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不同催芽方法对沙冬青、花棒和沙枣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容器袋内以细河沙为培育基质进行育苗,研究了不同催芽方法对沙东青、花棒和沙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浸2d和变温水浸分别较对照能同时极显著提高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和株高,其中水浸2d处理的效果最好;(2)花棒种子的萌发率和株高因催芽方法不同而有极显著差异,大田育苗可不催芽直接播种;(3)催芽方法对沙枣幼苗平均株高有显著影响,水浸2 d或7 d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贵州省普安县特有珍稀四球茶茶树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及其内在关联性,为四球茶的合理栽培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球茶为研究对象,选择植茶年限分别为5、15、25和40年的健康茶树种群,测定茶树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分析不同植茶年限下茶树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元素限制情况。【结果】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0~20 cm层土壤和叶片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5年时达最大值,土壤C含量较5和15年分别显著高27.33%和23.33%(P<0.05,下同),老叶C含量较5、15和40年分别显著高13.75%、13.07%和10.78%,新叶C含量较5、15和40年分别显著高21.12%、8.79%和25.63%;N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P含量则逐渐增加。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土壤、新叶和老叶的C:N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5年时最大),C:P和N:P逐渐降低,其中,15、25和40年土壤的N:P显著低于5年,分别低27.95%、29.01%和33.25%;植茶40年时,其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生长速率明显降低。茶园土壤的P素回归水平较高,N素回归水平较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老叶生长一直受N素限制,新叶生长逐渐由P素限制转变为N素限制。茶树叶片的P、C:P、N:P与表层土壤的C、P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老叶与新叶的N含量间、P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叶片的C:P、N:P与叶片P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适当的植茶年限(≤ 25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植茶年限过长(≥ 40年),土壤养分水平降低,养分循环过程受限,应采取增施N肥、补充有机质等措施以改善茶园土壤环境,利于其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能有效抑制水稻各部位吸收积累Cr和Cu的有机和无机材料钝化剂组合,选取水稻土以盆栽试验研究了15种钝化剂组合对土壤Cr和Cu赋存形态及水稻各部位吸收积累Cr和Cu的影响。结果表明:15种钝化剂组合施用使土壤pH上升0.25~1.04,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2.65%~50.96%,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22%~17.20%,土壤可交换态Cr含量降低35.21%~55.63%;除生石灰+钝化剂4+鸡粪组合使土壤可还原态显著增加外,其他组合的土壤可还原态Cr无显著变化;土壤可氧化态和残渣态Cr均无明显变化;土壤可交换态Cu含量降低6.66%~33.42%;土壤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Cu无明显变化;土壤残渣态Cu增加0.32%~5.04%,其中钝化剂3、生石灰+钝化剂1+鸡粪、生石灰+钝化剂4+鸡粪3个组合能显著增加土壤残渣态含量。根系对Cr和Cu的富集能力最大,15种钝化剂组合可使水稻根系、秸秆、稻壳和糙米中Cr含量分别下降4.59%~49.41%,39.84%~76.87%,7.14%~31.60%,17.32%~67.10%,水稻根系、秸秆、稻壳和糙米中Cu含量分别下降10.57%~48.41%,7.99%~52.53%,21.12%~45.11%,14.39%~66.92%。15种钝化剂组合均可降低糙米中Cr和Cu的含量,其中以生石灰+钝化剂2+鸡粪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毛乌素沙地除夏季外,其他3季主导风向均为西北风。受此影响,壮龄油蒿植株形态与结构出现方向上的差异,西北方向油蒿植冠半径显著短于其他3个方向,而东南、东北和西南3个方向上植冠半径无显著差异。距植株根部相同距离处,东南方向叶面积指数显著大于西北方向,而天空可见度显著小于西北方向,西南、东北方向叶面积指数与天空可见度均无显著差异,且值介于东南、西北方向之间。主导风向不但影响油蒿植冠半径,而且影响不同方向上植株枝叶密度,造成与主导风向相对的西北方向油蒿枝条稀疏、叶片稀少。对油蒿植株形态与结构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分别是:冬季风向频率×风速、冬季风向频率、春季风向频率×风速。  相似文献   
16.
