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探寻黑龙江省早熟地区玉米最适深松时期及深度,探讨不同深松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2009~2010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进行了玉米不同深松时间及深度耕作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处理的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深松处理产量好于常规耕作,秋季深松春季、夏季深松常规耕作,秋季深松40cm处理产量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22.
以3份加拿大早熟玉米种质为基础材料,利用外引俄罗斯诱导系EMK-1为父本进行人工诱导,通过子粒外观形态鉴定,确定准单倍体子粒.以加拿大早熟群体4诱导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设置秋水仙素浸种加倍、在6叶期秋水仙素注射加倍与自然加倍3个实验,对单倍体植株进行人工加倍.结果表明,3份加拿大早熟玉米种质单倍体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诱导率最高达14.37%,最低为5.82%.0.1%浓度的秋水仙素在植株6叶期注射植株加倍的处理效果最好,加倍率为26%;0.3%浓度的秋水仙素浸种12 h处理加倍效果次之,加倍率为14.63%;自然加倍加倍率为3.06%.  相似文献   
23.
选用黑龙江省早熟区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克单11和克单12为试验材料,两个品种1∶1田间混种和两个品种各自清种对比,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研究1∶1混种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克单11与克单12在混种条件下比清种百粒重、穗长和穗粗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株高与穗位高无明显变化,混种产量高于清种产量。  相似文献   
24.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是全国极早熟玉米主产区.本区具有无霜期短、积温少、降雨量少等特点。玉米是该区主要粮食、饲用作物之一,其适应性强、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同时有着较大的比较效益。发展极早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本区玉米增产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5.
克玉1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2006年以ks23-1为母本、以kL63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2013年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本员合审定推广,定名为克玉16。  相似文献   
26.
极早熟玉米制种习惯上在有效积温2600℃以上的地区进行.充足的温光条件易取得好的制种产量.但外出远距离制种存在运输费用高、管理服务衔接不上,加上极早熟玉米亲本适应性差、温光敏感引起发育不良等缺点,导致制种成本提高、质量不合格、农户经营效益低。  相似文献   
27.
28.
黑龙江省早熟地区玉米种植中存在越区种植、春旱及玉米生育后期低温冷凉等不利因素,通过分析北方玉米早熟区产业现状、气候因素和农民选种等方面因素,提出了一套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9.
黑龙江省早熟地区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2009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进行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试验,设宽窄行与常规垄作两个处理,在不同生长阶段分别测量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土壤硬度和玉米产量。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与常规垄作相比,宽窄行种植土壤保水性能比常规垄作效果明显,土壤容重、硬度比常规垄作低,土壤性能得到改善,该技术减少作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较常规垄作增产8.3%~11.32%。  相似文献   
30.
为提高黑龙江省玉米机械收获水平,通过对黑龙江省三大生态类型区域的新型经营主体关于玉米机械收获相关调研与实地考察,摸清现阶段黑龙江省玉米机收发展方向与趋势,指出现阶段黑龙江省机械收获方式是收穗与收粒并存,计算得出机械收获籽粒损失率在2%~12%,机收果穗的损失率在2%~9%,还有减损空间,最后提出籽粒直收比例将持续上升的展望和玉米机械收获减损模式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