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38篇
  免费   1632篇
  国内免费   3227篇
林业   2927篇
农学   3374篇
基础科学   1998篇
  3710篇
综合类   12897篇
农作物   2084篇
水产渔业   1227篇
畜牧兽医   5004篇
园艺   1893篇
植物保护   1583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520篇
  2022年   1223篇
  2021年   1430篇
  2020年   1324篇
  2019年   1343篇
  2018年   924篇
  2017年   1315篇
  2016年   1115篇
  2015年   1550篇
  2014年   1620篇
  2013年   1906篇
  2012年   2563篇
  2011年   2632篇
  2010年   2604篇
  2009年   2313篇
  2008年   2125篇
  2007年   1895篇
  2006年   1626篇
  2005年   1234篇
  2004年   693篇
  2003年   605篇
  2002年   666篇
  2001年   575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420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本文针对中国蔬菜质量安全令人堪忧,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问题,提出实施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的身份保护(IP)战略,对其实施内容、程序及条件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在中国实施IP战略推广应构建以蔬菜企业为中心、行业协会及政府为辅助的蔬菜质量安全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52.
介绍了Web挖掘的概念,以及Web使用挖掘和Web内容挖掘这两个主要类型,论述了电子商务中Web挖掘的过程和方法.阐述了Web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3.
NaCl胁迫对兰州百合苗期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对苗期的盆栽兰州百合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0,0.2%,0.4%,0.6%,0.8%NaCl水溶液)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胁迫的30 d时间内,NaCl胁迫造成兰州百合植株的生根数目减少,高度增长缓慢,花卉质量变劣。同时使百合各组织(根、鳞茎、茎和叶)生物产量减少。NaCl胁迫也导致百合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同时可溶性糖含量也呈现减少的趋势。兰州百合可耐0.4%NaCl胁迫。  相似文献   
154.
基于GIS的陕北风沙滩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土高原风沙滩区为例,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电子地图技术,并利用均衡法,建立风沙滩区所需要的水资源评价系统.系统具有该地区经济状况、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永动态状况等数据的管理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等多种功能.陕北风沙滩区总补给量为151 804×10m4/a,总排泄量为162 612×104m3/a,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45 125×10m3,与历次水资源评价相比,本次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用水依据.  相似文献   
155.
黑土坡耕地土壤流失形态分析——以一次降雨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次降雨条件下整个集水盆地出口处的径流体积及其含沙量,研究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碳氮富集度以及可溶性养分的流失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只有在强降雨的情况下才会在集水盆地尺度上发生水土流失现象。20.5 mm降雨条件下(2006年8月1日)径流泥沙含量为1.0~2.5 g/L,泥沙C、N富集系数分别为2.10和3.31。径流液中DOC的浓度介于2.47~3.93 mg/L之间,TN浓度介于1.61~3.28 mg/L之间,径流携带养分量在整个养分流失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流失途径。侵蚀泥沙(未加分散剂)的团聚体组成和原土壤有很大差异,径流泥沙的流失主要是粒径为0.053 mm以下的团聚体,尤其是0.002~0.02 mm的粉粒团聚体为主。  相似文献   
156.
为了解扬州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特征和分布规律,2018-2019年采集腹泻患者粪便、家畜家禽粪便、苍蝇标本及生猪屠宰场组织标本等,共计1786份,并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表明:监测的1786份标本中共检出74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  相似文献   
157.
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抗性水平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初步明确大豆田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并从分子角度对抗药性机制进行解释,以我国四川成都和黑龙江嫩江采集的反枝苋种子为材料,通过琼脂法检测了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并分别对R(嫩江抗性种群)和S(成都敏感种群)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皿内生测结果表明,成都种群的GI50为11.20,嫩江种群的GI50为52.26,其抗药性指数RI为4.67。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与S种群相比,R种群反枝苋ALS位于高度保守区Domain B编码574位氨基酸的基因发生突变,TGG突变为TTG,导致色氨酸被亮氨酸取代。ALS保守区域氨基酸的替换可能是嫩江反枝苋种群对咪唑乙烟酸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8.
分别于1990年、1992年、2001年和2005年从山东泰安、山东夏津和湖北天门采集3个棉铃虫H elicoverpa arm igera种群,采用点滴法测定了4种杀虫剂对其的毒力,以监测各种群的抗药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01992年3个种群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增长迅速(13.256.1倍);19922001年抗性增长速度有所减缓(3.111.0倍);20012005年抗性水平降低。3个种群棉铃虫对灭多威和辛硫磷的抗性变化趋势与氰戊菊酯的基本相似,但抗性水平较低;对硫丹则均一直处于敏感水平。引起抗药性变化的原因主要与各类药剂的使用频率和转B t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有关。  相似文献   
159.
利用来自不同育种环境的10份白菜型冬油菜材料,通过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分析其抗寒性与环境的关系,并利用不同浓度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处理,分析DNA去甲基化对白菜型冬油菜DNA整体甲基化水平及低温胁迫下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种环境选育的材料,其半致死温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材料2018-FJT、DT-7、DT-9与MXW-1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6.04℃、-15.98℃、-15.63℃、-15.04℃;材料CT-2360、CT-2380、CT-2400、CT-2420、CT-2440、CT-2460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1.32℃、-11.6℃、-11.42℃、-11.44℃、-12.97℃、-13.28℃。依据半致死温度,10个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2018-FJTDT-7DT-9MXW-1CT-2460CT-2400CT-2380CT-2420CT-2440CT-2360。抗寒性的形成与育成环境的纬度和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选择抗寒性及产地不同的4个材料CT-2360、MXW-1、2018-FJT、DT-7进行生理测定,结果表明,1 000μmol·L~(-1) 5-azaC处理能显著抑制幼苗的根生长,4个材料的根长较对照减少93.14%~95.06%;低温下5-azaC处理对抗寒性较弱材料CT-2360幼苗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以及强抗寒性材料DT-7幼苗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最显著(P0.05);低温处理过程中,4个材料的SOD、POD、CAT活性均上升,以低温处理5d最显著(P0.05),其中2018-FJT的SOD活性增幅最高,为45.85%,DT-7的POD活性增幅最大,为460%,CT-2360的CAT活性增幅最显著,为321.02%。HPLC分析发现常温下抗寒性较弱材料CT-2360的甲基化水平为77.48%,高于其他3个抗寒性强的材料;经过5-azaC处理后发生明显的去甲基化作用,证明抗寒能力受DNA去甲基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0.
农药有效利用率与喷雾技术优化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是植保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农药有效利用率的广义和狭义涵义,并分析了农药使用中存在的药剂浪费、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根据喷雾技术中的“剂量传递”过程,分析了农药有效利用率的狭义涵义,在春季果园和作物苗期,常规喷雾法的农药有效利用率只有20%~30%;在夏秋季果园和作物中后期,随着作物叶面积系数(LAI)的增加,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可达到50%~60%。论文分析了造成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的原因,提出喷雾技术的优化措施:(1)大田喷雾时采用机动喷杆喷雾替代背负式手动常规喷雾,可以改善雾滴沉积分布的均匀性;(2)添加喷雾助剂可以提高药液在靶标表面的润湿性;(3)优化雾滴粒径,采用细雾滴替代粗雾滴可以提高雾滴的中靶率;(4)降低施药液量可以减少药液流失;(5)加装挡板可以减少雾滴飘失等。通过以上技术的优化,可以大幅度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