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8篇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6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向阳  赵亮  狄佳春  陈旭升 《作物学报》2019,45(9):1440-1445
以中美2个抗虫棉品种GK19与33B为试验材料,利用检测中美Bt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抗虫棉亲本GK19和33B进行PCR扩增,并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Bt基因进行分子鉴定与染色体定位,旨在从外源基因转化事件的视角探究中美转基因抗虫棉差异的分子基础。结果表明, GK19为中国转Bt基因抗虫棉, 33B为美国转Bt基因抗虫棉; GK19的Bt基因被定位在棉花Chr.20上,共16对SSR多态性标记与其Bt基因连锁,两侧的分子标记为NAU3907和NAU2579,其遗传距离分别为2.4 cM和1.5 cM; 33B的Bt基因被定位在棉花Chr.26上,共20对SSR多态性标记与Bt基因连锁,目标Bt基因位于标记NAU460和dc40260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3.6 cM和2.0 cM。以上结果表明GK19和33B属于不同的遗传转化事件。  相似文献   
2.
棉花黄萎病菌鉴定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黄萎病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如何快速有效地鉴定黄萎病菌已成为当今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国内外有关黄萎病菌鉴定技术的发展动态,旨在为从事棉花黄萎病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信息  相似文献   
3.
陆地棉亚红株突变的质量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陆地棉亚红株突变体的淡红叶性状与当日红花性状的质量遗传规律,结果显示,淡红叶性状是受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连锁分析表明:淡红叶性状与当日红花性状完全连锁,是受同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淡红叶与棕絮性状符合两对性状完全独立分离规律,不存在连锁遗传关系。等位性测定显示,淡红叶性状与经典红叶性状杂交后代,符合两对显性基因控制的独立分离理论比例,表明控制亚红株突变的基因与控制经典红叶的R1基因不在同一基因位点。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推定陆地棉亚红株突变是一个新的质量突变性状,暂将它的基因符号定为RS。  相似文献   
4.
转iaaM基因陆地棉种质系的经济性状及其杂种F1表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转iaaM 基因陆地棉种质系在Ⅰ型高品质杂交棉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4 个转iaaM 基因的陆地棉新种质系、2 个高品质陆地棉种质系,及其4 个杂交组合做PCR分子检测,并对其经济性状进行区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 个转iaaM 基因的父本及其杂交F1在500 bp 处均出现特征主带,而2 个高品质母本无特征主带,显示iaaM 基因在杂交F1代呈显性表达。转iaaM 种质系的衣分较高、棉铃较大、单株结铃较多、脱落率较低;但籽指偏小、种子空瘪率较高。具有iaaM 基因的杂交F1组合,其衣分、单铃重、结铃数接近转iaaM 亲本,表明转iaaM 基因的产量性状三要素在F1代呈显性表达;其中有2个杂交组合的纤维品质达优质Ⅰ型,且1 个组合的皮棉产量与Ⅲ型杂交棉对照‘苏杂201’相比,仍具有正向竞争优势。利用iaaM 种质系做为杂交亲本,只要杂交配组适当,培育具有产量优势的Ⅰ型高品质陆地杂交棉在实践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国外陆地棉高强纤维种质有关经济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研究分析了国外高强纤维种质的若干经济性状的相关特征,表明纤维强度与长度存在较大的正向偏相关(r偏=0.181),麦克隆值与纤维长度呈显著负向偏相关(r偏=(-0.344**);因此选择长、强、细纤维在实践上是可行的。但是纤维比强度与衣分存在显著负向偏相关=-0.287**),麦克隆值与衣分存在较大的正向偏相关(r偏=0.203);因此,在以高强纤维为目标的特用优质棉种中,采用高衣分选择模式须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6.
苏杂6号(原名苏抗2102),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最新选育的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在全流域布点 2 1个 ,1 9个试点参与汇总。参试品种共 1 0个 ,其中泗棉 3号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 3次 ,小区面积 2 0 m2 ,全区计产。1荆 5 5 1 73湖北省荆州市农科院选育的中熟抗病棉品种 ,第二年参试。植株较高 ,茎杆光滑 ,茸毛稀少 ,果枝短 ,呈筒型。整齐度较好 ,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 ,叶色浅。铃卵圆形略尖 ,中等大小。结铃性较强。丰产性一般。纤维品质较好。两年平均 ,子、皮棉产量分别为 2 95 1 .2 5 kg和 1 331 kg,分别比对照增产 0 .69%和 0 .0 9%。生育期 1 30天 ,株高 1 1 2 .2 c…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标记基因纯度与生物学抗虫性的相关特性,结果显示:综合平均抗性指数与棉苗群体抗虫标记基因纯度两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即品种群体抗虫标记基因的纯度愈高,其生物学抗虫性愈强。通过提高转基因抗虫棉Npt Ⅱ标记基因纯度,可显著提高该品种的群体生物学抗虫性;进而通过苗床去杂保纯技术,达到跟踪保持抗虫棉群体抗虫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陆地棉群体中发现一个雄性不育突变体,并对之进行了鉴定,确定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该突变体对于研究棉花雄性不育的细胞质遗传机理,将具有重要的种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陆地棉亚红株新突变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亚红株突变体的发现。 2 0 0 1年在陆地棉亲本 FB- 2群体中发现一棵淡棕絮亚红叶突变单株 ,在吐絮期 ,混收该单株所有棉铃。 2 0 0 2年将该单株编号C1 1 9,吐絮期在该株行群体中 ,选得 1棵总体农艺性状较好的深亚红叶、深棕絮单株 ,编号 C1 1 9- 9,收全株棉铃。2 0 0 3年将该材料编号为 PD- 1 7,在苗期、蕾铃期观察该株行群体的亚红色性状表现均匀一致、群体中棉株叶色没有分离 ,表明 PD- 1 7的亚红株性状已经趋于纯合。2亚红株突变的表型观察。亚红株突变有别于经典红株突变及其杂交 F1 的表型性状表现。 2 0 0 3年苗床营养钵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