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1.
培养基及温度对粉红聚端孢霉生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粉红聚端孢霉在 6种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量和不同温度梯度下粉红聚端孢霉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 ,苹果组织煎汁培养基 ( AFA)效果最好 ,是比较理想的粉红聚端孢霉培养基。在 2 0~ 3 1℃条件下 ,菌丝可良好生长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 5℃ ,其它温度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与之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南疆棉花急性萎蔫枯死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几年来,南疆棉花生长后期出现急性萎蔫枯死情况较为普遍,造成棉株中上部不结铃、棉花吐絮不畅夹壳、僵瓣僵尖增多,严重影响了长绒棉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就棉花急性萎蔫枯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防治对策。1急性萎蔫枯死原因2005年9月在新疆丰达农业有限公司棉花基地采集到27株棉花急性萎蔫枯死病株,依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44.44%植株分离到尖孢镰刀(F.oxyspormra)菌株;14.81%的植株分离到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n dahliae)菌株;40.74%的植株未分离到任何致病菌。进一步分析新疆丰达农业…  相似文献   
13.
红花茎尖微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花茎尖微嫁接技术,为解决转基因红花植株生根困难问题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方法 光照条件下培养红花实生苗用作砧木,以红花组培苗茎尖为接穗,采用劈接法和顶接法进行茎尖微嫁接试验,并对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成功获得了红花茎尖微嫁接苗,并优化了嫁接的条件:选取苗龄为14d的红花实生苗为砧木,嫁接成活率较高;采用劈接法进行茎尖微嫁接,效果较好,嫁接成活率可达56.7%,而顶接法成活率仅为16.7%.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红花茎尖微嫁接的方法,获得了嫁接成活苗.  相似文献   
14.
以甜樱桃(PrunusaviumL.)嫩梢芽为外植体进行了茎尖组培脱毒研究,筛选出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GA30.5mg/L+AgNO35.0~10.0mg/L+蔗糖30g/L+琼脂7g/L,丛生芽增殖数达到6个以上;确定良好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7mg/L+NAA0.2mg/L+蔗糖20g/L+琼脂7g/L,生根率达75.1%,移栽成活率可达80.5%以上;利用生物学方法对甜樱桃试管苗进行了初步病毒鉴定,结果表明,0.5~0.8mm茎尖培养对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李矮缩病毒(PDA)的脱毒率达39.4%和48.1%;0.5mm以下茎尖培养对ACLSV和PDA的脱毒率达75.8%和78.6%,证明甜樱桃试管苗0.5mm以下的小茎尖培养能有效脱除ACLSV和PDA病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油体系统表达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growth factor-21,FGF21),为利用植物油体表达系统规模化生产FGF21奠定基础。【方法】以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基因作为转基因植物的安全筛选标记,将带有组氨酸标签的人源FGF21基因与大豆油体蛋白基因融合,克隆至大豆油体蛋白启动子驱动的表达载体pCAMBIA1390MDo(p1390MDo)上,构建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1390MDoFGF21。采用冻融法将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1390MDoFGF21转入农杆菌GV3101,花粉管导入法转化拟南芥,采用PCR检测、Southern blot筛选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T0),并对FGF21蛋白在转基因拟南芥种子(T1)中的表达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带PMI安全筛选标记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1390MDoFGF21。PCR扩增和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重组FGF21融合基因以单拷贝和多拷贝2种方式已整合到转基因拟南芥基因组中。BandScand 5.0软件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FGF21融合蛋白约占转基因拟南芥种子可溶性蛋白的3.76%,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FGF21融合基因已经转入拟南芥中,并在以PMI为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拟南芥种子中成功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完善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结合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园艺专业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现状,从启发式教学、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多样化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手段、教学与科研互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鲜食葡萄生产量最大的国家,鲜食葡萄作为国民日常主要水果之一,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2014年,世界鲜食葡萄年总产量为2 055万t,而中国的鲜食葡萄年产量就已达到9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43%;同时,中国也是鲜食葡萄的消费大国,葡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市场,还有20万t左右的进口[1]。鲜食葡萄是我国葡萄产业的主体,但由于葡萄果肉柔软多汁,含糖量和含水分量高,在采摘、贮藏、运输中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和病原菌的侵染,每年因此而造成鲜食葡萄的损耗约占销售总量的20%以上[2],浪费相当巨大。文章对葡萄采后的几种主要微生物病害和常用的防治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研究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LM)的三种特异性毒力基因iap、hly、Inl,相应扩增片段分别为457 bp、745 bp、562 bp。引物特异性和菌株特异性试验均表明3对引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在对食品中LM进行检测时,整个检测过程在16 h内,检测灵敏度达到2 cfu·g-1样品,检测阳性结果与GB 4789.30-2010方法的完全一致。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是LM检测的一种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hEGF)病毒表达载体,为实现h EGF在烟草中瞬时表达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PCR扩增获得hEGF基因,将其连接到马铃薯病毒表达载体pGR107上,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感染烟草叶片,对其进行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检测。根据GFP的表达确定收获hEGF时间为病毒侵染叶片后第7天;RT-PCR检测的结果表明hEGF基因在转录水平有表达;Western blotting、ELISA和MTT结果表明感染烟草叶片中有hEGF蛋白表达,表达量为总可溶蛋白的0.0103%,且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