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373篇
农学   286篇
基础科学   410篇
  157篇
综合类   2104篇
农作物   247篇
水产渔业   217篇
畜牧兽医   1505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18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铅是一种有害的元素,畜禽连续摄入铅超过安全范围,会通过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肾脏危及健康。同时,铅在动物体内蓄积通过食物链也影响人体健康(袁建敏等,2003)。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对饲料添加剂及饲料中铅的含量做出了限制。同时,某些矿物饲料及鱼粉中,往往带有较高水平的铅。石粉、磷酸盐等矿物质饲料由于产地不同,铅含量变化很大(几个mg/kg~几百个mg/kg);骨粉及肉骨粉也可能含较多的铅,因此,加强饲料中铅的控制对保证饲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2.
以川优9527(V1)、Y两优900(V2)、准两优527(V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T1)、当地农民习惯施氮(T2)、氮肥后移减氮20%(T3)、有机无机肥配施与氮肥后移减氮20%(T4)、增密与氮肥后移减氮20%(T5)、控释肥尿素配施减氮20%(T6)6个处理,研究不同减氮模式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T2处理相比,T6处理产量与之相当;T5、T4、T3处理产量提高,V1、V2、V3中T5和T4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2.9%、23.7%、23.8%和12.3%、14.1%、13.8%,T3处理分别提高7.8%、14.1%、7.6%,T5、T4、T3处理产量提高主要归因于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穗率和有效穗数提高。与T2处理相比,T5、T4、T3、T6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回收利用率总体上均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总体均表现为T5>T4>T3>T6>T2,...  相似文献   
133.
对不同模式的玉米宽厢宽带移动式轮作模式和净作玉米从根量、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土地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宽厢宽带中作物根量高于净作玉米,增加了根系残留、宽厢宽带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从而有利于土壤疏松、养分的均匀利用;宽带作物的土壤水分利用率也高于净作;宽厢宽带模式土地生产力高于净作。  相似文献   
134.
利用BIOLOG和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研究了受足尾铜矿废水影响下的日本西那须地区渡良濑游水地东、西两侧土壤生物学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结果表明:东侧(对照区)土壤全铜含量为45.07mg/kg,有效态铜含量为0.42 mg/kg,同西侧相比,平均降低了19.32%和89.95%.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有效态铜、土壤有机质和C/N的影响,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和溶解性氮都迅速减小,东侧土壤具有较强的氮矿化能力,渡良濑游水地东、西两侧0-5 cm土层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生理代谢剖面在培养48 h后出现明显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值(AWC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趋于平缓增加.在48 h时培养后,西侧位点土壤的AWCD值与东侧相比,分别下降了40%,34%和16%;除B位点样品在20-40 cm土层深度的AWCD略高于其它3个位点外,其余样品的AWCD无明显差异.渡良濑游水地东侧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较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功能多样性也较高.渡良濑游水地西侧区域C位点土壤的格兰仕阳性菌、格兰仕阴性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东侧A位点,但渡良濑游水地东侧区域土壤3大类群微生物中细菌和放线菌比例更高.在渡良濑游水地自然恢复30多年后,东、西两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5.
夏日高温、高湿、易变的气候极易引发肉鸽的应激反应。夏日赛事较多,肉鸽机体消耗大,也容易造成肉鸽生理功能紊乱,肉鸽很多功能都会发生变化。一旦这些功能,特别是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回圈、神经、内分泌等功能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环境,肉鸽就会有各种疾病发生。为此,夏日肉鸽管理,营养调控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6.
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II土壤固碳潜力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农业大国,提高中国农田土壤碳收集能力对减缓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结合大量前人调研资料和田间试验数据整理分析,根据近20年来中国各省(市、区)农田土壤有机碳量变化趋势,估算了农田土壤碳源、汇潜力.由估算得出,假设在20世纪80年代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约为668 Tg C,即表明假设条件下,中国农田土壤要吸收668 Tg C才能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也说明80年代后期中国农田土壤为碳汇效应.本研究对认识和评价中国农田土壤碳汇能力及其农田土壤固碳潜力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7.
以日本横滨市国道两侧绿地土壤和横滨国立大学校内绿地土壤为研究区,采用连续浸提-ICP法分析了横滨市土壤环境中表层(0~5cm)和5~20cm处的Pb元素的水溶性、离子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和残渣态Pb的含量变化及其与土壤蚯蚓体内Pb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横滨市土壤表层全Pb含量在76.85~100.05mgkg-1之间,5~20cm土层全Pb含量为40.83~57mgkg-1之间,远高于当地的土壤Pb背景值(17mgkg-1),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横滨国立大学校内绿地土壤比国道两侧绿地土壤表层的全Pb含量显著提高,其污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蚯蚓体内的Pb含量变化范围在在研究区各采样点中没有显著差异,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蚯蚓体内的Pb含量与土壤环境中各形态Pb之间并无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8.
本研究通过建立猪肠粘膜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EC)原代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赖氨酸对体外培养的猪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用机械刮取初生仔猪小肠粘膜加胶原酶Ⅱ消化的方法,成功地在体外培养了新生仔猪IEC;分别用浓度为0.5 mM、2 mM、8 mM赖氨酸处理细胞96 h,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在不同处理细胞中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高浓度的赖氨酸对CAT-1 mRNA的表达有上调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呈剂量依赖效应;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CAT-2 mRNA的表达影响不大,8 mM和2 mM赖氨酸组CAT-2 mRNA的表达丰度均有低于0.5 mM的趋势,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y+LAT1 mRNA表达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高浓度的赖氨酸可提高4F2hc mRNA的表达;0.5 mM和2 mM赖氨酸组4F2hc mRNA的表达丰度均低于8 mM,且差异显著(P<0.05);0.5 mM和2 mM赖氨酸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9.
为探索新疆内陆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对长绒棉新海14号光合特性的影响,利用小区试验,在5种灌水量(W)条件下,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为7650m3/hm2时,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随着灌水量的降低,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新海14号的光补偿点为50μmol/m2·s;灌水量为2850m3/hm2时,其光饱和点为310μmol/m2·s,灌水量为5475m3/hm2以上时,其光饱和点为1280μmol/m2·s。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随灌水量的升高而增加,气孔阻力随灌水量的升高而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降低而提高,呈极显著负相关;棉花产量对灌水量极为敏感。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孔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呈显著负相关。新海14号的光合作用最适宜灌水量为6945m3/hm2;灌溉的临界值为5250m3/hm2  相似文献   
140.
获得抗稻瘟病和纹枯病的转多基因水稻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将多个抗真菌病基因连同筛选基因hpt一起导入一水稻品种中,共获得49个独立的整合有1~4个抗真菌病基因的转基因植株系。转基因植株中几丁质酶的酶活均高于非转化对照植株,且转多个几丁质酶基因或与β-1,3-葡聚糖酶基因一起的转基因植株较转单个几丁质酶基因的植株有更高的酶活性。抗病试验表明,这些不同组合的R2代转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