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油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长江流域有较大的种植面积。菜籽油作为主要食用油之一,在人类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加上全球菜籽油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提高油菜籽产油量已成为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类黄酮作为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类黄酮不仅能够提高植物逆境耐性,还可以调节植物各种生理活动,但是,目前关于类黄酮对种子含油量的影响及种皮中色素积累的进化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种子类黄酮的合成调控、分布、功能及抑制脂肪酸合成的分子机制,以了解类黄酮影响脂肪酸积累的分子机制,为今后通过调控碳源分配来提高种子含油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由于紊流中布满的涡体,利用涡成因说分析涡体对脉动、空化的影响和脉动与空蚀的关系。从涡与泥沙粒径的影响关系和空化及空蚀的两种机械破坏模式、空蚀和磨损的形态特征等方面入手,分析空蚀破坏机理,探讨了泥沙粒径对空化空蚀的影响。结合三峡水电站水轮机的磨蚀情况,得出不同颗粒粒径的磨蚀破坏机理之间的差异。此外,对于三峡水电站,空泡在水轮机含沙水流中溃灭时,空蚀与磨损具有存在性与普遍性,且耦合共同作用导致叶片破坏。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2016—2017年二化螟发生特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近两年二化螟在耒阳市重发的原因与气候条件适宜、虫口基数大、寄主丰富、天敌控害能力下降、施药技术较差等因子有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严涛 《中国猪业》2018,13(11):17
本文从肉类产品生产方的生产管理模式出发,分析了当前肉类产业3个重要参与方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肉类产业市场三方困境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三方困境的路线、生产管理模式和优化肉类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宠物(猫、犬)作为人类的伴侣动物,正突飞猛进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进入社会家庭,尤其老人、单身和丁克家庭。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猫、犬可带毒但不表现症状,病人或无症状阳性人员因密接宠物,有可能传染给猫、犬,通过猫、犬的活动又污染环境或可传染给其他人,对宠物新冠抗原的检测是有效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举措,对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红色乳胶微球标记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抗,建立宠物新冠病毒抗原红乳胶免疫试剂盒。试验结果表明该试剂盒的灵敏度高(150 pg/mL),特异性强(与其他19病毒或病菌抗原无交叉反应),操作简便,快捷,15 min出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宠物(猫、犬)新冠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查。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粳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筛选适合耒阳栽培的粳稻品种,2015年在耒阳市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防治条件下,各粳稻品种的二化螟发生程度略重于籼稻深两优5814、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差异不明显、纹枯病轻于籼稻深两优5814、稻曲病发生程度显著重于籼稻深两优5814,不同的水稻品种及农艺性状与其抗虫病能力密切相关,孕穗至抽穗期间的降水天气是引起稻曲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为发展离岸开放海区鲍养殖产业,拓展养殖空间,对兴化湾新近开发的开放海区与传统遮蔽海区,延绳式PVC管养新技术与传统筏架式筐养技术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济效益以开放海区PVC管最高,其次为开放海区塑料筐,最差为遮蔽海区塑料筐,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78、1:2.23、1:1.07.遮蔽海区塑料筐和开放海区塑料筐需要再延长272 d和136 d才达到开放海区PVC管商品规格,其预计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82、1:2.73.养鲍主要成本为人工费和饲料费,通过养殖容器改造,可节约人工费33.3%;实施鲍藻可节约饲料成本28.1%~34.77%,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3.61~3.71.延绳式PVC管鲍养殖新技术,既可克服开放海区养鲍技术问题,又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其模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盐渍土壤氮素转化规律,以河套灌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同位素示踪技术,设置6个盐分水平(S1=2.01 dS/m、S2=6 dS/m、S3=12 dS/m、S4=16 dS/m、S5=20 dS/m、S6=25 dS/m),每个盐分水平的土壤中分别添加7.14μmol/g经15N同位素标记的硝酸铵(15NH4NO3、NH415NO315NH415NO3)作为土壤氮源,分别在实验过程中的5个时间点(4、24、72、144、288 h)取样测定了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以及对应的15N的原子百分超。结合实验数据和同位素稀释原理,基于一阶动力学方程,在Matlab中建立了包含氨挥发v、反硝化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