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中国部分优质小麦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中国优质小麦品种(系)间的遗传关系,利用21对SSR引物对75份优质小麦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1对引物共检测到135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在2~13之间,平均为6.4个.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49~0.90,平均为0.76.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46~0.96,平均为0.66.SSR标记能将75份优质小麦品种(系)分成五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系谱来源及地域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2.
23.
《冬小麦品种石麦22春灌1水亩产500~550 kg栽培技术规程》(DB 1301/T 272—2018)规定了冬小麦品种石麦22春季灌1水条件下实现产量7 500~8 250 kg/hm2的基础条件,小麦主要生育期的群体和个体指标,以及配套的关键栽培技术。该标准适用于石家庄市麦区及相关适宜地区灌溉麦田。  相似文献   
24.
小麦新品种‘石麦22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全面了解‘石麦22’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根据2009、2010年国家黄淮北片区域试验和2010年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水地生产试验的资料,通过方差分析对小麦新品种‘石麦22’的产量、品质及抗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麦22’在2009年国家区域试验中比对照‘石4185’增产7.63%,2010年度比对照‘良星99’增产4.81%,2010年度生产试验中比‘石4185’增产5.82%。结果表明,‘石麦22’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是适合黄淮北片冬麦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25.
根据普通小麦HKT1 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U16709)设计基因特异引物,通过筛选矮败中国春BAC文库,获得含有HKT1基因组序列单克隆BAC。根据HKT1 5’-端已知序列设计测序引物,以单克隆BAC质粒为模板进行测序,序列经Sequencer软件拼接,获得了HKT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4 192 bp序列。用Neural Network PromoterPrediction(NNPP)软件分析此序列,预测存在9个转录起始点。PLACE软件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启动子的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包含多个胁迫诱导元件,如盐诱导元件GAAAAA,抗冻、缺水、脱落酸、抗寒元件CANNTG和CCGAC等,伤害诱导元件TGACY,组织特异表达元件ACTTTA和ATATT等。HKT1启动子克隆表明,设计基因特异引物筛选BAC文库,通过以单克隆BAC质粒为模板直接测序获得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方法是从普通小麦基因组中克隆基因启动子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长期施氮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品质特性和氮肥利用的调控作用,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2020-2021年度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施氮量,设75 kg·hm-2(N75)、150 kg·hm-2(N150)、225 kg·hm-2(N225)和300 kg·hm-2(N300) 4个水平;副区为种植密度,设225×104 株·hm-2(D225)、300×104株·hm-2(D300)、375×104株·hm-2(D375)、450×104株·hm-2(D450)和525×104株·hm-2(D525)5个水平;分析了不同施氮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石4366产量、粉质特性、RVA特性、拉伸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密度组合下籽粒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有较大差异,施氮量对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有显著影响。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增加,施氮量225 kg·hm-2、密度范围375×104~525×104株·hm-2和施氮量300 kg·hm-2、密度范围225×104~450×104株·hm-2组合下均能获得较高产量。蛋白质含量、容重和湿面筋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升高趋势;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225下粉质参数最高。小麦籽粒品质和面粉粉质指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225 kg·hm-2、密度525×104株·hm-2组合是小麦粉质指标最优组合。淀粉RVA参数在施氮量225 kg·hm-2、密度225×104株·hm-2处理下最好。拉伸特性在施氮量225 kg·hm-2、密度450×104~525×104株·hm-2组合和施氮量300 kg·hm-2、密度225×104株·hm-2组合下较好。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在施氮量225 kg·hm-2、密度375×104~525×104株·hm-2组合下较高。综合籽粒产量、品质相关指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结果,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225 kg·hm-2、种植密度450×104~525×104株·hm-2可作为石4366高产、优质的较佳肥密组合。  相似文献   
27.
为鉴定育成小麦品种的耐热性,同时也为小麦耐热育种提供种质资源,用千粒重热感指数和产量热感指数法鉴定河北、山西和山东省13个推广品种的耐热性。结果表明,晋麦47、石优20、泰山5366和金禾9123耐热性好;石麦22和石4185的产量在正常和热处理环境中差异不大,耐热性较好;衡136的产量和千粒重在正常环境下较高,但在热处理下产量和千粒重较低,耐热性较差。尧麦16的湿面筋、蛋白质、吸水率和延展性的差异极显著。石麦19、邢麦6、沧麦028、石麦22和金禾9123的湿面筋和蛋白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8.
为探索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冬小麦品种石4366生长特性的影响,2020-2021年度在长期氮肥定位试验田通过裂区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施氮量分别为75 kg·hm-2、150 kg·hm-2、225kg·hm-2和300 kg·hm-2,分别用N75、N150、N225和N300表示)和5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为225×104株·hm-2、300×104株·hm-2、375×104株·hm-2、450×104株·hm-2和525×104株·hm-2,分别用D225、D300、D375、D450和D525表示),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该品种旗叶面积、穗部发育、群体动态、秸秆特性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石4366群体、茎秆特性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N75条件下穗长、总小穗...  相似文献   
29.
HKT基因家族在维持植物K+、Na+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对禾本科植物HKT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花后去叶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通过在4种肥料处理下,以3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不去叶(对照)、留旗叶+倒二叶、只保留旗叶、去旗叶、去所有叶片处理,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叶片对千粒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去叶处理对千粒重影响差异显著(P<0.05),不同去叶处理千粒重均小于对照。结论为在4种氮肥处理下,不同去叶处理对千粒重的影响趋势一致,去叶处理对千粒重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去掉所有叶片>只保留旗叶>留旗叶+倒二叶>去旗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