不同钝化剂组合对水稻各部位吸收积累Cd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能有效抑制水稻各部位吸收积累Cd及提高产量的有机和无机材料钝化剂组合,选取贵州存在稻米镉超标的水稻土,以水稻盆栽试验研究15种钝化剂组合对土壤中可交换态Cd、水稻各部位吸收积累Cd及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5种钝化剂组合使土壤pH上升0.25~1.04,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2.65%~50.96%,土壤有机质上升0.22%~17.20%,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降低5.21%~20.56%;水稻根系、秸秆、稻壳和糙米中Cd含量分别降低6.66%~45.58%、12.88%~49.76%、27.15%~59.79%和12.85%~68.62%,稻谷产量增加20.59%~62.14%,水稻根、秸秆、稻壳和糙米富集系数范围分别为1.01~1.67、0.16~0.28、0.12~0.22和0.09~0.24,根系对Cd的富集能力最大。施用生石灰+钝化剂1+鸡粪、生石灰+钝化剂2+鸡粪、生石灰+钝化剂3+鸡粪和生石灰+钝化剂4+鸡粪4种钝化剂具有较好的降Cd效果,均使糙米中Cd含量低于0.2 mg·kg~(-1),符合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且其增产作用又明显。该结果可为贵州山区稻田Cd污染土壤改良及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生草栽培对刺梨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刺梨园为研究对象,设置人工草(AG)、自然草(NG)和清耕(CK)三种处理,测定三种模式下土壤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1)AG和NG模式下水稳性团聚体主要集中在2 mm粒径中,CK模式下水稳性团聚体主要集中在0.25 mm粒径中;生草栽培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数量和平均重量直径,增加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2)0~20 cm层,NG和AG处理下,6个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比CK分别高236.99%、188.52%、295.76%、267.51%、290.14%、242.10%,和122.44%、84.46%、157.05%、91.19%、127.83%、110.46%;(3)生草栽培模式下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主要集中在0.25 mm粒径大团聚体中,比例为86%~95%;CK处理下,其贡献率则主要来自于0.25 mm的微团聚体。综上所述,生草栽培能显著提高刺梨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自然生长杂草对土壤有机碳的增加效果优于人工种植黑麦草,研究结果可为刺梨园的科学管理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毛乌素沙地油蒿植冠下表层土壤粒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毛乌素沙地油蒿植冠下表层土壤结构与土壤稳定性的关系,分析了油蒿植冠微环境下土壤粒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表明:油蒿植冠下表层土壤机械组成以砂粒为主,占总质量的81.51%,其次是粉粒,占16.66%,粘粒含量最少,占1.83%,有机质平均含量4.52 g/kg,总氮平均含量0.19 g/kg,受油蒿植株形态结构特征等因素影响,油蒿植冠下表层土壤不同方向、同一方向不同距离处土壤颗粒组成及养分状况存在差异;油蒿植冠下表层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介于1.694至1.876之间,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砂粒、粉粒的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有机质、总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微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的颗粒单元,其含量及组成与土壤抗侵蚀性密切相关,在对油蒿群落进行恢复重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油蒿植冠微环境下表层土壤粒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贵州省名优茶产地不同深层土壤对茶叶矿质元素溯源效果的影响,以土壤-茶叶的多矿质元素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法、逐步线性判别分析(SLDA)对茶叶产地进行溯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茶叶和土壤具有独特的矿质元素指纹,茶叶中Fe、Mn、K、Ca、Mg、Cu的含量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含量显著相关(P<0.05),以这6种矿质元素含量结合PCA可有效区分茶叶的地理起源;不同深层土壤对茶叶产地的溯源有不同影响,通过SLDA法、BP神经网络法明确了以60~80 cm的土层进行产地溯源的效果最优,产地溯源验证判别率分别为98.5%(SLDA法)和100%(BP神经网络法),并基于SLDA法确定了Zn、Cu、P、Mn、Fe、Mg和K 7种元素构建的贵州名优茶产地溯源模型。此外,研究发现茶叶产地溯源几乎不受茶树品种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贵州省名优茶矿质元素指纹图谱的建设及土壤-茶叶产地溯源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置玉米-刺梨间作、辣椒-刺梨间作、刺梨单作3种种植模式,对比不同种植模式下刺梨园土壤团聚体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贡献率,揭示间作对刺梨园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可有效提高刺梨园0~20 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粒径≥0.25 mm)的养分含量,玉米-刺梨间作对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的提升效果优于辣椒-刺梨,但辣椒-刺梨间作对不同粒级团聚体全氮和速效养分的提升效果优于玉米-刺梨间作。在0~20 cm土层,各粒级团聚体的碳氮比整体表现为间作>单作,但氮磷比表现为间作<单作,说明长期间作可增加土壤氮素对刺梨生长的限制作用,而长期单作易导致土壤磷素对刺梨生长产生限制。间作模式下,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贡献率分别为41.2%~56.8%、44.8%~58.2%、46.3%~60.0%、51.9%~62.3%、52.4%~66.3%和43.5%~58.9%,而刺梨单作的贡献率分别为31.1%~31.6%、30.6%~38.7%、30.6%~46.4%、37.9%~52.8%、30.8%~38.9%和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