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普通小麦组织培养一步成苗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优良苗木的快速繁殖和筛选变异体上。我们已在水稻和麦类上作过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在这一技术环节中,通常是采用两步法,即在脱分化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然后在再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光培养诱导绿苗。这种方法所需时间长,费工、费事,又多消耗药品。为此,有人提出采用一步成苗法进行组织培养。所谓一步成苗法,就是在一种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22.
玉米细胞悬浮系的建立与单细胞培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30、辽7352和丹340共3个玉米自交系的雄幼穗为外植体获取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细胞系,在改良MS、改良B5、改良1/2B5 培养基中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试验中发现 ,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细胞悬浮系有很大影响,其中供试材料330表现最好,圆形细胞率平均达16.5%,改良1/2B5 培养基有利于细胞悬浮培养,500mg·L-1的水解酪蛋白对悬浮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2,4 -D的浓度影响悬浮细胞的生长和细胞成活率,浓度为1.0~2.0mg·L-1时比较适宜。细胞悬浮培养5~7d继代1次。在悬浮培养1个月后 ,经400目镍网过滤筛选,获得单细胞。单细胞培养中,激素水平和培养方式影响单细胞的分裂率,其中2,4-D的浓度为0.5~1.0mg·L-1时比较适宜。浅层培养和看护培养有利于单细胞的生长。在单细胞培养过程中试验获得了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23.
沈阳农学院农学系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兼遗传研究所副所长马鸿图同志,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经过二十多年的刻苦努力,成绩显著,为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被评为系、院和农牧渔业部的先进教师、优秀教师,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及获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沈农447杂交高粱的培育者六十年代末,辽宁的农村主要是吃高粱米,当时高粱单产很低,米质也不好。为了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国的农业育种家们纷纷利用从美国引入的高粱细胞质核互作的雄性不育系3197A选配杂交高粱。经过努力,一批杂交高粱选育出来了,产量不低,  相似文献   
24.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在DNA基础之上的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本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遗传学研究以及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5.
<正> 为进一步搞好黄牛改良,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黄牛进行了调查,重点对毕郭镇、蚕庄镇的西杂牛和本地牛做了测量。经过整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全县养牛基本情况我县黄牛改良始于1965年,1979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夏洛来等肉牛的冻精颗粒进行人工授精。1985年以来,全县重点推广了  相似文献   
26.
高粱DNA提取纯化方法的比较及RAPD反应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高粱叶片为试材,采用4种方法提取DNA,并对这4种方法进行比较,选择高粱DNA提取纯化的最佳方法,同时对高粱RAPD反应条件进行研究,从而建立了一个适合高粱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系统。  相似文献   
27.
玉米果皮保护籽粒发育和灌浆期间种子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果皮也影响水分向种子內外的移动。虽然水能在果皮內自由流动,但基本不是通过它的外表皮吸收水分。果皮的厚度和透性是决定玉米籽粒干燥速率的重要因素。薄果皮品种的干燥比厚果皮品种的快。较厚的果皮也可以较好地抗御籽粒发育期间内部的压力,并防止种子炸裂不使其暴露于病原菌之中。果皮的厚度不大受环境的影响。破碎的果皮与减少发芽、出苗和幼苗活力有关。果皮的柔软性在加工的甜玉米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品质因素。柔软性,即果皮对受咀嚼而  相似文献   
28.
高粱单倍体组织培养的二倍化L.A.Elkonin等现已清楚,在从单倍体高梁幼叶所得到的细胞系以及在初始培养中所出现的二倍再生植株中,二倍体植株占优势(Elkonin等,1987)。本文报道原始外植体的个体发育阶段和培养基里2,4-D浓度对再生植株倍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多药与毒性化合物排出转运蛋白(multidrug and toxic compound extrusion,MATE)是一类次级转运蛋白,可以转运离子、激素、多种抗生素与药物等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全基因组分析的方法,已在很多植物中对MATE家族基因进行了系统鉴定,但是在黄瓜中MATE基因的大规模分析还未报道。【方法】基于黄瓜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HMMER、PFAM和SMART软件对黄瓜MATE家族基因进行鉴定。采用MEGA、GSDS、PlantCARE、ProtParam和MEME等软件分析黄瓜MATE家族基因的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和启动子中含有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保守基序等。基于已发表的各种转录组数据,分析了MATE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响应根结线虫和白粉病菌侵染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黄瓜全基因组中鉴定得到47个黄瓜MATE基因(CsMATE1-CsMATE47),其不均等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进化发育分析可将黄瓜MATE成员划分为4组(Group A~Group D)。由蛋白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可知,同一个组的很多成员有相似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细胞内可溶性物质浓度、活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东乡野生稻耐寒性的生理影响。[方法]以东乡野生稻为材料,同时以2种普通栽培稻协青早B和农大288为对照,对比检测它们在各个生长时期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各个生长时期东乡野生稻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维持在较高的浓度;过氧化物酶也保持较高的活性;叶片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波动不大,较对照水稻品种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东乡野生稻耐寒生理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