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短带长毛象(Enaptorrhinusconvesxius-culsuHerer),在国内北京、河北、辽宁、山东、安徽等地有分布。东辽县首次在中心林场发现,主要危害各种松、柞树、枫杨、果树等。该虫于1995年在中心林场杂木林班新植造林地上首次发现,逐渐扩散到相邻的建安林场。目前已造成20hm2落叶松、樟子松、果树等幼苗遭受危害。危害较重的,新植幼苗嫩叶、新生点几乎被吃光,形成多头苗、弱质苗,虫口密度达8~10头/株,危害较轻的,虫口密度也在2~5头/株,新发嫩叶大部分被吃掉,对幼苗的正常生长构成… 相似文献
5.
1晋单(糯)41号玉米特征特性1.1形态特征幼苗叶片深绿色,叶鞘浅紫色,生长势强。第一叶长卵形,第二叶以上叶长。成株期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深绿色,穗下部叶片半披,穗上部叶片上举至3/4处向下披。株形清秀,生长整齐,茎秆坚硬。株高212cm,茎粗2.16cm,穗位高80cm,总叶片18~20片,茎叶夹角27°。雄穗发达,主轴长而直,17~19个分枝,花粉黄色,花粉量大,护颖黄绿色。雌穗苞叶长,单穗型,果穗长筒形,大小均匀,商品性好,商品穗率高。穗长22cm,穗粗4.8cm,穗行数14或16行,排列整齐,结籽到顶,秃尖少。穗粒数650粒左右,单穗鲜重330g,穗粒干重190g,千粒重2… 相似文献
6.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糯玉米大斑病及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15个糯玉米组合和晋单(糯)41为试材,对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和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各性状与糯玉米鲜穗产量之间的关联度顺序为大斑病病情指数穗粗鲜百粒重穗长行粒数秃尖长度穗行数鲜出籽率穗位高生育天数株高。由此可见,大斑病抗性以及穗粗、鲜百粒重、穗长和行粒数等农艺性状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株高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玉米生产上抗病丰产品种缺少的问题,针对性选用抗病优异玉米种质材料,构建基础群体,通过回交、定向接种鉴定,早代配合力测定,选育出抗病优良自交系WX101和WX113,以其为亲本杂交组配育成玉米新品种众德丰6号。该品种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籽粒粗淀粉含量高达76.95%;参加山西省玉米早熟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2 836.5 kg/hm~2,比对照增产5.3%;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3 272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4%。在生产上配套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栽培技术,同时提出适合品种简单高效的制种技术。众德丰6号丰产,多抗,质优,广适,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西春播早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当前玉米密植与机械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利用国外优异玉米种质材料组配基础群体,采用高密度大群体,定向接种鉴定等方法,以选育的抗病优良自交系‘RP86’为母本,‘RP06’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耐密抗逆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瑞普909’。区试平均产量为12589.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1%,试验点111个,增产点占93%;生产试验产量为12601.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7%,试验点54个,增产点占95%。区域和生产试验平均倒伏(倒折)率1.6%,抗大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籽粒粗淀粉含量75.24%。研究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抗倒、品质优良、适应性广、耐密植、宜机收。2017年通过山西省审定,2018年通过陕西、内蒙古和国家审定。适宜在东华北、西北春播中晚熟区和山西南部等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特用玉米品种对穗粒腐病的抗性,采用针刺果穗注射法,对2001~2010年参加山西省玉米区域试验的青贮、糯、甜、高油4种特用玉米杂交种共计238份,进行了穗粒腐病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特用玉米种质对穗粒腐病抗性较高,其中高抗型占4.2%,抗病型占66.4%,中抗型占22.2%,感病型占5.5%,高感型占1.7%。青贮、糯和高油玉米对穗粒腐病的抗性表现差别不大,达到中抗及以上的品种数占其相同类型参试品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94.7%、97.1%和94.7%;而甜玉米中仅有65.9%的品种达到中抗及以上,且该类型玉米高感品种所占的比例为4种特用玉米类型最高。通过山西省审定的30个特用玉米种质中,有26个品种表现抗病,占86.7%。 相似文献
10.
双环乳油I号对柳蛎盾蚧Lepidosaphes salicina Borchs有很大的杀伤力。其800倍液害虫死亡率在605以上;500倍液害虫死亡率在80%以上;300倍液害虫死亡率在90%以上。1994年利用300倍液涂药生产防治,害虫死亡率达9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