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林业   243篇
农学   267篇
基础科学   126篇
  269篇
综合类   682篇
农作物   150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409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森林健康评价已经成为当前林业研究的迫切任务。通过对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实验区的16块固定样地进行研究,首次提出结构-多样性指数(Community Structure-Diversity Index,CSDI)模型,制订了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层面上的森林健康评价等级(CSDI数值):>15.0(健康);10.1~15.0(亚健康);6.1~10.0(不健康);<6.0(极不健康)。结果表明:16块样地中,健康群落共4个(P10、P11、P12、P16);亚健康群落共5个(P3、P5、P7、P9、P14);不健康群落共5个(P6、P8、P13、P15);极不健康群落共3个(P1、P2、P4)。从实际效果来看,结构-多样性指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北京地区森林健康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两级供应链系统中不对称信息的作用,并设计供应链契约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文中建立了市场需求为价格弹性需求,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模型。当零售商成本结构为非对称信息时,利用委托一代理理论和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3种不对称信息和非线性需求下供应链契约:批发价契约、双参数线性契约和双参数非线性契约,并对上述3种契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显示双参数契约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达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993.
对81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进行分离纯化及复筛,从中得到3株具有较强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菌株:095601、124382和124092.其中,菌株095601、124382所产细胞毒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菌体中,其ID50值为320;菌株124092所产细胞毒活性物质在发酵上清液和菌体中都大量存在,其ID50值为5120;这3株菌所产活性物质热稳定性良好,都易溶于甲醇.另外,菌株124092、124382所产活性物质酸碱稳定性良好;菌株095601所产活性物质的活性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但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994.
建立了显性分子标记回归模型,并对以正交表形式表现的分子标记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拟定的条件下,此模型可以对基因座位的相对作用加以估计,从而为从基因密码到数量性状的翻译提供了一定的方法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水稻矮秆鞘包穗突变体茎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庄  罗丽娟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409-409
以T-DNA标记的水稻矮秆、鞘包穗突变体A846及其野生型为材料,用解剖学方法对比研究茎的外部形态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突变体A846平均株高38.64cm,大于野生型株高的一半,为半矮秆类型;其矮生性在拔节期显著表现;主茎茎秆各节间收缩比例不一,穗下第一节间显著缩短,与sh-型突变体类似;茎秆各节间居间分生组织细胞分化正常,由居间分生组织分化的细胞延伸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各节间基本组织细胞纵向长度相应缩短,穗下第一节间缩短比例最大,其平均值小于野生型的一半;主茎节间数目与旗叶的叶鞘长类似于野生型。  相似文献   
996.
将荆州黑麦种质导入栽培小麦的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挖掘和利用荆州黑麦中的抗性基因,选用感病对照品种辉县红小麦与荆州黑麦进行了杂交。结果表明:辉县怀荆州黑麦有较好的中交配性,杂交结实率为63.5%;染色体配对分析表明杂种F1平均交叉结数为1.92,其染色体构型24.42Ⅰ+1.61Ⅱ+0.11Ⅱ+0.05Ⅲ;C-分带和FIH(荧光原位亲交)分析表明,87.7%的二坐体和三价体发生在小麦种内,10.8%发生在小麦与黑麦之间,而仅有1.5%发生在黑麦染色体之间;杂种F1在开放授粉条件下结实率为0.3粒/穗;杂种F2种子根尖染色体数变幅为42~51条,其中黑麦染色体变幅为4~9条。通过烽水仙碱加倍获得了两类辉县红-荆州黑麦双二倍体荆辉1号和荆辉2号,其染色体数均为2n=54,含7对黑麦染色体,但荆辉1号的IR染色体发生了明显变化。两种双二倍全均能自交结实,并高抗小麦  相似文献   
997.

Purpose  

The evaluation of the electron transfer capacities (ETC) of DOM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ir roles in microbial activity, pollution degradation, and metal mobility. Those currently used methods to quantify ETC, such as Zn and Fe3+ assays, are normally time consuming and usually require experience and skills to achieve reproducible result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rapid and simple approach to accurately and directly quantify the ETC of DOM.  相似文献   
998.
生长分化因子9(GDF9)是TGF-β超家族的一个成员,在早期卵泡的生长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试验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湖羊GDF9的组织表达、发情期单羔和三羔湖羊卵巢组织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用PCR-RFLP法对湖羊群体GDF9外显子1第152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GDF9基因在湖羊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输卵管、心、肝、脾、肺、肾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三羔湖羊卵巢组织中GDF9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单羔湖羊(P<0.05);PCR-RFLP法没有检测到湖羊GDF9基因cDNA第152处发生的单碱基突变(A→G).研究提示GDF9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湖羊的繁殖性状有一定的关系,在湖羊群体中的多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牛鲨咬合力大的原因,并以牛鲨牙齿为原型设计仿生刀具,以牛鲨上颌齿和下颌齿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牛鲨牙齿的微观结构,利用能谱仪测试牙齿的元素组成。采用微观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牛鲨上颌齿、下颌齿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量磨损深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牛鲨牙齿的磨损形貌。试验表明:釉质层由条状纤维束形成致密的结构,本质层为多孔结构,孔径范围在3~20μm,这些孔洞呈不规则的排布;能谱仪测试结果中,牛鲨牙釉质比牙本质中Ca、F含量高,氟和钙的组合效应可以帮助其在生存环境下有更好的耐酸性和硬度。牛鲨上下颌齿牙釉质磨斑表面有片状磨屑剥落,且有大量的细小磨粒,上颌齿磨损体积约为1.72×10~7μm~3,主要是磨粒磨损;下颌齿出现明显裂纹,磨损体积约为2.11×10~7μm~3,比上颌齿的磨损体积大。上述结果为新型刀具的仿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几千年、人类一直与病虫害作斗争,无论是先人的防治经验或现代科学技术都没有根本解害虫的为害;而年复一年的防治,带来人类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包括环境污染与害虫暴发失控等。上万种昆虫办调共存。天敌昆虫是大害虫的克星;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植物是由昆虫传播花粉的;昆虫是人类美味佳肴和医病良药;有些昆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所以人类要合理利用昆虫资源。对于农林害虫要尽可能谋求自然控制;提倡利用植物的抗害性、利用害虫的天敌、利用昆虫生长发育调节剂、种间信息物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控制害虫。尽量利用植物性杀虫剂控制害虫,尽量采用不杀伤或少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的化学杀虫剂或方法防治害虫。我们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利用农业技术防治害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