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水稻穗型对群体光环境及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未改型的群体与改型群体的对比分析证明:直立穗型群体(辽粳326号、改型奥羽316号)内部的光分布忧于弯曲穗型群体(改型辽粳326号、奥羽316号)。直立穗型群体的产量显著高于弯曲穗型群体。直立穗型群体上3叶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弯曲穗型群体。  相似文献   
32.
为节省能源,提高泵站装置效率,我市从六十年代起就开展了泵站改造工作,其作法如下: 一、取消三阀,真空取水。取消三阀的安装,用真空泵来解决水泵的起动出水,可减少功率约20%。若是排灌站,可利用排气抽真空装置来代替真空泵,使水泵起动出水。  相似文献   
33.
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μmol/mol增加到目前的400μmol/mol,并且仍将持续增加。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底物,CO2浓度增高对作物光合生理和产量形成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利用开放式CO2浓度富集(FACE)系统,以北方水稻松粳9号和稻花香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高CO2浓度(600μmol/mol)和正常大气CO2浓度(400μmol/mol),同时进行覆膜增温处理,研究CO2浓度与温度增高对水稻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覆膜与否,大气CO2浓度增高均提高了水稻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地上部生物质量和产量,降低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覆膜处理增强了净光合速率、地上部生物质量和产量增高的趋势,同时减缓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高浓度CO2下降低的趋势。研究说明,覆膜处理下的增温会提高高CO2浓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增产潜力,增强水稻在高CO2浓度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4.
新疆额敏灌区运行管理现状及运行机制改革措施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是促进额敏灌区可持续发展,增加边境团场经济实力,实现管理运行良性循环的必经之路。额敏灌区现行管理体制在机构设置、管理体制、水费计收等运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灌区的发展。通过对现行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灌区开展农业节水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5.
田间配置方式对不同穗型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间配置方式对不同穗型水稻生理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辽粳326的上2叶叶绿素含量显高于奥羽316;品种、行距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水平,行向之间、行向与品种互作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达到显水平,辽粳326比奥羽316高,40cm行距高于30cm行距,南北行向高于东西行向。行距对群体光合速率影响较大,扩大行距对提高群体中午时的群体光合速率有利。  相似文献   
36.
通过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播期试验,探究在正常偏暖年份下,北京地区继续种植冬性品种小麦和提高偏春性小麦品种种植比例的可能性,并利用播期调整减少抗寒性相对弱的品种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与9月下旬常规播种相比,北京地区目前可以适当推迟冬小麦播期,10月中旬前均可种植,品种选择应以冬性和半冬性品种为主;10月上旬以后播种的冬小麦,冬前难形成壮苗,容易遭受冻害影响,特别是偏春性品种,但可通过提高播量和选种抗寒品种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37.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探讨了叶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各叶位叶片的长、宽均表现为减小的趋势;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小剑叶、倒2叶叶基角,适当增加倒3叶叶基角有利于光能利用,提高群体生物量,从而提高产量,在育种选择时,选择剑叶叶基角、倒2叶叶基角的角度更为有效;在一定范围之内增加倒1、倒2叶鞘的长度,减小倒3叶鞘长度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保持足够的上三叶面积是获得高产、超高产的主要途径,对剑叶和倒2叶叶面积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在进行叶部性状综合评价时,倒二叶面积、单株上三叶面积、倒三叶叶基角和剑叶叶基角4个因子就足以代表17个叶部性状的全部信息量.  相似文献   
38.
寒地早粳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较系统地探讨了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保证一定穗长的基础上,追求较大的单穗重而且结实良好是超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着粒密度高是不利于产量提高的,而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即良好的结实率是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产量与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保证一定的一次枝梗数,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每穗的二次枝梗数是提高产量的最有效途径。产量与一次枝梗实粒数、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提高一、二次枝梗的结实率,尤其是提高一次枝梗结实率是寒地水稻超高产育种穗部性状选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9.
有序群体可以使下部叶片的叶角、上部叶片的叶长、群体的比叶重增大。分布方式对群体的叶重影响较大,有序群体的叶重在齐穗后显著大于无序群体的叶重。  相似文献   
40.
试验表明,世绿牌生物肥的施用可以明显提高水稻的茎数及有效穗数,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稻的分蘖能力,并且能够使水稻干物质向着有利于提高产量的方向积累,同时也提高了水稻茎秆的充实度,提高了抗倒能力,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