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无公害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卜  黄爱斌  史峰  傅俊范 《杂粮作物》2003,23(2):114-115
针对无公害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提出了以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在大豆生产中只要把好土壤和种子关,就可以基本上控制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当大豆蚜虫和食心虫发生时,再采用保护天敌和生物的方法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2.
景殿玺  刘震  周如军  傅俊范 《玉米科学》2013,21(5):136-139,146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对二比空栽培模式与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流行动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比空栽培模式的发病程度轻于常规栽培模式,病害初始病情与传播速率均低于常规模式。病害流行时间动态模型拟合发现,Weibull模型较好,其中,两种栽培模式下病害指数增长期(始发期)相同,二比空栽培模式下病害Weibull增长期(盛发期)短于常规模式,且衰退期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63.
辽宁花生褐斑病发生及时间流行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辽宁地区花生褐斑病发生危害及流行规律,以期指导病害防治。本试验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辽宁省不同产区及不同品种花生褐斑病进行调查。2011年和2012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病害均有发生,沈阳产区病害发生严重,兴城地区病害发生较轻,且多数产区2012年病情指数高于2011年。不同品种间病情指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四粒红最重,白花生最轻。通过SAS软件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花生褐斑病病情指数随时间流行动态。  相似文献   
64.
17种杀菌剂对五味子叶枯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7种低毒杀菌剂对五味子叶枯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腐霉利WP对五味子叶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为0.510 1 mg·L-1;80%代森锰锌WP对五味子叶枯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为0.020 5 mg·L-1.  相似文献   
65.
综述了有关杂草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抗性产生的历史与现状、抗性机制、抗性杂草的适合度、抗性基因的利用及抗药性的测定技术,提出了我国在该类除草剂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66.
对辽宁省多个地区的红花黑斑病进行了病害调查,对病田中采集到的大量病组织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属真菌。在进行了形态学和生长特性等初步研究后,根据柯赫氏法则,用该菌接种健康的红花叶片,最终致使叶片发病,由此确定红花黑斑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从梗孢目、链格孢属真菌红花链格孢菌(Alternaria carthami Chowdhury),在试验中还发现伤口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由CU-PV 07菌株引起的黄瓜细菌性白枯病已成为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弄清该致病菌株分类地位及基因序列,对做好病害诊断和防治有重要意义.通过症状观察与对致病菌的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害症状为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间白色膜质,四周具晕圈,病部未见菌脓;CU-PV 07菌株菌体杆状,菌体大小为(1.1~5.2)μm×(O.7~2.1)μm;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鞭毛极生1-2根;分析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可知.该病菌CU-PV 07菌株与Pseudomonasviridiflava一致,在构建的系统演化树上应为同一个族群.可见.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的病原为绿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Burkholder 1930)Dowson 1939].  相似文献   
68.
建立和优化了花生疮痂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为研究花生疮痂病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和细调性单因素试验对模板DNA用量、最适引物、引物浓度、Mg~(2+)浓度、Taq酶浓度、d NTPs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影响ISSR反应结果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优体系中各成分浓度分别为Mg~(2+) 2. 0 mmol/L,dNTPs 0. 2 mmol/L,Taq酶1. 5 U,引物0. 88μmol/L,模板DNA 30~40 ng/25μL;筛选出8条适用于花生疮痂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ISSR引物。  相似文献   
69.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锈腐病是由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 arpon de structans (Zinns.)Scholten]引起的根部病害之一,在人参生产中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水杨酸(SA)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诱导物质,目前将其应用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热点.在温室可控条件下进行,用浓度为200mg·L-1的SA溶液处理2年生人参移栽苗,然后接种人参锈腐菌,接种后3,6,9,12,15,20,25,30d取样.通过测定参根内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探索其诱导抗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经SA处理后,接种人参锈腐菌的参根MDA含量在12d时较接菌未处理的下降了35.5%;脯氨酸含量在15d时达到峰值142.31μg· g-1FW,是清水对照的1.85倍;可溶性糖含量在12d时达到峰值4.91mg·g-1FW,是清水对照的1.6倍;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说明外源SA能有效降低参根内MDA含量和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强人参对锈腐病的系统抗性.  相似文献   
70.
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了白头翁黑粉病在辽东山区白头翁栽培田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和鉴定。根据冬孢子形态特征,初步确定了白头翁黑粉病病原菌为白头翁条黑粉菌[Urocystis anemones(Pers.)Wint.],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条黑粉菌属真菌。在发病前期合理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4%氟硅唑乳油、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可有效控制白头翁黑粉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