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296篇
农学   323篇
基础科学   299篇
  178篇
综合类   1831篇
农作物   282篇
水产渔业   199篇
畜牧兽医   1060篇
园艺   365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鄂西山区进行越夏反季节花椰菜生产,不仅可丰富秋淡市场花色品种,且经济效益很高。根据实践,高山花椰菜种植宜选海拔1200m及以上地区、种植60天以上花椰菜品种,最适宜海拔1600m左右;1200~1600m海拔5~6月播种,1800m以上海拔5月播种。  相似文献   
992.
以'韩育'奶油生菜为试材,以清水和乙醇溶液为对照,设置了6个不同的褪黑素浓度(0.01、0.10、1.00、10.00、50.00、100.00μmol·L-1),研究了根施不同浓度褪黑素溶液对生菜幼苗种子萌发阶段侧根发育、生菜幼苗根系形态、干鲜质量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出最适外源褪黑素浓度(M1)对生菜叶片与根系内源褪黑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褪黑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0μmol·L-1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了生菜种子萌发阶段侧根数目及生菜幼苗根系的侧根数目和根系的平均直径,降低了根系长度,扩大了根系总表面积。同时,施加褪黑素提高了生菜幼苗的干鲜质量,且该处理下生菜中的褪黑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9倍。  相似文献   
993.
湖北省是蔬菜大省,甘蓝是湖北省蔬菜主产区的骨干品种。通过对湖北省甘蓝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从3方面对湖北省甘蓝产业概况展开介绍:甘蓝在湖北省的地位、湖北省甘蓝区域化优势、品牌优势对湖北省甘蓝带动作用,并对湖北甘蓝品种茬口格局、甘蓝病虫害发生情况、甘蓝采后贮运销售情况进行介绍,列出了目前湖北省甘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着眼于全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注重科技手段,提升育种能力;农机农艺结合,规模化高效种植;注重土壤管理,营造良好生长环境;加大科研力度,改善尾菜处理。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碳汇、低碳、绿色等词汇闯入人们生活,在科技发展迅猛、生活便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环保问题,继而引起低碳理念渗入人们生活的现象。主要针对低碳理念出现原因、运用原则以及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展开论述,为今后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更好的运用做铺垫。  相似文献   
995.
在本文中将引入"历史角度"的分析模式,其归因于本文将探寻茶业在我国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而为茶业类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路径指向。通过讨论,茶业在我国发展变化的趋势可预测为:便利性与休闲性进一步加强、产品信息发布形式更趋多样、政策旱向的差异化特征增强。实现路径包括:理清市场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建立以旅游为核心发展主线、以信息发布实施供给侧改革、形成区域植根性的政策供给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6.
摆动分离筛薯土分离机理分析与参数优化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摆动分离筛薯土分离机理不明确,作业参数匹配不合理导致明薯率与马铃薯破皮率矛盾突出等问题,利用高速摄像机实时拍摄不同曲柄转速、筛面倾角和机器前进速度时摆动分离筛上薯土混合物的分布状态,统计并分析薯土混合物分布高度的变化规律,揭示薯土分离机理,并获得影响分离筛性能主要因素的取值范围。以明薯率和破皮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建立各指标与因素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对影响摆动分离筛性能的结构与工作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明薯率、破皮率影响由大到小为曲柄转速、筛面倾角、机器前进速度。摆动分离筛优化参数组合为:曲柄转速230 r/min,筛面倾角21.1°,机器前进速度2.03 km/h,优化后明薯率和破皮率分别为98.94%和0.21%,明薯率较优化前提高1.68个百分点,破皮率较优化前降低9.6个百分点,参数优化试验结果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97.
张屾  谷少华  李显春 《植物保护》2019,45(1):135-141
以已公布的棉铃虫线粒体DNA序列对来自4头棉铃虫雄蛹的DNA的三代测序数据进行筛选,获得了11条与线粒体DNA有同源性的三代read序列,并根据其中的read 66003鉴定出了一种膨胀的线粒体基因组。该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27 113 bp,其保守区域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以及1个AT富集区,与已公布的棉铃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相似。膨胀区域位于cox1基因编码区内部,大小为11 467 bp,经预测含有一个完整的真核基因(依赖ATP的RNA解旋酶)以及多种转座元件的片段,但与线粒体DNA无同源性,也无I类或Ⅱ类内含子存在的证据。对田间和室内棉铃虫DNA样品的PCR扩增未能检测到膨胀线粒体基因组的存在。以上结果表明膨胀片段可能是细胞核DNA序列通过偶然的水平转移事件而整合到线粒体基因组中的,且该种膨胀方式的发生概率极低。本文报道的膨胀线粒体基因组为日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学的研究提示了一种独特的变异方式。  相似文献   
998.
临清市地处鲁西北平原,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0 000 ha 左右。2018 年,临清市小麦白穗现象比较普遍,70%以上麦田发病,一般病株率8%~15%,严重田块达到30%以上,造成比较严重的减产。根据症状判断白穗主要由小麦茎腐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以及小麦赤霉病引起。  相似文献   
999.
以香菇菌株238与808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配成异核体菌株,经初筛、复筛及生产鉴定试验,选育而成的香菇新菌株森立17具有菌龄短,出菇温度范围广,适宜陕南秦巴山区秋栽冬出菇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000.
遵循“岗课赛证”融通原则,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能力培养规律,以汽车CAN总线系统检修课程为例,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现状,从确定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环节,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岗课赛证融通、学做考评合一”的课堂革命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可为职业院校工科类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