以茶多酚、氨基酸、茶褐素等成分含量相对较低。(3)“甘鲜味”茶汤中咖啡碱、儿茶素组分总量、非酯型儿茶素、EGC、茶黄素显著低于“略苦(浓)”茶汤。该研究结果可为湖南红茶产品的分类鉴别和滋味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脂肪组织类型与人体代谢密切相关,通过饮食或营养干预将白色脂肪细胞转变为产热的米色脂肪细胞是一种减少脂肪积蓄、调节代谢的安全策略。目前关于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作用的研究多聚焦于肥胖群体,为探究EGCG对非肥胖代谢紊乱群体的内脏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的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非肥胖型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Goto-Kakizaki(GK)大鼠,给予每日高脂饮食,并进行40 mg·kg-1和80 mg·kg-1 EGCG灌胃干预,检测GK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及米色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UCP1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80 mg·kg-1 EGCG灌胃干预对GK大鼠摄食量和体质量无明显影响,但能够促使脂肪细胞呈现向多房型脂肪细胞转变趋势,并显著上调米色化相关的Pparg、Ppargc1a、Ucp1基因表达水平和UCP1蛋白表达水平,具有诱导高脂饮食GK大鼠内脏附睾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的作用,且表现出调节脂质代谢的潜力。结合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EGCG对高脂饮食GK大鼠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的诱导作用机制可能与...  相似文献   
119.
综述了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包括比色法、毛细管电泳法、免疫学方法、色谱分析法等,并总结了国内外茶叶中PAs残留研究现状,分析了茶叶中PAs的毒性作用以及国内外关于PAs的限量标准。我国目前尚缺乏茶叶中PAs的检测标准,迫切需要制定与欧盟规定相符的21种PAs的检测标准,并展开茶叶PAs污染水平监测与风险评估研究,为确保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积极应对欧盟贸易壁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0.
安化黑茶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模式探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湖南省安化县境内风景秀美,黑茶文化渊远流长,具有开发黑茶文化旅游的独特资源。融合旅游与黑茶文化进行开发对提升安化茶产业战略地位、旅游文化品味、拉动经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安化黑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疏理,并提出开发以观赏为主的初级旅游产品、以体验为主的动态旅游产品和以传承性为主的艺术旅游产品三位一体的立体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